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围墙 走进童真世界

2020-08-19 12:50施云琴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混龄游戏户外界限

施云琴

【摘 要】蒙台梭利博士创办的举世闻名的“儿童之家”为混龄教育的典范,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然、宽松、真实的社会小群体。鉴于此,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尝试利用户外这么一个有益于幼儿健康成长的大自然空间,为幼儿创设良好积极交往的混龄游戏大环境,让幼儿在多层次、更多交往机会的游戏场景中,在丰富、有趣的游戏中获得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户外;混龄游戏;自主;界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那么,如何保证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玩得尽兴,玩得有价值?在瑞吉欧的方案教学报告书中,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帮孩子的眼睛越过围墙。”这个“围墙”是一个更深层的、隐性的、潜在的围墙,即束缚教師和幼儿思维的围墙。笔者所在的幼儿园便尝试在户外活动中,打破传统的固有的思维,以自由、自主的方式,尝试以不一样的活动形式,收获别样的精彩。

一、打破游戏同伴的界限——“活”游戏

混龄式的户外活动模式为幼儿构建了一个小社会的模型,幼儿的游戏同伴不是自己的同龄人,可以是大哥哥大姐姐,也可以是小弟弟小妹妹。游戏中异龄伙伴之间的差异性,可以刺激新的思路,产生新的想法,带来多种不同的游戏情境,使幼儿每天需要接受不一样的挑战,有时是妥协,有时是商量,有时是互助,有时甚至是争执。但正是如此,在哭泣、欢笑、和解、接纳、友爱……中,促进幼儿思维多向发展,使得游戏变得更加鲜活。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滚筒是一种新玩具,是操场上的新宠,每天总是很抢手。小班的小宇喜欢钻进滚筒里,看着外面的小朋友和幼儿园,似乎是别有一番天地。大班的小睿,今天来晚了,滚筒已经没有了,他看到小宇躲在滚筒里面玩,就想爬到滚筒上面去走。他刚冲上去,小宇发现了,尖叫起来:“啊!”小睿只好下来,建议道:“那我帮你滚吧,这样更好玩!”见小宇没有拒绝,小睿就推着滚筒滚了起来。一会儿,小睿就试着跟小宇商量:“可不可以让我玩一会儿?”小宇探出头来,看一下小睿,指了指自己旁边的位置,小睿高兴地坐了进去……不一会儿,小睿就钻了出来,又提议道:“我站上面,你在里面,可以玩吗?”小宇再次默许,小睿就兴奋地尝试着爬到滚筒上面,但是几次都失败了。小宇探出头来一看,接着默默地爬出来,站在滚筒边上,双手扶住滚筒。小睿领会到小宇这是想帮他,高兴得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着。

两个陌生的幼儿,围着一件同样喜欢的玩具,从排斥到默认,从默认到合作,从合作到互助。这是一段很艰难的历程,但却是幼儿内在成长的历程。尽管有时异龄同伴之间的沟通并不多,磨合得也并不顺畅,也许下一次遇上另一个幼儿,他们还会再次经历挑战,但正是在这样开放的空间里,幼儿在这一次又一次的与人交往、解决问题、接受挑战、体验乐趣的过程中有了收获,成长!

二、打破游戏区域的界限——“巧”游戏

户外活动最常见的是各个区域划分明显,活动的目标指向性强,幼儿在其中只能用指定的材料,玩指定的游戏,这对于幼儿来说很无趣。而打破各个功能区的区分,户外场地上只有活动材料的归类摆放,没有玩法的限定,幼儿在户外游戏场可以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玩什么,自由选择游戏材料,充分展现天真无邪的童真本色。下面展示一个案例实录。

操场上,小易和小敏搬着竹梯来到了天桥底下的“娃娃家”。这时正在“娃娃家”里玩的天天看到了,从门里探出头来喊道:“你们干吗呀,快走,快走!”“我们是修理工。”“没有东西要修理,快走!”“我们修门牌。”说着,他们把梯子架在门框上,“噔噔噔”地爬上梯子,像模像样地在门框上的一块写着“小心碰头”的提示牌子上敲起来。敲了几下后,他们就一边下梯子一边说:“门牌修好了,我们去看看还有哪里要修理。”天天在一旁看得一愣一愣的,很快就放弃了“娃娃家”的游戏,愉快地加入到他们的“修理工”游戏中。

在幼儿的眼中,梯子不仅仅是局限在平衡区里,还可以出现在“娃娃家”,也可以出现在滑滑梯旁,出现在沙池里……打破活动区域界限,简单的物件就能唤起游戏的灵感,彰显童心中稚嫩、纯朴的部分。

