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见兴
摘 要:道德与法治科是中考的小科目,考100分却要打5折,其重视度也绝对是要打折再打折的。但考试要考的知识、能力、素养要求却没有降低。在这种形势下,本学科要出成绩,出路在于课堂!课堂上如何提高知识的传授度,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以及全面落实好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成了当下我们这科老师的当务之急。案例探究性教学正好可以解燃眉之急!
关键词:巧设;案例探究;课堂实效;核心素养
在日复一日的不断的教学实践经历中,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殊性,本人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最大的心得体会是:在课堂上巧设案例,根据教学内容、学习重难点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去设计和布局探究问题。通过一案一议,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小组探究中获取新知、析惑解疑,识别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在探究中不断地自省自悟,达成学科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从而大大地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此我以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2预防犯罪的教学实例来谈谈。
1 巧设案例1,巩固旧识,促成新知,理清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课堂实录1:罪与非罪】
师:请同学们回顾上节有关违法行为的知识,围绕案例1,自主探究以下两个问题:
案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探究问题】:1、上述行为各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
2 同样是打人,同样是违法行为,二者有什么区别?
生1:案例1中第一种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第二种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生2:行政违法行为与刑事违法行为的不同处:两者违反的法律不同,前者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后者违反了刑法。
生3:两者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前者(行政违法行为)承担的是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如:警告、罚款、拘留等);后者(刑事违法行为)承担的处罚是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生4:两者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性是严重的。如致人重伤、致人死亡等。
【课堂实录2:刑罚及其种类、特点】
师:对于刑罚,知道了它是犯罪必然法律后果,还要了解其种类与特点。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继续探究案例2。
案例2:某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周某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进行了一审宣判,认定周某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犯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三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
探究问题:(1)周某的行为是什么行为?
(2)周某受到的处罚是什么处罚?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
主刑、附加刑各有什么特点?
生1: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生2:周某受到的处罚是刑罚处罚。刑罚只适用于犯罪分子,只能由审判机关依法判处,它是最严厉的处罚,可以剥夺人的生命。
生3:周某被判处的主刑有无期徒刑,它是单独使用的,无论是一罪或是数罪都只能判处一种的主刑。
3 巧设案例3,明辨是非,自省自悟,自我防范
【课堂实录3:罪龄之界预防犯罪】
师:同学们:有人认为:我们年龄小与犯罪无关。也有人认为:我们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这些想法对吗?为什么?
生1: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的“少年犯”,他们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说明上面的观点不成立。
生2:从法律上看: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岁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岁未满十六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所以上面的观点也是不成立的。
师:同学们的分析十分正确。现在请同学们继续探究案例3:
案例3: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他开始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老师和父母,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探究问题:】
(1)上述案例中陈某是如何走上犯罪的道路的?
(2)陈某上述行为中,哪些属于不良行为?哪些属于严重不良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
(3)陈某从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到走上犯罪道路的歷程,对我们有什么警示?
(或:结合上述陈某的案例,谈谈我们应如何预防犯罪?)
生1:上述案例中陈某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下子的,是有一个过程的:从结交社会不良青年开始,到无心向学、经常旷课,偷东西,打骂同学,去网吧玩游戏,经常偷窃财物,进而发展到拦路抢劫,最终犯下了抢劫罪。
生2:陈某上述行为中属于不良行为的有:结交社会不良青年、无心向学、经常旷课、偷东西、打骂同学、去网吧玩游戏
生3:陈某上述行为中属于严重不良行为有:经常偷窃财物。
生4:陈某上述行为中,犯罪行为的有:拦路抢劫
【课后反思】
这堂课以学生自主探究、小组探究案例为主线展开,不仅使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让课堂充满活力;也使学生不仅认同、接受书本的观点,进而懂得运用观点分析现象,促使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促进知行的统一,法制观念得到增强,学科核心素养也自然有效的得到落实。可以说,这节课的课程目标的达成是有声有色有实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