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富满
【摘要】手工制作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重要手段,能够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由于手工制作的选材比较广泛,可以取材于生活,因此,学生平时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进行课后的练习,操作性比较强。对培养认真观察,耐心细致的习惯,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纸上绘画属于平面的二维空间,而手工制作则延伸到立体的三维空间,还对学生形成立体空间观念都有一定的效果。在手工制作课上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的方法:一、多一些课前准备;二、多一些学生个性;三、多一些动手时间;四、多一些教师评价;五、多一些课外延伸。
【关键词】手工制作;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
在教材的编排中,手工制作的课程占了一定的比例,说明了手工制作在美术教学当中的重要性,是小学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手工制作包含了许多的形式:如折纸、软陶、剪纸、拼贴等等。手工制作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重要手段,能够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由于手工制作的材料比较广泛,可以取材于生活,因此,学生平时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或家乡传统文化等进行课后的练习,可操作性强。对学生培养认真觀察,耐心细致的习惯,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纸上绘画属于平面的二维空间,而手工制作则延伸到立体的三维空间,还对学生形成立体空间观念有一定的作用。
在手工制作课上,我尝试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我尝试的方法有以下几方面:
一、多一些课前准备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手工制作课的重要前提。首先要提前通知学生准备要用的工具材料,让学生做好准备。其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该课,老师在上课前预先做好一个示范作品。上课时出示范作,更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老师的范作这么漂亮,自然也想做一个。比如,有一课使我印象比较深刻的《秋天的落叶》。课前我从网上搜集了大量外形漂亮,造型特别的树叶图片,在校园寻找不同种类的树叶,还找了日常生活中各种美丽的书签图片,包括不同材料,不同外形的书签。上课时就给学生展示,他们都感到惊叹不已,因为对于新鲜有趣的事物学生们都是充满好奇的心理。接着用故事的形式给他们简单介绍书签的由来,学生在这种情境下激发了创作的冲动,个个都想跃跃欲试。我又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加上自己的创意完成一个书签作品。果然,学生利用自己提前准备的树叶等材料,制作出富有创意,造型特别的书签,脸上都露出灿烂的笑容。实际上,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多一些学生个性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通过想象把所感知的抽象思维,利用材料加以分析、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再创造的体现。美术作品的创新是难能可贵的,手工制作课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让学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尽情表现,尽情创作。例如,在四年级《花手帕》一课中,准备了一些各种色彩和样式的示范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观察作品的表现手法和造型,让学生从作品中认识到即使一件作品,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制作,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这样,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想象制作自己的作品,发挥想象力,表现个性特征。我还对构思新颖,制作精美的作品进行评讲,对这些同学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在美术教学中,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作品更具有个性鲜明和风格独特的特点。
三、多一些动手时间
常规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40分钟,若要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就要妥善地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各教学环节联系紧凑。教师把课提前备好,熟悉教学内容,少讲多练,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操作。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因为他们的协调性还不太好,动手制作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时间的分配很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我会让学生看课件上预先准备好的学生作品,同时给出老师课前做好的范作,然后老师示范并简单讲解制作步骤,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制作的要领。有了充足的时间动手制作,大多数学生都能当堂完成作业,提高作品完成率。
四、多一些教师评价
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能否获取知识和技能,而忽略了对学生习作进行有效的评价。手工制作课并不是一定要制作出精美漂亮的作品,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敢于动手制作的能力,锻炼学生实操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另外我会多用激励性的语言,从正面评价学生的作品,表扬和鼓励学生,让学生带着自信、成功的心情完成手中的作品。“你的作品做得真精致”“这样的方法很不错,你还能想到其他方法吗?”“如果再加点这样的装饰就更好了”。如果碰到一些束手无策的学生,我也不忘用一些建议性的语言鼓励学生,鼓励他们不要放弃。其实学生的作品是各具个性的,有了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他们会更投入到创作当中,各显神通,各有特色,尽显童真童趣。
五、多一些课外延伸
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里,学生很难尽兴地把手工制作做完整或者做得更多样。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延伸,弥补在课堂上的不足。比如,一年级《我在天上飞》一课,由于课时限制,我把降落伞的制作延伸到课堂以外。因为制作材料所限,不能在课堂上一一尝试,并且学生对制作意犹未尽,因此我把这个内容延伸至课外,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设计出各种不同造型和材质的降落伞。让学生体验到手工制作的乐趣,提高综合的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要上好小学美术的手工制作课,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充分考虑材料与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尊重其个性发展,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激发学习兴趣,敢于动手尝试新事物,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制作出更多具有创造性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王茜.浅谈小学美术手工制作教学[J].学周刊,2012(08):202.
[2]周羽.小学美术手工教学中创造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