周玲
【摘 要】乡土类记叙文写作教学方法众多,这些方法各有千秋。笔者结合实践,主动创新,解构古典诗词的选材、构思、环境、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探究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融入古诗词的具体方法,多维度开拓学生乡土类记叙文的写作思路。以诗导文,用好诗成就好文。
【关键词】古诗词;乡土主题;写作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8-0086-02
在作文教学中,巧妙解构古诗词的创作方法指导学生写作,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教版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是“家乡文化生活”专题。该专题的学习活动是记录家乡的人与物、调查家乡文化生活现状、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1]。该单元还有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老舍的《想北平》等文章,由此可见乡土类文章的重要性。笔者向学生推荐具有乡土情感的古诗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古诗词,感受乡土情感,然后进一步思考古诗词的选题、构思、细节、表现手法上的特点,细细揣摩、解读,从而开展乡土类记叙文写作的实践。
一、真实细节,触动心灵见微处
如王维的《杂诗三首·其二》“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诗歌前两句以设问的语气,向从家乡来的友人询问家乡的情况。诗人应有许多事想问,后两句却只问窗前的那枝寒梅是否开花一事,问得仓促,问得急切,出人意料,别有意蕴。表达思乡情的材料很多,但诗人从小处着手,以窗前一枝寒梅为切入点,用这枝寒梅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诗人对故乡的关心、对故乡的思念跃然纸上,言有尽而意未穷。通过这首诗,学生可以学到写作时要大胆展开联想与想象,要有“细节意识”,因为无论何时,丰润、真切、细致的描写,直抵心灵的那个瞬间都会深深打动读者。细节会给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如同“回眸时的秋波一转”,令人回味无穷。同时“小”细节与“大”情感结合,文章就显得真实动人。于是,学生写出了《桂花的芬芳》《爷爷的玫瑰》《老屋炊烟》《阁楼情思》等优秀作文。
二、动态观察,探寻情感知变处
“文似看山不喜平”。主题、情感的表达方式也要多些变化,方显得丰富多彩。下文以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为例,分析情感表达的方式。《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二首·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文字清新淡雅,在表达乡情时用的手法举重若轻。作者从故乡的变化与个人的变化入手,娓娓道来。两首诗分别从诗人的变——“鬓毛衰”与不变——“乡音未改”、故乡的变——“半消磨”与故乡的不变——“镜湖不改旧时波”等入手,在反复阐释彼此的变与不变中,使故乡的情感浓烈而化不开[2]。所以要写故乡主题,可以在时空变化中直面故乡人事物的变与不变,在比较中写故乡的人事物,使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与无奈,感受到故乡所承载的岁月变迁、人事沧桑。就这样,学生写出《老屋的变迁》《乡音变奏》《春风依旧》《站名里的乡村》《买土记》《记忆里的芬芳》等一篇篇把目光投射到故乡的变与不变上的文章,对照现实,反思埋藏在人们灵魂深处的乡土情结。
三、经典环境,渲染情感有出处
经典的乡土环境描写会给人很强的代入感。唐代詩人韦庄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是身处异乡的游子眼里的典型他乡;唐代诗人温庭筠的“凫雁满回塘”是思念中的故乡的画面。“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等诗句,都描绘了经典的画面。确实,好的诗词,在描写故乡时一定带有强烈的画面感,每一景物的组接,都是经典的。带着温情的画面,最能勾起乡情、乡思。唐代诗人司空曙所作的《喜外弟卢纶见宿》中有这样两句“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雨”“黄叶”“灯”“白头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人景合一,情景交融,通过经典的环境描写把异乡人的漂泊沧桑感定格。该诗表现了诗人客居异乡,功名无成,见到亲人时的五味杂陈,悲喜交集。对写作来说,描写经典环境的感染力不言而喻。乡情记叙文中也要有环境描写,借景抒情,先景后情,以景作结。诗歌中的环境描写技巧完全可以使用到记叙文写作中。
四、他乡故乡,情到深时知来处
宋代的王禹偁在《村行》中是这样描写景色的,“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菊初黄的季节,风景很美,诗人信马悠悠,满目山川,清晖娱人。诗人调动视觉、听觉、嗅觉,感受乡村的美好,看见了小桥流水、原野平林。似乎重归故里,那份近乡情怯的感觉也许仅在刹那间一闪,便恍然回转过来,原来此地不是诗人的故乡,诗人心中的那份恼意自不待言说,这次村行的情绪也由悠然转入怅然。读者可以从诗人对景色的描写中,感受到他内心深处对家乡深沉的思念。宦途失意的异乡人有家不得归,此情此景,真的是“断肠人在天涯”。受此启发,学生的作文《故乡不知我的名》《近乡情怯》《我归何处》《跟着溪流回家》都以“在他乡的迷失及只有故乡才可安放灵魂”为主题。
五、转换时空,情韵和谐意丰富
用联想、想象、对面落笔、虚实结合等方法写乡土主题,可以让思乡情感穿越时空,千姿百态。情感可以穿越到未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穿越到过去:“疑是惊鸿照影来”;平行穿越:“还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反着穿越:“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作者明明想念亲人,但却写故乡的亲人是如何想念自己的。故乡让每个游子魂牵梦绕,“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是无处不在的。因此在写乡土主题文章时,学生可以大胆发挥想象力,写记忆里的故乡,写他人眼里的故乡,写未来的故乡,写梦里的故乡,使故乡情,在时空交错中丰富和谐,意蕴绵长。
古诗词中乡土主题的佳作很多,写法各具特色,能从某个时间、某个角度或深或浅地拨动读者的心弦。诗文本有共通处,笔者从短小精悍的诗词中一窥乡土主题记叙文写作妙思,以指导学生写作。
【参考文献】
[1]吕慧娴.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索[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1).
[2]姜玮.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指导要义探析[J].名师在线,2020(12).
Writing with Poetry: Local Theme Composition
Ling Zhou
(Tianjiabing Experimental High School, Suzhou, Jiangsu, 215000)
Abstract:There are many teaching methods of local narrative writing, each of which has its own advantages. Combined with practice, the author actively innovates and analyzes the select materials, design, environment, ways of expression, and methods of expression of classical poetry, exploring the specific methods of integrating ancient poetry into the teaching of narrative writing, and exploring the students' writing ideas of the local narrative in multiple dimensions. To guide the article with poetry is to achieve good writing with good poetry.
Key words:ancient poetry; local theme; writing guid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