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燕瑜 周红艳 张彪
摘要:信仰意识模糊、信仰情感认同弱化、价值评价标准多元化、知行不一,构成了中国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困境。而困境构成的主因,则是社会经济转型与多元文化的冲击、学校传统德育缺乏实效性、不良舆论与社会思潮的影响以及家庭教育的影响等。冲出困境重塑当代大学生信仰的路径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丰富大学生的信仰认知,提升信仰的情感认同,激发信仰意志的内生动力,通过一系列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塑造;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8-0098-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精辟论断。信仰,是个人人生动力和价值评价标准的体现;坚定的信仰是激励个人毅然前行的巨大动力。任何一个国家的强大都需要有信仰的人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夙愿后备力量的大学生来说尤其如此。在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下,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标准出现了多元化和模糊化的趋势,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他们精神世界的迷茫和空虚,这是高校教育和社会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美国哲学家萨义德说到:“一种经济制度和一个民族或宗教一样,不仅仅靠面包生存,而且还依靠信仰、观念和白日梦而生存”。可见,无论个人、民族抑或是国家的繁荣有序发展,必然离不开主流的社会价值观。高校是培育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社会主义信仰培育迫切且重要。
一、大学生信仰状况的调查
为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当前大学生价值观与信仰现状,更有效地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培育方式,本研究以广西桂林四所高校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获取第一手资料。调查问卷发放和回收400份,实际有效问卷为349份,有效回收率为87.25%。其中:男、女生分别为190名、159名,分别占比为54%和46%;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学生分别各为46名、87名、132名、84名,分别占13%、25%、38%、24%;正式党员35名,预备党员125名,共占45.8%;有担任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179名,占51.28%。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信仰的认知、认同和践行状况。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信仰存在的问题表现如下:
(一)大学生信仰意识模糊
问卷针对大学生信仰意识设置了“你是否有明确信仰?”等问题。其中,选择“有,且十分明显或强烈”的学生占15.28%,选择“不明显或不强烈”的学生占44.44%,约36%的学生表示没有信仰。这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对信仰缺乏积极的认知,表现出模糊或缺失的状态。在不同人群的选择对比中发现,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信仰意识比较强烈。关于信仰的内容,63.89%的学生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11.11%的学生选择信仰金钱,2.39%的学生选择信仰神灵,3.78%的学生选择信仰权力,18.83选择其他,如:正义、科学、明星、命运等。这表明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大学生信仰的主旋律。但这仅局限于“了解”。在访谈中,不少学生难以确切表述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及实质,缺乏深刻的理解和有效运用。调查结果反映了当前大学生信仰复杂化,且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二)大学生信仰情感认同弱化
关于对信仰的定位和认同度的调查显示,23.61%的学生认为信仰非常重要,58.33%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13.89%的学生认为无所谓,4.17%的学生认为不重要。关于大学生对自身信仰的情感认同与升华的调查中,表示“认真想过,觉得自己和国家是一体”的学生占56.76%,而6.76%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想过,觉得和国家关系不大”;35.14%的学生表示“偶尔想过,认为自己需要国家的帮助”;1.35%的学生表示无所谓。这表明,当代大多数大学生已经普遍感受和认知到信仰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少部分学生则处于缺失和迷茫的状态。同时大部分大学生对信仰缺乏主观的情感认同和主动内化升华,从而无法发挥信仰引领主观意识和行为导向的正向作用。
(三)大学生价值取向趋于复杂化和多元化
多样化的信仰维度是当代青年大学生信仰的显著特征。关于大学生中最流行的价值取向的调查结果显示,61.11%的学生选择“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为国家和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22.22%的学生选择“崇拜民主与自由”,1.39%的学生选择信仰宗教,5.56%的学生选择其他。在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之下,尽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信仰占据着主導地位,但不少大学生仍受到西方文化思潮中独立、民主、自由观念的影响较深。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吸收能力都比较强,面对多元化的思想世界,少部分学生的信仰发生了改变,自由、个人利益成为了信仰的主要内容。这种建立在生活诱惑和价值观扭曲基础上的信仰,势必会与马列主义的政治信仰产生冲突,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产生了疑惑甚至动摇。尽管多元文化信仰的存在具有合理性,但必须坚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一个国家只有占领文化信仰的主流阵地,才能发挥其核心凝聚力,带领全体人民实现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使命。
(四)大学生信仰认知与行动不一致
“当个人信仰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冲突”时,“选择放弃个人信仰”的学生仅有8.33%,11.11%的学生完全坚持个人信仰,77.78%的学生则选择视情况而定。在调查中,61.11%的学生选择“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为国家和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但是当“接触到有人发表攻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言论时”,仅有37.5%的学生选择立即反驳,坚决回击;48.61%的学生表示自己也不太了解,不发表意见;9.72%的学生表示默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4.17%的学生表示引发共鸣,随即附和。由此可见,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仅停留在简单、肤浅的了解阶段,尚未内化于心,无法上升到信仰的高度,自然达不到外化于行。
