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体育器材 激发学生兴趣

2020-08-04 07:26赵玉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85期
关键词:体育器材学校体育

赵玉才

【摘要】体育器材科学合理开发与利用,对提高体育锻炼是起到举足轻重的角色,不仅改变枯燥乏力的传统模式,更有效的促进学校课余体育教学内容的有序开展,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激发练习兴趣,优化课堂内容,提升教学实效,保障学生练习的安全性和实效性,从而提升学生课余体育专项技能和竞技水平。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器材;专项技能

一、学校是培养青少年体育价值的核心阶段

学校体育,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范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和体育价值的总和。即学校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体育竞赛、运动技能、运动健身、体育配套设施设备的融合等形成的活动所拥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学校是培养青少年儿童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的摇篮,体育教学中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引导,以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为主要,以提升学生体育技能为方向,以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为核心,以树立学生体育荣誉为榜样,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为目的。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和学校的校风校纪、以质立校,以德立教,强化素质,彰显特色、发展方向是紧密关联的。青少年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生命力旺盛坚实基础,更是一个国家发展强大的后备力量。

作为一所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完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建设体育强校,实现奥运精神、是具有重要教育意义,也是一所学校发展责无旁贷的职责。将军小学2006年3月引进跆拳道项目并开展课余培训,同年10月被中山市教育局和体育局授予“中山市体育传统项目跆拳道学校”,2011年获省体育局 教育厅授予“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跆拳道学校”,开展至今共有1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155人次获得省级奖励,近418人次获得市级奖励,共有12名学生取得国家一级、二級运动员证书。学校连续12年被中山市教育局和体育局评为“中山市跆拳道优秀传统项目学校”,2017年被中山市教育局和体育局评为“中山市体育传统项目跆拳道示范”学校;学校跆拳道代表队连续四年获得广东省跆拳道传统项目锦标赛小学组团体第一名,连续获得10次荣获省、市“体育道德风尚奖”。学校的体育后备人才形成梯队式发展,课余训练工作保持正常轨道,走独特强校之路,创特色品牌之校,把跆拳道运动打造成为将军小学的一张名片,使体育、艺术教育和德育、智育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准确的定位,勤勉的追求,奠定了将军小学创建省级优秀传统项目学校的基础。如今,“明礼知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忍耐克己、百折不屈”(字幕)的跆拳道精神已经逐渐固化为一种校园文化,深入人心!积极打造省级标准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示范单位。

二、体育器材的价值体现

体育器材,是指竞技体育日常训练、健身锻炼、体育竞赛、体育表演所使用的各种各样器械、装备的总称。体育器材与体育运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体育运动的普及和运动项目的多样化发展,体育器材的智能、种类、规格、模式、便捷等创新是促进体育发展核心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祖国繁荣富强、科技飞速发展,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人们健康健身意识逐步提高,运动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如今新型体育器材也为运动增添了科学实效、安全可靠,性能稳定,是健身锻炼和竞技体育比赛的复合范畴,它是辅助我们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较快掌握运动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竞技体育水平。并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为激烈的体育竞赛提供了有效保障和依据。

所谓体育器材是在原有的传统器材上改进或自制创作,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贴合实际并使用安全可靠。器材运用要考虑几个因素:1.提升兴趣,开启思考思维能力。2.突破难点,需要直观形象呈现。3.使用规律,感悟实用操作技巧。4.促进实效,提升专业成长技能。

三、小学生运动技能的巧妙培养

小学生阶段开展体育运动是开发智力,创造思维,培养兴趣,强健体魄,促进身心健康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孩子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敢于尝试,体育教学中拥有体育器材无疑成为小学生欢迎的课程,这样不仅能学到基本的跑、跳运动技能,更关键是通过花样繁多的体育器材,使学生热爱运动,积极参与,使学生的体育潜能充分激发,为运动小健将奠定扎实基础。因此。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时刻关注学生特点,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创想、探究、尝试、合作发挥体育器材最大化作用,体现教学实际价值。例如,我校跆拳道课余训练中所使用的小型器材(敏捷圈◎◎)根据教学需求,符合学生运用条件,设计多种训练方式:1.正面双脚跳;2.正面单脚跳;3.圈内屈膝后踢跑;4.开合前后脚交叉跳;5.前进后退纵身跳;6.侧身纵身跳;7.正面开合腿跳;8.开合跳前交叉拍脚内侧;9.开合跳后交叉拍脚外侧;10.进退钱滑步;11.前滑步+正面侧转身滑步跳;12.两次前滑步加+滑步跳换步;13.快速碎步圈内点地前进+后退练习;14.圈内原地脚尖踏步练习;15.前前+后后圈内圈外碎步跑;16.前后换步圈内圈外跳。其次(跳箱¨):1.正面双脚上下跳;2.正面左右分腿上下跳;3.左右侧面侧身跳;4.正面单腿跳左右腿各5次;5.转圈正面方向双脚上下跳;6.全身蹲+左右脚交叉上跳箱+左右分腿交叉提膝;7.5-8米助跑+腾空跳跃;8.双脚跳+后转身回来左右滑步横踢10次;9.原地双脚跳+信号转身折返跑;10.由低-中-高正面跳跃,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器材规格来设计多种训练模式,提高学生练习兴趣。

四、结论

针对小学生年龄较小,成长时期,个性差异,设计课余训练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制定,动作需简化,容易被领悟,密度可紧凑,强度不易大,时间有保障,效果要达到。课后带领学生进行柔韧伸拉,使学生身体得到充分放松,及时恢复,多年训练经验,我们开展课余训练内容设计形式多变、方法简化,生动有趣、氛围浓厚吸引更多学生加入课余训练,让学生做到想参与、爱运动、肯吃苦、有勇气,我们将培养学生兴趣得以延续下去,努力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运动小健将。

猜你喜欢
体育器材学校体育
计算机应用于体育器材管理的策略探究
浅析当前体育教学中体育器材的科学优化
智能化体育器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20年《体育教学》“场地器材”栏目选题
高校体育器材的管理与维护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有效运用体育器材的教学思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