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建兰
摘 要:现阶段所谓的人才竞争,主要指的是创造力的竞争,是思维的竞争。因此思维的锻炼成为学校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任务,初中阶段加强创造性思维的培育,对提升教学效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分析语文课中如何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展开训练,激发学生在语文课中的创新性以及主动性,从而培养出有着良好创新思维的人才。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教学;创造性思维
目前社会所需要的不仅是有高学历和知识丰富的人才,其还应具备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而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展开培养,是语文课中要完成的重要任务。现阶段语文课中,诸多教师并未掌握创造性思维的强化方式,教学手段展现出诸多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处于被限制的状态,教师要积极改进语文课的模式以及教法,让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创新力能在语文课中得到充分发挥。
一、语文课中创造性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占据课堂主导地位
传统语文课堂,教师是占据主导的人物,对课堂各个方面有非常强的掌控,这样学生在课堂中就会十分被动,难以展开主动性学习,同时思维也是被限制的。学生根据教师的指示展开学习,思考的方向也被“标准答案”所束缚,思维总是被限制和固化,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实现突破,语文课的教学质量会受到十分严重的影响[1]。简言之,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机会,无论是对题目的解答还是对课文的赏析,都只能满足考试的要求。
(二)作文指导缺少创新性
作文是语文课非常关键的部分,但现阶段作文成为师生都十分头疼的问题。学生生活经验还比较匮乏[2]。而在写作方面,教师只能在理论上给出学生适当的指导,因此学生最终写出来的文章与现实是脱离的,文章空洞是学生作文常见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写作的欲望受到严重打击,创造性思维也难以得到发挥。
(三)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现阶段语文课教学设计仅仅是课前进行备课,对学生会在课上提出的一些问题教师没有做好准备工作,这种情况下教师面对一些突发情况就会措手不及[3]。因为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一些学校沿用的教学方式仅仅是课堂教学,学习实践以及课堂阅读被忽视。这样学生所有的时间基本上都用来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创造性思维方面难以有发展的机会和平台。
二、语文课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则
(一)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可以提升语文课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充分考虑,并对语文课的不同内容展开分析。因为学生各自的语文基础以及学习能力是不同的[4],要结合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手段。比如在《孔乙己》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可以对文章的基本内容迅速掌握,并结合作品背景以及作者的资料对文章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有一定的判断,但是一些学生的语文基础不是非常好,接受能力不够,文章中很多词句的学习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对写作技巧以及中心思想的领悟更是感觉非常有难度。这样教师需要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或者是运用小组合作,将学习能力有一定差距的学生分配在同组,针对课文学习的一些问题,小组成员可以相互探讨,取长补短。
(二)趣味性原则
初中学生已经具备非常明显的个性化特征,三观正在不断形成,对周围的探索欲望是十分强烈的。语文教师需要利用好学生对新鲜事物有探索欲望的这个特点,将趣味性的因素加入语文课中,让学生的注意力能得到充分集中,让语文课的开展更加高效。运用趣味性方法可以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调动[5]。比如学习《故乡》,教师可以在课前几分钟为学生播放一些家乡的特色,有风景、饮食以及文化遗产等,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独特性,而在鲁迅的这篇《故乡》中会出现哪些有趣的人和事呢?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展开对文章的学习。教师要借助一些趣味性的手段让学生产生探索的热情,积极展开对问题的思考以及探索,带着自己的好奇心进入文章的阅读中,显著提升语文阅读的效率。
(三)探索性原则
教师可以参考一些行业内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案例,总结出一些对创造性思维有着显著培养效果的教法和模式。但是对其他人的案例和经验进行借鉴不能用照搬的方式,而是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调整。现阶段关于创造性培养,教育领域并未制定出系统性的模式,只要是对创造性思维发展有利,就可以尝试以及借鉴。因此语文课中,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合理培育,教师需要积极探索一些新模式以及新教法,让学生保持对语文课的热情以及好奇心。
三、语文课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措施
(一)创设情境,鼓励质疑
质疑是非常可贵的精神,当下学生多数习惯了教师的直接讲授,以及按照教师的指令学习,在语文课中十分缺少质疑精神。但质疑是学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要想有良好的創造性思维,质疑精神不可或缺。教师可以激发想象,让学生产生质疑,发挥出自己的聪慧。教师要借助情境创设,让学生形成不错的质疑精神。比如对《桃花源记》展开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出情境,为学生播放《桃花源记》的视频资源,一直为学生展示到“忘路之远近”的内容。学生接触文章开头的时候,产生问题:一个捕鱼者在一次外出中迷了路,“忘路之远近”后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物呢?学生要善于质疑,在语文的学习中不断产生自己的疑问,在提出问题之后积极思考,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只要可以讲出道理,就要给学生鼓励和表扬。
(二)鼓励学生的批判意识
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说出自己对文章的见解以及想法,还需要让学生探讨自己的一些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需要让学生形成大胆质疑以及不断创新的精神,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良好的培育。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无论观点对错,都是学生积极思考的成果。
比如《马说》中表达的观点是人才一定要有能慧眼识人的“伯乐”,才能被挖掘出才能,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因此会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样的结论,但是很多学生有不同的看法,若是有足够的才能,等待被人发现是非常被动的,自己去创造机会要更加有现实意义。作为人才,只是等待“伯乐”还是一种非常消极的思想,要善于推销自己,表现自己,让人们了解到自己的才能。尤其是在当下时代,网络信息十分发达,想要展现自己的才能也有更多的方法和途径,怀才不遇这样的情况反而很少发生。这个问题不仅可以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能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可以让全班的学生一同讨论,让学生之间展开辩论,从而对问题展开辩证思考。要让学生明白,在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课文是非常经典的,其中的很多作品也教育着无数代人,在注释和参考资料中,也有对文章的理解,但这些其实都是别人的观点,阅读还是要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自主思考,不要被其他人的思想限制,要有一定的批判意识,这样在语文的学习中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巧用课文省略内容,锻炼创造性思维
很多文学作品,为了让重点突出,作者会将部分语言进行省略,让文章的主次更加分明,同时语言也可以做到简洁流畅。这些省略的部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是非常好的资源,可以为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教师要借助这些省略部分让学生自由发挥,并对一些情节进行口头叙述,合理对剧情进行安排。
在语文课中,戏剧、诗歌等内容给学生留下的想象空间往往是更加广阔的,很多语言可以让语文课更加灵动,让学生的思维可以无限延伸。很多学生阅读文章之后会将诗歌句子描述出来,一些学生还可以用画来描述诗歌的场景,其实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展现。在语文课中,很多课文可以进行补充,演绎成话剧,将创新思维运用。教师要给学生发挥思维能力的机会和空间,体现出在语文课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比如在学习《智取生辰纲》时,这是《水浒传》中非常有名的情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下电视剧的内容,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排练和演绎,这样学生就会对其中人物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虽然很多原本在课文中比较精简的语句和内容因为作品的年代比较久远,语言上也有一些不理解的地方,但都是可以轻松突破。
总之,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展开培养,是语文课的重要任务,教师要积极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启发,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批判思维以及创新思维,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广团.生活化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追求:由董旭午执教《爱莲说》谈开去[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29):23-25.
[2]张雨晨.语文课堂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三种模式研究:以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为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9):71-72.
[3]张鑫.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浅议初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48.
[4]苗志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根植于學生心中: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9(11):13-15.
[5]曾淑娥.论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八年级教材为例[J].亚太教育,201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