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根据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要求,为推动白银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新和提质增效,着力培育和打造一支高层次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成立省、市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开展当地教师培训工作,充分发挥政治引领、教学示范和科研带动作用,通过打造名师团队、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推行合作探究课堂等举措,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和红色文化优势,提升农村学校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农村思政教师;培训提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根据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要求,为推动白银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新和提质增效,着力培育和打造一支高层次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成立省、市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开展当地教师培训工作,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
一、 总体目标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充分发挥政治引领、教学示范和科研带动作用,围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思政课的关键作用,充分发挥会宁作为革命圣地的独特教育资源优势,将会师精神渗透到思政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突出“红色文化”在课堂教学、课程开发、教师培养的特殊作用,履行好下列主要职责:
1. 培训师资,承担新入职思政课教师的培训任务。解决当地学校普遍存在的思政专职教师比较缺乏,兼职教师专业素质亟待提高的突出问题。
2. 服务教学,承担思政课教学改革任务。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解决目前思政课堂上不同程度存在的教师理论功底不深、亲和力不够、视野不宽、思维不新等问题。
3. 科研强教,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任务。针对实际遇到的突出问题,以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案例评选、课例研讨为抓手,搭建教师集体研讨、一起攻关、共同成长的平台,改变目前思政教研仍旧是教师各自为阵、单打独斗的局面。
4. 名师带教,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实现县域思政课教师素质全面提升。
5. 对口帮扶,助力县域思政教育均衡发展。定期组织成员开展送培送教活动,结对帮扶薄弱农村学校,解决会宁当地农村学校较多、思政师资队伍校际差异大的问题。
6. 成果应用,推广思政课教学成果。立足当地,辐射全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实现优质思政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二、 价值意义
1. 思政课教师培训现状不能令人满意,倒逼改革。近年来,目前区县级培训主要依靠外部资源,也即“输血型”培训,顾名思义,这样的培训方式是带有“病态”的。
2. 思政课教师能力大面积提升需要开发自己的培训课程,建成自己的培训平台成了最佳选项,即培训必须实现本土化。建构符合本土教育生态的“造血型”培训体系,是区县级培训机构的重要责任。从把专家“请进来”到一切“自己来”,对培训机构来说,是一个艰难的蜕变过程。有了自身的“造血功能”,首先可以节省培训经费:请一位外面的专家上一天课,差旅、讲课等各种费用少则几千多则上万,而使用本土培训师的成本很低,大约只是一位专家的1/10甚至更少。我县实现这种转型后,由于大量使用本土培训师,结果培训预算经费不增反减。其次,可以使培训实现全覆盖:过去外请专家只能解决少部分人的小部分问题,而用本土培训师,根据需要开发不同类型的教师培训课程,培训基本实现全覆盖。再其次,提供了教师发展新平台:目前实行的职称制度,对教师成长是一把双刃剑,评上之前努力工作,达成愿望后就失去方向和动力,而培训师制度为优秀教师提供了另一个职业发展通道,可以由优秀变为卓越。同时,由于本区域内很多优秀的教学和管理经验没有显性化、课程化,得不到很好的传播和转化,通过本土培训师的开发,这些“被埋没”的经验得以借鉴、推广,让培训真正落地。更有价值的是,由于大量本土培训师的咨询辅导,培训成果得以充分转化,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
三、 工作思路
(一)打造专业名师团队
打铁还需自身硬,工作室要搞好自身建设,团队结构充分体现专业性、代表性,发挥名师的头雁效应,依托所在学校、学段,开展青蓝工程、名师工程,每年吸收10名左右的青年骨干教师加入工作室,达到“一而十,十而百”的名优群体辐射效应,全面提升当地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
(二)挖掘红色教育资源
会宁是三军会师地,这里有丰富的革命遗址和深厚的红色文化,铸就了三苦两乐教育精神和会师精神,这是取之不竭的教育资源,工作室立足当地,面向教师开展本土化培训。
(三)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利用会师园、大墩梁战斗遗址等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加缅怀先烈、参观长征胜利纪念馆、党旗下宣誓等社会实践活动,使课堂理论教学和社會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提升他们学理论、爱理论、用理论、信理论的能力,培养他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四)推行合作探究课堂
