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月
摘 要:新课改的深化发展,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作为教师要能够积极地改变自己原有的教育理念和课堂模式,推动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而语文教学中写作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写作教学一直也是教師比较头疼的一个教学内容。通过实践认识到,要想真正推动学生自发进行写作,提升写作动力,离不开兴趣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要从小学生的特点出发,积极地开展活动型写作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活动型;写作教学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要积极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是比较活泼好动的,如果能够将学习和实践活动进行结合,往往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那么作文教学也自然离不开活动,如果教师能够积极地打造活动型写作课堂,往往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写作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创作的欲望,进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活动型写作教学方法的开展策略进行探究。
一、活动型作文的活动性质
(一)自发性活动
对于活动型作文的活动性质其中一点就是具有自发性,因为这类活动是为了进一步满足学生生活和学习需求的,因此这类活动会更加随意和主动。像是看电视、唱歌、做家务等,其实都是自发性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要逐渐养成学生观察和感受的意识,养成学生记录的习惯,使得这些自发性的活动变成学生创作的素材。
(二)专题性活动
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高年级学生的特点为学生专门开展一些专题性活动,这样一来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在社会中更好地体验和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进一步提升学生写作的深度。而这些专题要贴合学生的生活,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而且活动的形式也是多样的。
(三)创作性活动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那么在活动型作文中也应该坚持这样的一种理念。写作教学要能够做到虚实结合,要能够积极地鼓励学生想象,要让活动充分满足学生创作的欲望,为学生搭建更好地创作平台。教师可以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开展一些具有创造和发明特征的活动,比如发明会、未来畅想演讲比赛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二、小学语文活动型写作教学方法
(一)让生活和写作紧密结合
活动型写作教学和普通的常规性写作教学存在着差异性,它不仅局限在几节作文课当中,还应该贯穿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教师应该积极地为学生创造一些活动性的作文场所,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比如开展社会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会中,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作文《二十年后的家乡》时,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去观察自己的家乡变化,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也可以组织开展学校活动,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学校的一些变化,或者是创设一些有思维创意的活动。在我们部编版的教材中五年级就涉及了缩写故事这样的作文主题,教师可以借助教材的内容让学生进行童话故事的续写,或者是合作童话、小说的改编等,以此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而且教师也可以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能够观察生活,写出更具有深度的文章和作品。这些不同的活动形式其实都能够很好地丰富我们小学语文作文课堂的形式,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写作创作的积极性。
(二)活动型作文课堂要注重活动开展
活动型作文教学肯定是以活动为主的,那么这个活动可以在课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外开展。可以是教师为学生创设的一些活动形式,也可以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性的活动。教师要将活动和所要教学的内容进行结合,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让学生投入到活动中,在活动中成为主角,真正地感知和体验,获得更好的活动效果。例如在开展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学写倡议书》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学校环保的倡议活动,让学生成为环保小卫士,积极地讨论策略,然后撰写倡议书,并且落到实处,贯彻倡议书中的倡议内容。
(三)活动型作文教学要注重活动后指导
活动开展的目的是为学生积累更多的素材,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光有素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要在活动开展之后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对积累的素材学会思考,学会思考的方向,找到写作的思路。通过活动更多的是希望学生获得一种参与社会的能力,同时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必须要端正活动型作文教学的意义和目的,它不仅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而且是希望学生能够拥有一种解读生活的能力,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本才会更有深度。
总之,开展活动型作文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素材,但是教师也需要指导学生在活动中讨论、整理素材、挖掘内涵、找出写作的“亮点”。通过活动作文实践,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朱妍莉.新课程视野下乡镇初中合作式作文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1.
[2]邹宝吉.高中语文作文系统性教学现状及策略的研究[D]. 延边大学,2014.
[3]杨超.小学中高年级活动作文教学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6.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