三、打破游戏指导的界限——“慧”游戏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用成人的想法去代替幼儿的想法,也常常着急于幼儿在活动中所谓的“不会”。在户外游戏中,教师对幼儿的想法保持开放性,留意幼儿在活动中的“认知结点”,使它们成为进一步关注的中心点,并成为下一次活动的出发点。下面又是一个案例实录。

从高处往下跳是幼儿喜欢挑战的一项活动。清晨,小志和欣欣一来到幼儿园就直奔操场,很快,他们选择好攀爬架和垫子,就开始他们的挑战之旅了……“一,二,三,跳!”呼喊声越来越激烈,吸引了很多幼儿来参加,但并不是所有的幼儿都能顺利地通过挑战。只见小优爬上来了,又往下走;爬上来了,又往下走……看得旁边的教师着急了。她正想开口鼓励小优,为她喊“加油!”另一位教师连忙制止了她,只是走过轻轻地问:“怎么了,小优?”“我有点怕!”“那我们可不可以试试别的挑战?”小优点点头:“我想从矮一点的地方跳下去。”“我们可以试试看。”果然,小优在矮一点的梯级迈出了从高处往下跳的第一步。接下来,她开心地一遍又一遍地尝试从高处往下跳。

因此,动态性的户外混龄活动总能带入很多的不确定性。教师应当是一个智慧的观察者,找准那个平衡点,不急于介入幼儿的活动,也不急于用自己的想法去指导幼儿,因为幼儿的挑战需要她自己做出衡量,让幼儿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旁边不是用语言去鼓励,而是陪伴,是等待,等待幼儿找出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策略,给予支持,使幼儿的尝试变得有价值。

四、打破游戏玩法的界限——“趣”游戏

积木只能用来玩建构游戏,平衡木只能训练平衡能力。很多时候,教师只是按着自己的意愿来准备游戏材料,按着预先设计好的玩法来指导幼儿,幼儿常常处于“被游戏”的状态。其实,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人,应该怎么玩,怎样玩才有趣,是幼儿说了算的。在活动中,教师要放手,将活动的主权还给幼儿,让孩子自己来当家做主,来设计活动玩法,当我们试着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就会发现,原来户外活动也可以这么有趣。骑行区隔离道路用的隔离桩,它可以是幼儿手中的喇叭;玩野战游戏的幼儿拿来,架在手推车上,俨然就是一枚威力无比的大炮;“娃娃家”幼儿拿来戴在头上就成了生日帽……幼儿的玩法无奇不有,但又趣味无穷。最后再来一个案例实录。

亦欣一来到幼儿园,就约了小可等几个小女生一起玩。她们来到摆放综合训练器材的走廊下,转了一圈,亦欣把一个半圆形的钻圈放倒,中间摆一个走平衡的梅花桩,说:“这是我的沙发。”然后舒服地靠上去,还眯起了眼。她们几个一看,每人也学着搭了一个“沙发”,都迫不及待地坐了上去。亦欣一看,就说:“我们围成一个圆圈吧,这样就像一个家。”孩子们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纷纷起来,调整自己的“沙发”,围了一个大致的圆圈。“我们有一个家喽!我去把小书屋里的毛绒熊带来玩。”小可一边高呼,一边飞奔过去,从书屋里拿了一只小熊过来。“我也要!”“我也要!”眼看快要吵起来了,亦欣说:“我们用这只小熊来玩游戏吧!我唱歌,大家来传小熊。”就这样,在起起落落的歌声中,她们的游戏持续着……,谁能想到,看起来很无趣的钻圈和梅花桩,在幼儿的游戏里变得如此有趣!

户外活动场上,每一件物品都因为幼儿不同的灵感焕发出不同的功能,因为童心显现出不同的价值,从而赋予户外活动更多的趣味,更多姿多彩的内涵!

总之,教师要越过传统教育理念的藩篱,打破条条框框,这犹如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走进一个充满未知却又妙趣横生的童真世界。正如意大利的罗里斯·马拉古齐在儿童诗《儿童的一百种语言》里写道:“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种思想,一百种思维、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种喜悦去歌唱和理解,一百个世界去探索,一百个世界去创造,一百个世界去梦想……”这个世界是需要我们教师用心呵护童心的,只要教师好好地践行,单调、枯燥的户外活动能彰显“活游戏”“巧游戏”“慧游戏”“趣游戏”,游戏也会焕发出风采,从而点亮儿童的童年!

参考文献:

[1]卡洛琳·爱德华,莱拉·甘第尼,乔治·福尔曼.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转型时期的瑞吉欧·艾米莉亚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混龄游戏户外界限
间隙
过去
破次元
我的游戏我做主
以安全掌舵 让健康航行
我园混班混龄户外运动组织策略初探
慧玩、慧学、慧生活
幼儿户外游戏的初探
材料作文“界限”导写
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