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分析数学问题能力评价初探

2020-08-09 08:50谢洪亮
读写算 2020年20期
关键词:分析能力数学问题评价机制

谢洪亮

摘 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讲授学习材料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生成技能,学会评价,最终使学生能独立地进行问题解决。这就对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科学合理地评价,通过科学的评价来进一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 数学问题;分析能力;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0-0105-01

分析数学问题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重要数学素养,通过对其科学合理地评价不仅能充分了解学生分析数学问题能力水平的现状,更是能找出造成学生分析数学问题能力水平低下的成因,进而找到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进行干预,解决问题,提升素养。然而在解决数学实际问题中缺乏相应的评价方式和机制,还存在着教师评价意识薄弱、过分强化教师评价的主体地位、过分关注对学生问题解决结果的评价、过于注重正面评价等不利因素,因此,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学生分析数学问题能力的评价机制势在必行。为此,笔者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此谈谈笔者的一些收获和体会。

一、应倡导“发展、全面、和谐”的评价理念

(1)发展:教学评价重在甄别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妥当、教学方式方法是否合理、教学效果是否有效,通过评价来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方式方法,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效果有高效,皆在以“发展学生”为宗旨。木渎姑苏实验小学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学习背景、学习习惯等各不相同,这样一个参差不齐的群体更需要研究和发挥评价机制,通过有效评价使他们体验成功,更要感受过程的快乐,张扬个性,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2)全面:全面评价就是需要教师摒弃“轻过程,只重结果”的总结性评价,应过程与结果并重,理性与情感相结合,以发展学生为最终目的,使得每个评价个体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3)和谐:有效的评价离不开师生之间平等、信任、友善关系的建立,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中能使评价真实、强烈、高效。因此,教师应该努力这样和谐的互动氛围是十分重要的。

二、彰显“个性、多源、多样”的评价特点

(1)个性:在评价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一个班级中往往学生在分析问题能力水平上参差不齐,同时班与班之间由于班风班貌不同更是如此,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要组织分层实施、差异化对待的评价活动。作为评价实施设计者的教师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构建差异化的评价理念和标准,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的评价体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2)多源:面对差异的学生个体,本着以发展学生为宗旨,教师在解决问题领域中分析问题能力评价的实施势必是要多元化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达成:通过组织前测活动来获取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信息源;其次在前测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教学干预策略设计,迫使课堂教学评价势必多元化;最后通过后测,针对学生各自的特点,个性化的设计,开展多元化的评价。只有这样全方面地分析和捕获学生在分析问题中的评价源,才能使得评价越趋真实、有针对性和全面的。(3)多样:分析问题是一个隐形的过程,往往是通过学生课堂上的表达、解题过程的分析、策略的选择、题后反思与回顾等方面来得以呈现,因此,面对这样的特点教师势必要采取多样化的评价。

三、小学生分析数学问题能力评价须处理好的两组关系

(一)评价主体中被评价者与评价者的关系

评价主体是指具备一定评价知识和技能,能够实际参加评价的人。在现实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主体是单一的、片面的,这无形中使得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永远处于被评价者的地位,缺乏主动评价别人的机会,特别是面对老师的评价更是如此。

(二)正面评价与负面评价的关系

正面评价在这里主要是指给予评价对象向上的、積极的、表扬性的评价。这在平时教育教学中是司空见惯的。往往一个正面评价学生会感觉很自豪、很开心,进而引发对教师的好感,更进一步能爱上该教师所教的学科,这是教师们最希望看到的。

负面评价在这里是指面对学生所犯错误、不良习惯时所实施的评价,目标在于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和理解,力争能克服和摒弃,并且能坦然面对,勇于去转变。而在实际中往往教师在这方面是相对缺失的,只是通过直接否定、敷衍了事,甚至训斥、严厉的批评来霸权评价,这样的评价往往收效甚微,甚至导致学生自暴自弃,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笔者通过一个阶段的实践与研究发现,教师的评价理念改善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素养以及评价素养不断提升。最主要的是对于分析数学问题能力的评价逐步由原来随意的、片面的、被动的、缺乏针对性的评价现象,转化为有理念支撑的、全面的、主动的、有效针对性的评价构建。学生在这样的评价环境中能努力直面自己、反思自己、不断提升和超越自己,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师生互动、共同成长的局面,对教师的成长、学生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巍.小学教学评价——数学.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04).

猜你喜欢
分析能力数学问题评价机制
初中历史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问题式教学:我的一方“实验田”
浅谈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分析能力的提高
论初中数学教师对学生解题错误的分析能力
浅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问题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再识“千变魔女”
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走进生活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