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斌长
摘 要: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有更加真实的体验,也能够让他们在真实体验中更加深刻地了解和体会课程内容。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要善于将体验式教学融入于体育与健康课中,这样既可以增强课程教学的趣味性,也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文章分析了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体育;健康课教学;体验式教学;应用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体育教师更应该注重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以及生活方式,以此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体验式教学的引入和运用,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教学。
一、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优化教学效果
正所谓“良好的教学源于良好的沟通。”因此,要想将体验式教学融入于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中,并且要发挥最佳的效果,教师就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就要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优化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体育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要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体验,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教师要放低姿态,学会和学生进行平等的相处和沟通,与学生成为朋友,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需求,适时地调整教学计划,以此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再者,教师应该学会尊重学生,在学生犯了错的时候,教师不要急于批评和职责,而是要耐心地和学生进行沟通,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点,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他们一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以此打造高效课堂。
例如,教师在带领下学生学习“立定跳远”项目时,教师在课前就可以和学生积极沟通,和他们聊聊天,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和学生建立了沟通基础之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解与“立定跳远”项目相关的一些有趣故事,在故事中讲解中渗透相关的规则以及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在学生逐渐融入于这个体验式的过程之后,就可以进行实践教学了,使得学生能够深刻地体验“立定跳远”的趣味性。
二、积极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体验式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产生真实的体验感,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创建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体验式教学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创建教学情境的时候,要充分地结合教学内容,要以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内容特点为基础,为学生创建一种发展性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进行乒乓球运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发地组建队伍,让他们两两一组进行乒乓球运动。在学生完成乒乓球的运动之后,教师可以对他们的动作和技巧进行总结和分析,然后再做出规范的示范性动作,将理论知识相结合向学生讲解相关的规则,并且解答学生的疑惑。最后,再让学生互相讨论,对彼此的动作进行对比和思考,让他们重新打乒乓球。通過这种方式,就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教学情境中,对乒乓球的学习产生真实而深刻的体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和积极性,进而提高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多层次的教学方案
在先进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想要在初中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教学中,充分应用体验式教学,就要将学生置于体验式教学中的关键地位,要在课程教学中充分尊重并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年级和班级,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比如,按照年级来分,教师应该将初一、初二、初三学生的身体发展情况,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和方法,让学生有不同的体验式学习过程。按照性别来划分的话,教师就要注重男生和女生的生理构造,以及他们青春期的发育情况,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他们进行不同的体验式教学,以此达到个性化教学的目的。
四、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都有所不同,他们有些是十分热爱运动的,有些却比较安静,不爱运动。所以教师在开展体验式教学的时候,应该尊重他们的差异性,有效地开展教学,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定位,有效地进行划分。对不同的学生开展不同的体验式教学,使得他们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全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体验互动中,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五、结语
综上,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同时也能保证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不断地研究并发展体验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真实感和体验感,以此打造高效课堂,将体育与健康的教学效果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 赵艳丽.浅谈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9):120-121.
[2] 许晓成.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教什么——谈谈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内容的确立[J].课程教育研究,2017(08):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