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0-07-29 15:15:30林晓青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高中

林晓青

摘 要:新教育形势下,就传统教学模式加以改革势在必行,在以往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被激发,课堂教学效率得不到提高。为改善这一教学实况,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创新教学模式,以达到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因此,文章基于小组合作教学法,就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高中; 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8-007-002

新课标背景下,要求高中教师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之中,提升其思维能力。对比于以往传统形式上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教学法强调了学生的统一性以及差异性,通过这一模式的有效利用,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起自身的知识体系。依托于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身的见解与看法,也能够吸取其他人的经验与教训。在此种教学氛围下,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有效激发,教学效率也得到明显提高。因此,我校也在积极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以学生自由组队,教师适当引导的形式展开,将班级内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一组6名学生,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实践来看,小组合作教学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强调了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改的需求。在此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设计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化学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相关问题,以此来鼓励学生发表自身的意见与看法,也能够引导其就其他学生所发表的意见进行评价与分析。在这一过程之中,学生以相对自主的形式参与到了整个学习过程,这对于培养其的独立思考能力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通过与小组内其他同学的交流与沟通,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这对于其之后的学习与就业均有着重要作用。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所以说,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恰当地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便难以提升。在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下,学生注意力无法集中,对于化学新知识提不起学习兴趣。为改善这一教学现状,教师可恰当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地与组内其他成员进行问题的讨论。在这种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强化其思维能力以及逻辑能力,以此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能够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小组合作教学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引入,对于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增强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依托于此种教学模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得以满足,每个学生均能够针对同一问题发表自身不同的见解与看法,也能够就他人的意见进行分析,学生的能力有了“表现之地”,如此,学生既能够快速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也能够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以优等生带动差等生,班级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简单意义上来看,小组合作教学法的核心在于交流与互助,将其以恰当方式应用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之中,能够大幅度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也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展开。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恰当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

新课程标准下,教学不应当在局限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上,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化学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新知识,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恰当地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具体来看,教师可依据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结合平时的课堂表现将班级内的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以每個小组6人为宜,任命其中人缘好、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本小组针对某一问题的观点,教师适时地给予指导。如此教师便能够就学生的学习实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就学生们易错难懂的部分加以重点讲解,有针对性地开展化学课堂教学。针对课时的安排,教师可利用课前的40分钟进行新知识的讲解,然后留出5分钟时间让学生们记录自己没有懂的知识难点。自习课上,首先给出15分钟让学生们组内自由交流,互相探讨自身不理解的地方,学习好的学生给那些后进生进行讲解,对于组内学生普遍不懂的问题由组长进行记录,在班里共同讨论,最后,教师再进行补充与总结。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组内学习,让学生通过团队协作来共同解决某些难题。如此,既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也能够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引导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强化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化学实验为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部分,化学实验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以往的高中化学课堂之中,教师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即便是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也多是以学生观看、教师动手实践的形式进行。使得整个化学课堂教学死气沉沉,学生几乎没有自主探究的时间。常言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而言,让学生们深入实践之中,往往比单一的知识讲授更为有效。基于此,在化学实验课上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在强化其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整体化学成绩。以“焰色反应”为例,教师在向学生们介绍该实验的原理、步骤以及注意事项之后,再以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接下来的教学。首先,化学教师与学生们共同去化学实验室;其次,再次提醒学生们注意事项,为其提供本实验的化学仪器与报告单;然后,让学生们展开实验操作。在这一阶段中,小组成员可进行分工合作。例如,学生甲与乙进行实验操作,丙与丁在一旁观察,进行有关步骤的填写。然后,由组长一同将实验报告单上交给老师。

(三)依托于探究任务,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单一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无法提起学生兴趣的,学生一味的“被接受”也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其学习能力,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对此,教师应当在充分分析教学任务与学生学习接触的前提下,布置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们借助于小组合作学习来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体验探究问题的乐趣。以“环境保护”为例,教师便可引导班级内的小组通过分析教材的知识,结合网络教学资源,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策划环境保护书。对此,教师需要留给学生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借助一系列所可能的手段与方式来完成探究任务,做好组内的分工与协作,然后由组长上交任务,教师可依据学生们的完成情况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以实现高效教学。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们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需要不断的优化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以促使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参考文献:

[1]彭主瑞.小组合作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77-178

[2]杜翠乔.谈高中化学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J]学周刊,2019(24):86

[3]张荣.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中的运用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10(03):94-95

[4]黄正勤.小组合作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2):162

[5]赵周平.合作学习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8,35(01):111-112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高中
“合”乐而“不为”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14:16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9:37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1:06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9:29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8:17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