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创设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2020-08-04 16:58侍东元
数学大世界·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侍东元

【摘 要】 随着新教改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于学生的早期教育给予了更高的重视,小学教师的教学标准也需要相应的提升。小学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习阶段,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是学好中学数学的重要前提。因此,学校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愈加重视,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注重教师自身的教学技术发展。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应用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期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 情境创设;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低年级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认知能力不够完善,缺乏相应的学习方式,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显得比较吃力,对于较为抽象的知识不容易理解。教师为了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广泛采用了情境创设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作用。这种教学模式注重以更为形象的方式进行教学知识表达,符合小学生当前年龄特征。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教学知识与现实应用相结合,注重学生的情境融入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情境创设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自主思考问题、认识问题,结合自身的认知去理解、解决问题。此外,还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一、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原则

1.明确自身的教学目的

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设计过程中应当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如果情境创设偏离了教学目标,那便不会有任何的应用价值,不但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还会极大地降低教学效率。在开展情境创设前,應当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分析,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合理的情境应用。让学生能够快速地融入情境学习过程中,在进行知识教学期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程度。

2.注重情境创设的趣味性

情境创设教学的根本目的便是使学生投入于课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学习认知能力。因此,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选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这样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使学生能够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大的乐趣。情境创设教学过程会使得数学学习不再枯燥,有益于创造活跃、积极的上课氛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知识与自我见解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成长,帮助学生形成自身的学习体系。

3.注重情境创设的思考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进行期间,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不要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独自解答问题。情境创设能够将抽象性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的应用和思考。学生通过自我思考得到的知识会更加内化,有利于学生自身认知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所学习的知识综合化,形成完善的知识学习体系。

4.注重教学探究工作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知识探究意识的培养。在情境创设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情境创设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技能,应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训练,这便需要教师对情境创设从各个维度进行有效把控。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创设教学的应用首要的便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情境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奥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学习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升与毫升》的单元学习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合理应用情境创设进行课堂讲解,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升与毫升所代表的单位大小。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同规格的饮料、调料等,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对常用的物品进行估算,例如一瓶矿泉水的容量。这可以使学生能够在情境创设学习过程中形成一个直观概念,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使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知识,体会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2.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

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注重学生做题技巧的训练,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实践能力是评价一个学生的重要标准,是现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涵之一。学生进行学习的根本目的便是将知识应用与实际操作结合,提高知识学习的实际意义。在情境创设过程中,应让学生自己进行应用实践,重视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让其了解到数学学习的具体意义价值。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球的反弹能力测试,通过自身的实验得出相关的结论。学生可以拿一个球在墙边,先在墙上标记处放落的高度,再标记出反弹的高度。通过多次的比较实验,让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之后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讲解。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为教师之后的讲解起到一定铺垫作用。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需要相互帮助、培养,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互帮互助的品质,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小学教学期间,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保障小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四年级下册的《用计算机计算》这一单元的学习期间。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带一个计算器,在教会学生使用计算器之后,可以举办一个小型竞赛。教师可以随机出一些难以口算的计算题,让同学快速地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进行抢答。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对计算器的熟练程度,巩固学习的知识,提高学生的上课热情。

在进行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独自思考的能力。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明确教学目标,提高上课效率,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将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力求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莲芳.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探讨[J].学周刊,2019(35).

[2]邓细红.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学周刊,2019(35).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