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突出教改特色,大力推行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自主合作探究课堂,在继续完善会宁一中“五步一练”教学模式的同时,倡导不惟模式惟高效,一方面让课堂活起来,另一方面突出思政本色,“在马学马,在马言马,在马信马”,传播真理,弘扬正义,坚定信仰。
(五)创新教学研究活动
围绕思政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实践问题,开发精品课例、课堂教学实录、经典微课、说课视频等课堂教学成果,积极申报思政专项课题,撰写并争取公开发表高水平相关论文。创新教学研究形式,瞄准一体化教学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前沿,探寻教研教改的新思路、新方法,在实践探索中破解学科教学难题。
(六)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以研究红色基地为依托,把会宁的红色资源作为特色课程、精品课程来建设,强化精品和特色优势,构建动态课程体系。
(七)分享科研成果
创建工作室公众号,组建网上工作群,及时传递工作室成员之间的学习成果,交流“工作室”研究成果,使其成为思政课教学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以互动的形式面向广大师生,条件成熟时推及全省。开展“走出去学,请进来教,坐下来研”等形式加强与省内名师的经验交流共享。
(八)落实教育精准扶贫任务
工作室每年优先在县域内确定5所乡村学校作为对口帮扶对象,工作室成员每人至少结对指导10名思政课青年教师作为帮扶对象,其中乡村教师不得少于5名,通过“送教下乡、送培进校、集中培训、蹲点指导”等方式,解决思政课教育薄弱学校在教学教研方面的实际困难,帮助思政课青年教师走出教学困境。
四、 独特优势
首先是教育資源优势。会宁是教育名县,这里的基础教育累计向大中专院校输送了十二万名优秀毕业生,形成了三苦两乐教育精神,是作为落后地区的甘肃办优质教育的一个缩影,全县八千多名教师乐教奉献,思政教师人数众多,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教育资源优势实质上也是人才优势,会宁学子人才辈出,会宁教师有口皆碑,教育名县完全有能力打造一支思政名师团队,依托县大中小学校,办好名师工作室,作为一项惠及十几万名学子进而服务全省学子的民心工程,前景可期。
其次是红色文化优势。会宁是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纪念地,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会师旧址、会师楼、长征胜利景园等红色文化基地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渗透革命文化教育,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最好载体,也是办好开放的大思政课堂的理想去处,对于新入职教师来说,如果能亲临会宁,浸润着红色文化,坚定心中的信仰,无疑是十分有益的,真正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对于思政课的发展也是必要的。
最后是师资优势。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其所任班级的学生普遍认为笔者授课的方式非常适合学生,根据本课程知识结构的特点,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通过情境和生活实例使知识更条理化,有条理,有重点,对同学既热情又严格,治学严谨,要求严格,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循循善诱,平易近人;注意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较为活跃;上课例题丰富,不厌其烦,细心讲解,使学生有所收获;最重要的是能虚心并广泛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反馈信息,做到及时修正和调整自己的教学。
五、 最大特色
最大的特色是农村教育特色,思政课教学改革,广阔的农村不能缺席,人数最多的农村思政课教师不能缺席!农村学校思政课的现状如何?农村思政教师最需要什么?怎样上好农村学校的思政课?这都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广大的农村地区名师较少,才真正是思政教育薄弱的地方。我们立足当地,扎根基层,致力于农村思政教育,教学之余勤于笔耕,实践出真知,多年来积累了一些经验,做课题,发论文,积累了一些成果,期盼省上给政策,搭平台,依托名师工作室,为当地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
六、 预期成果
1. 完成市域内新入职思政课教师的培训任务。
2. 承办县域内思政课教师的培训活动和学术交流会议。
3. 形成两项以上科研成果(可以是课题、精品课例、教学奖励、科研论文、专著等形式)。
3. 至少开展一场省内名师学术交流活动。
4. 组织一次学生研学旅行活动。
5. 开展6次送教送培活动。
7. 吸收10名骨干教师加入。
8. 组织1次全县思政课优质课竞赛活动。
9. 为学校和行政部门提出一份关于思政教育改革发展的建议。
工作室成员每年至少公开发表一篇教学研究论文,参与一项课题研究,参与一项市级教研或培训活动,承担一次专题讲座或示范教学,参加听评课不少于20节,指导10名青年教师。
七、 深远影响
工作室的组建和顺利运行,必将对全县乃至全市的思政课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第一,有利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和技能;第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落实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第三,有利于促进教学研究,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做好理论准备和智力支撑;第四,有利于进一步调动思政课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责任心与自豪感;第五,有利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薄弱学校的思政教育发展;第六,有利于促进农村教育事业持续较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房广顺,刘培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0(1).
作者简介:
陈海龙,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