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作素材积累与运用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2020-08-15 13:32林小靖
天津教育·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素材积累习作教学能力培养

林小靖

【摘  要】学生习作没有素材,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应采取有效策略,引导学生学会做有心人,善于发现、积累、运用生活素材,进而提升习作能力。教师可通过讲故事、集体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明确意义,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素材的意愿。而后,巧借新闻发布会,以一句新闻练眼力;巧借片段练笔,以百字新事练能力;读写结合用素材,以随文练笔力;勤加练习活运用,以日记周记练活力;用活素材资源,提升孩子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习作教学;素材积累;素材运用;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1-0148-02

【Abstract】 There is no material for students' exercises, so it is difficult to cook without rice. Teachers should adopt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to be thoughtful people, be good at discovering, accumulating and using life materials, and then improve their writing ability. Teachers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clarify meaning and improve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consciously accumulate materials through storytelling, collective discussion and other forms. Then, skillfully borrow a press conference, with a news practice eye; skillfully borrow fragments to practice pen, with a hundred words of new things to practice ability; read and write combined with material to practice pen with text; practice hard to use, with diary week to practice vitality; with living material resources, improve children's comprehensive Chinese literacy.

【Keywords】 Practice teaching; Material accumulation; Material use; Ability development

一、意义及价值

(一)符合写作规律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情感的产物。孩子们如果在教师的引导下,留意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捕捉动人的习作素材,就会有感而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此时落笔,往往多是肺腑之言,金玉佳作。反之,如果学生对生活麻木不仁,对好素材司空见惯,珠宝变成石子,习作就会陷入“假大空”的怪圈,纵使绞尽脑汁也失去意义。

(二)提升思想认识

一篇好作文,往往在于思想深刻,能给人启迪。而引导小学生拣择、积累及运用生活素材,有利于去思考生活、感悟人事、促进思想认识提高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并起到立德树人的作用。

(三)解决“无话可说”的烦恼

生活虽然丰富多彩,然而学生因为年龄较小、阅历较少,作文思路比较狭窄。让学生留意生活,发现、积累、应用素材,有利于建立起素材宝库。一旦肚里有“货”,像母鸡肚里孕有许多蛋卵一样,作文就像母鸡下蛋般变得容易,素材总也写不完。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为习作搭桥铺路

学生如果不知“写什么”,却教他“怎么写”,就像是建空中楼阁。拥有素材,是提升写作能力的前提保证。总而言之,强化素材积累及运用能力的培养,既能够拓宽学生视野,又能够提升认知水平,掌握更强的表达本领。这对于学生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

二、培养策略及途径

(一)一句新闻练眼力

生活中,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在发生。这就要引导学生去寻找、发现、搜集新鲜、有意义、有价值的事物,每天用三言两语将这些鲜活的事例记录下来。这个就好比是作文的选材,很能锻炼学生的眼力。初期,可以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每天课前花一两分钟,以“一句话新闻播报”的形式,让学生轮流汇报生活见闻,以此点燃热情;此外,还可以办班级小周报——《观察与发现》,把身边发生的事,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及时记录下来,推进活动深入开展。

例1:新年,我和哥哥炸旧鞋子。鞋子被炸飞,撞到电线杆,弹回来,砸到我的脸。我疼得泪流满面。鞋子拿回来一看,鞋底没了。贪图一时快乐,险些酿成大祸。这个素材,暗含“呵护安全,远离危险”思想,展开就是一篇作文。在班队会,在聊天时,在人教版第12冊“学会自我保护”课堂作文,以及前两年海峡冰心杯“远离危险”征文……都可以用得上。例2:和同学吵嘴,***一不小心口误,说:“真瞎了我的狗眼。”例3:今天下午,我后一桌的***把一张写着“我是迪加奥特曼”的便利纸贴在我同桌背后。例4:这一个星期,刘老师天天检查草稿本,班里习惯抄袭作业的同学,再也不敢胆大妄为了。例5:同学***脚受伤了,他爸爸每天用那瘦弱的身躯背着他,一步一步地背到学校,让我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当然,书籍是生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阅读也是积累素材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应适时推荐优秀作品,让学生广泛阅读,做阅读笔记。

(二)百字新事练能力

现在,国内被广泛推崇的做法是——写百字作文。除了积累素材,它还能训练学生简要叙述、精练表达、生动表现的能力,堪称是一篇小作文。《小学生阅读与写作》百字新事栏目,旗帜鲜明地列出立意、时间、地点、新事,值得借鉴。

例文:光明使者;立意:感谢默默付出的人;时间:除夕夜; 地点:爷爷家。

我们吃得正起劲,突然一片黑暗。“啊哦。”大家都尖叫着。而我却如诸葛亮一般胸有成竹,淡定地说:“没事,等下电肯定来的。”不出所料,五分钟后,电果然真的来了。这时,我又说了一句扫兴的话:“我猜,等会儿电又得停了,不过还会来。”我像个算命先生似的,又猜中了。因此我又多了一个外号——乌鸦嘴。过了许久,电终于来了。我知道,这是电力工人叔叔抢修的结果。为了能让我们过个好年,这些光明使者在寒冷的除夕夜里,依然在坚守岗位。

(三)随文练笔练笔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积累素材,还可以配合单元课堂的作文“现炒现卖”。单元开始,教师不妨提前放题,让学生早做准备,准备好相关素材。上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进行读写结合,模仿课文进行小练笔,盘活素材,进一步提高表达能力。这样,写课堂作文时就会水到渠成。这是关键一步。

例1语言描写  “你这臭丫头,真不识好歹。我又没超过你的三八线,你凭什么找我。”我气冲冲地走上讲台,猛地拿起教师的教鞭,用全身的力气敲在她的桌子上,“你算老几?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老鼠啊。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你是不会怕我的。”

例2动作+语言描写  听到自己得了96.5,小毅立马从椅子上蹦起来,右手摆成“Y”形,高喊着:“YES,太棒了。”三步并作两步,跑到教师身边,像接圣旨似的,双手捧着试卷,手舞足蹈地跑回座位,比捡了个金元宝还高兴。

片段训练是个宝,借助它可以使素材得以升华。为此,须唤醒学生曾经的记忆,打开记忆的闸门,调动储备在脑海里的素材资源,进行小练笔。作文素材,就像是璞玉,经过雕琢便成宝器;又像是泥胚,经过火的煅烧,便烧制成结实美观的艺术品。

(四)日记周记练活力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能力,也离不开多练。因此,教师宜引导学生多写日记、周记、小作文、或自由涂鸦、或命题写作、写人、记事、绘景、状物,记录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进行各种形式的练笔,以期养成良好的习惯,也让素材充满活力。这也是锻炼学生素材运用能力的有效方式。例如:天可真热。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挂在蔚蓝色的天空。路边,树上的知了在不停地叫苦:“热死了,热死了。”花儿耷拉着脑袋,热得弯下了腰。池中的水被晒得滚烫滚烫的。小狗吐出舌头来为自己降温。我多么想去南极,那里肯定特别冰凉。

三、结语

陆游诫子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同样的,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要想让学生学好作文,离不开作文课外多下功夫。而培养学生學会发现、积累、运用写作素材,则是培养习作能力的有力抓手,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渠道和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敖海红.浅谈小学生习作素材积累与运用能力的培养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9(7).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素材积累习作教学能力培养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高中作文教学中“素材积累”的途径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作文指导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