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我国教育改革以来,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国家的重视。生物核心素养的培育,在于让学生正确认识自然科学,并且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文章从初中生物教学实验培养核心素养出发,展開对其设计实施及评价研究的讨论。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设计实施;评价研究
生物核心素养的培育能提升人的核心价值观,是对生物和科学的正确理解及认识。在国家着重培养全能型人才时,核心素养成为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在有一段时间里,教育者认为识理论的灌输是最重要的,忽视了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观念。从儒家的伦理道德历经几千年一直占据历史的主导地位并传承至今来可以看出,素养才是教育的根本,也就是育人才是教学的灵魂。所以,在近年来,核心素养培养的高度再次拔高。
一、 初中生物课程中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培养尊重生命的核心素养
在新课标没有出来之前,初中生物教学注重的是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从概念上对学生灌输生物知识,没有从根本上认识生物是对生命的理解。因此,在新的教学课标出台后,首先对学生培养的就是对生命的重新认识,以此让学生对生命进行正确理解从而能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例如,在学习细胞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要从生物理论出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物形成的复杂性以及可贵性。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结构组成的不易,从而尊重生命,理解生命,敬畏生命。再比如对生态系统进行讲解时,教师应让学生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形成上进行思考,积极引导学生对生物圈稳定的原因的全面认识,正确理解各种生物存在的必要性。
(二)培养理性思维的核心素养
理性思维的核心素养区别于生物教学知识,这会使学生在学习中事倍功半。忽略理性思考能力的提升,灌输教学知识的重要性这是本末倒置。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在生物的学习过程中,都是对知识理念进行照搬照抄,或是死记硬背强迫自己记住书中的内容,导致在做问题时受到条条框框的束缚,只是死板的誊抄书本中的既定内容,在面对新型的问题时就不知所措,这是学生理性思维能力低的具体表现。只有培养好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才能让学生不需要书本时也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不仅有利于生物知识的全面灌输,还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成长中遇到问题能够从容应对。例如,在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就有“观察鲫鱼”的活动,教师先让学生近距离地了解鱼的生活过程,并提出相应的生物问题,如鱼在水中的游动阻力是否受到体型的影响?为什么鱼可以在水中生活?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有哪些?等,根据这一系列的问题老师让学生根据设计好的教学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去选择恰到好处的实验道具进行研究这些问题。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我探究自我思考的能力,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
二、 生物核心素养在初中教学中的现状
据调查了解,当代初中学生的主要问题在于:对课本中的生物知识上具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对社会及生活中的生物问题也有所关注,但是受到理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导致对生物科学的理解上具有一定的偏差,对社会能力的认识上存在着误区,在知识的储备上也存在着缺乏问题。所以,基于以上问题,当前初中教学任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长期以来,教学对核心素养的边缘化以及弱化使得在问题上的认识不足,这种不足会导致学生在未来的人生中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中的漠视及忽视也是对学生人生不负责的表现。现在,在教学过程中,都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生物教学还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此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 提高生物核心素养的方式
(一)结合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核心素养
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有很多方式可以提高生物的核心素养。首先,要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目标是确定行动的方向,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在教学结构的构造上、教学材料的选择上以及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做到科学协调不出现较大的偏差。其次,以学生为主;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需要牢记,学生是一切目的的主体,只有把重心放在学生上,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才能在核心素养上进行全面的灌输。再次,整合资源;无论是何种教学资源,都是一笔不可或缺的财富。教师要将各种教学资源综合协调使用,整理出清晰的知识条理及线索。充分调动资源的多样性,将各种复杂的问题层层分解,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的理解问题。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调查人体性状的变异”活动中,老师首先确定好活动目标是对人体性状进行调查,然后再提出:人体不同的性状是因为变异吗?引出问题的对象,让学生自由进行组合对人体性状的变异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如此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素材才能更高效的学习,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转变教学思路,提升教学技能
教师的教学态度影响着教学的成就。在初中的生物教学中,师生间的友好相处至关重要。只有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下,才能让学生身心更加接受地去学习,从而增强学习效果。传统的“严师出高徒”教学理念逐渐落后于时代的步伐。如今的“严师出高徒”的“严”字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学理念的严肃、教学结构的严谨以及教学内容的严格,而在教学的方式上却要展现出亲和学生的一面,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爱以及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对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在解决问题出现错误时,教师不是用大声斥责来让学生改正错误,这样不仅使学生丧失了自信心,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做法是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以及鼓励,并在温和的讲解过程中,让学生明白错在哪里以及将来如何避免出现这种错误。例如,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实验“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中,因为实验的物品较多,有面粉、花生种子、小麦种子、烧杯、白纸、单面刀片、碘液等各种材料、工具、试剂,在这复杂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难免出现错误,思路也容易混乱,所以需要老师有耐心地对过程进行一一讲解,并做出活动列表,直至师生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为止。友好的教学态度才是沟通师生之间的桥梁,只有相互尊重才能换得学生之间的友谊。交流是师生合作的基础,教师可以利用交流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充分的挖掘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呵护学生的幼小心灵。
(三)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齐头并进可以使生物课程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中达到良好的效果,这就需要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上革旧鼎新。传统的教育并不是一无是处,它在理论知识的灌输上自有一套章程,缺乏的只是对实践能力的探索。如果将传统的教育与新型的教育理念结合起来,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快乐的学习才是根本。实现快乐的学习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只有先培养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交流能力的过程中达到一帆风顺。
四、 生物核心素养的设计及实施
(一)树立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观
在一次次的改革后,培育核心素养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成了过去式。树立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观是教育改革的一盏明灯。采用核心素养导向的策略及设计把知识、活动及情感相互融合,使学生在新的理念下能够全面性的发展。
(二)提高生物教学的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取决于课程。在进行课程的设置上要整合生物知识以及生物活动。以推动核心素养培育的理念在课程中的渗透。生物知识的灌输是培育学生素养的载体,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要选择突出性的教学内容,利用最有价值的知识完成对核心素养的转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选择难易程度适当的知识,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这样才能充分地体现生物学科的价值。在教学结构的构造上,教师要将生物知识进行条理清晰的梳理,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的了解知识框架。可以引导学生对生物原理的认识,引发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生物问题进行思考。在教学内容形式的设计上,充分利用科生物学科的科学性,把内容以及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方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消化,使得学生更加容易的掌握知识。
例如,在苏教版生物七年級上册“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实验中,教师不仅要对实验进行理论上的讲解,还要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中来。
(三)生物学科活动对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
一般来说,在校园中会产生各种实践活动。将这些活动资源利用起来发展生物学科活动能够广泛全面地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利用情景结合的方式,快速地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促进。将生物知识活动化,能够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生物学核心素养。在活动的过程中,更要围绕核心素养进行设计,在知识与活动的相互作用下,让学生在体验性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核心素养评价对象及条件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弱,在课堂实践活动上无法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要求,这是先天性的难题。但是教师可以在后天性的教学安排上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第一,要转变传统的评价方式;不能根据一个人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个人,毕竟每一个人的条件不一样,存在优劣之分。第二,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不能否定跟不上班级步伐的学生的劳动成果,在了解学生情况后,从个体上一一进行标准制定。尊重每一个人的学习成果。
六、 总结
在学生初中生物教学的生涯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标标准下的一个浩大工程。这一项艰巨卓绝的任务需要师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当教育者以新的教学理念历经辛苦构造出全新的教学方式时,学生应该积极的响应以及配合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达到教学要求。在互相配合下,完成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海娟.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研究初中生物工程实验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2.
[2]朱佳.农村初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现状与提高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3.
作者简介:
王瑞琴,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第三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