二、大学生信仰困境形成的原因分析
现阶段大学生在信仰问题上陷入困境甚至出现偏离。这既受到学生的个性心理、家庭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社会经济转型与多元文化的冲击
社会利益多主体化和价值多元化,是造成大学生信仰困境的主要因素。我国正处于社会和经济转型时期,国家不再是唯一的价值主体,个人、家庭和企业也成为了价值主体,每一种价值主体有不同的利益需求,从而加速了社会群体的异质化趋势,对人们的道德和精神世界产生重大影响。而文化和价值观领域也随之出现了多种思潮的交汇融合,人们对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呈现出了多元化趋势。大学生处于心理不断成熟和发展的阶段,社会风险抵抗能力不足,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模糊了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导致了大学生信仰困境和危机。
(二)学校传统德育缺乏实效性
高校思政课堂是大学生接受主流价值观信仰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由于传统思政课堂教学内容空洞,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之间缺乏联系,教育形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使学生对信仰教育的内容缺乏热情,从而无法发挥真正的教育功能。此外,不少高校教育侧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育,忽视了思想道德与人文素养的输入,使大学生没有得到相应的信仰与理想教育,导致精神上的困惑以及心理上的障碍。
(三)不良舆论与社会思潮的影响
网络的普及,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不可避免地充斥着各种不良舆论和消极腐朽思想。大学生思想发育的不成熟,对国际形势与政治格局了解不深,对信息辨别能力有限,很容易受到网络媒体上一些负面事件的影响,出现价值观“多元取向”、无所适从、信仰缺失、迷茫等心理现象。
(四)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具有长时性、感染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影响下,不少家庭教育重智育、轻德育。当代90后、0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过于宠爱,导致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抗挫能力、适应能力差,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疏导。在调查中发现,对待信仰的认知和坚定性,不同生源地和家庭经济水平的大学生态度存在显著差异。
大学生科学信仰的培育是一项复杂、系统的长期工程,如何从大学生个人的生活世界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塑造其坚定的科学主流信仰,是高校教育面临的重要议题。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信仰培育的路径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信仰的塑造提供了思想根基、理论保证和践行要求,与精神信仰、政治信仰具有内在统一性,能有效化解大学生信仰困境的问题。
在微观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的确立是从认知到认同再到信仰,最终外化为实践的过程。只有全面认知和高度认同,才有可能外化于行,从根本上化解大学生信仰困境和难题。感性认知是基础,情感认同是关键,外化于行是最终目标。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的培育沦为空谈。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丰富大学生信仰认知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是最深层的精神内核,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认知是形成信仰的基础和前提,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正面宣传和教育倡导是大学生信仰认知的重要途径之一。要针对大学生群体的认知特点,依靠多方面力量的共同作用才能取得成效。综合运用新媒体的宣传途径,努力打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协同有效的育人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以多层次、宽渠道、立体化的宣传途径,创新和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此外,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上,加以创新和改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使之“接地气”,以增加它的传播力和感染力。
(二)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的情感认同
大学生信仰内化于行的必要条件是情感的高度认同。传统思想政治和信仰教育基本停留在科学知识的传授之上,缺乏与大学生的有效互动,无法有效的人情、人心。体验,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五感,积极调动情绪情感。要形成信仰的情感认同,必须结合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诉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活动的开发,使学生在多元化的体验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开通和利用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较强的网络公众平台,满足大学生对学习趣味性的需求,增强其情感上的认同度和接受度。
(三)信仰的内化与践行
信仰内化与践行是大学生自觉将其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的践行过程。“道不可空论,德不能空谈”。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为切入点,以重要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为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相关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感受到信仰带来的实效性,从而激发信仰意志形成的内生动力。同时要倾力打造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扶贫支教、挂职锻炼等实践育人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与“用”。
大学生信仰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培养和塑造。在培育的过程中,坚守与创新结合,传统与现代教育模式结合,经典理论与生活世界相结合,以此丰富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提高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简介:谭燕瑜(1983-),女,广西贵港人,单位为桂林旅游学院,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与管理。
周红艳(1981-),女,广西桂林人,单位为桂林旅游学院,研究方向为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张彪(1987-),河南周口人,单位为桂林旅游学院,研究方向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与管理。
(责任编辑:董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