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兴燕,姚玲玉,刘 娜,张爱华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护理学院,山东271016]
国际疼痛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1]将慢性疼痛定义为:超过3 个月或3 个月以上的持续性或间歇性的疼痛,包括癌性疼痛、神经性疼痛和肌肉骨骼性疼痛等。近年来,慢性疼痛已发展为全球范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2]。有研究指出,慢性疼痛发病率较高,全球慢性疼痛爆发率约为11.6%[3]。相关研究表明,慢性疼痛控制不佳不仅对病人的躯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会引起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的变化,严重影响病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4-5]。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6-7]是新一代认知行为疗法中最具代表性的经验性行为治疗方法,是通过接纳、认知解离、体验当下、以自我为背景的觉察、价值观和承诺与行动来增强病人心理灵活性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提倡病人接纳疾病和痛苦, 主动面对生活中的不美好, 帮助病人克服心理僵化,实现其自身的人生价值和生活目标[8]。Dindo 等[9]表明,试图控制或改变对疼痛的想法,可能会适得其反,往往会导致更严重的痛苦,而从理论上讲,ACT 是一种有助于提高对慢性疼痛某些方面接受度的替代疗法。目前国外对其研究[10-11]较多,国内主要将ACT 用于糖尿病、癫痫与癌症等慢性病病人心理治疗,取得一定疗效[12-14]。但在慢性疼痛病人中应用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荟萃分析的方法,明确ACT 对慢性疼痛病人的干预效果,以期为临床心理护理干预提供可靠依据。
1.1 检索策略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BSCO、EMbase、中 国 知 网(CNKI)、万方、维普等多个数据库,检索文献时间为建库至2019 年6 月30 日,检索词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的方式。英文检索词:“acceptance therap*/acceptance treatment*/commitment therap*/commitment treatment*/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chronic pain /chronic ache*”;中文检索词:“接纳疗法/接纳治疗/承诺疗法/承诺治疗/接纳与承诺疗法”“慢性疼痛”。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文献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为年龄≥18 岁,意识清楚,思维正常,符合IASP 的慢性疼痛诊断标准者[1],且无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及严重精神障碍、意识障碍者;②研究类型为所有研究ACT对慢性疼痛病人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③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结束试验后给予ACT 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ACT 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④结局指标为疼痛接纳的程度、疼痛强度、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文献排除标准:结局指标不完整的文献;重复发表的文献;相关数据不完整的文献。
1.3 文献质量评价 由2 名研究人员按照Cochrane手册5.1.0 质量评价标准[15]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随机序列生成;②随机方案的分配隐藏;③盲法;④结局指标数据的完整性;⑤选择性报告数据;⑥其他偏倚。完全满足上述标准,则文献质量为“A”级;部分满足上述标准,为“B”级;完全不满足上述标准,为“C”级。2 名研究员独立完成,意见不一致时,由第3 名研究员仲裁。
1.4 资料提取方法 2 名研究者对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资料提取内容包括:作者、发表年份及研究对象;基线及样本量;干预措施及对照措施;干预持续时间;结局指标。如果文献中信息不全,应与通讯作者联系获取相关信息。
1.5 资料分析方法 利用RevMan 5.2.0 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 分析。通过χ2检验结合I2值确定研究间是否存在异质性,若P>0.1,I2<50%,提示各研究间无明显异质性,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若P<0.1,I2>50%,提示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异质性明显时采用敏感性分析或亚组分析确定异质性来源。连续型资料或数值型资料采用标准化均方差(SMD)、加权均方差(WMD)来分析统计量。
2.1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 经逐层筛选,最终纳入11 项随机对照研究[16-26]。文献纳入流程见图1,基本特征见表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2.2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本次纳入11 篇文献,2篇文献[22-23]的质量等级为A 级;9 篇[16-21,24-26]文献的质量等级为B 级。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见表2。
表2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3 主要指标的Meta 分析结果
2.3.1 ACT 对慢性疼痛病人疼痛接纳程度的影响 7篇文献[16-20,24,26](n=630)比较了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后疼痛的接纳程度得分。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P=0.14,I2=38%,提示无明显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2.82,95%CI(10.06,15.58),P<0.000 01],见图2。
图2 ACT 对慢性疼痛病人疼痛接纳程度影响的森林图
2.3.2 ACT 对慢性疼痛病人焦虑水平的影响 7 篇文献[16-22](n=674)比较了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后焦虑得分。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P<0.000 1,I2=79%,提示存在明显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35,95%CI(-0.70,-0.01),P=0.04],见图3。
图3 ACT 对慢性疼痛病人焦虑水平影响的森林图
2.3.3 ACT 对慢性疼痛病人抑郁水平的影响 8 篇文献[16-22,24](n=747)比较了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后抑郁得分。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P=0.06,I2=49%,提示异质性可接受,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40,95%CI(-0.54,-0.25),P<0.000 01],见图4。
图4 ACT 对慢性疼痛病人抑郁水平影响的森林图
2.3.4 ACT 对慢性疼痛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5 篇文献[19-20,22,24-25](n=420)比较了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得分。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P=0.31,I2=16%,提示无明显的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39,95%CI(0.19,0.58),P<0.000 1],见图5。
图5 ACT 对慢性疼痛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森林图
2.3.5 ACT 对慢性疼痛病人疼痛强度的影响 6 篇文献[17-18,21,23-25](n=530)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后疼痛强度得分。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P=0.26,I2=24%,提示异质性可以接受,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35,95%CI(-0.66,-0.05),P=0.02],见图6。
图6 ACT 对慢性疼痛病人疼痛强度影响的森林图
3.1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本研究纳入的11 篇文献,共1 041 例病人,除2 篇文献质量等级为A 级,9 篇文献质量等级均为B 级,总体质量中等。9 篇文献描述了随机分组的方法,均交代其失访的情况及退出原因;6 篇文献报告了分配隐藏方法;4 项研究对研究对象实施了盲法,1 项研究对研究对象和干预实施者实施了双盲,4 项研究对结果测评者实施了盲法;9 篇研究文献对照组及干预组的基线资料均具有可比性。因此,本次纳入的文献Meta 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3.2 ACT 对慢性疼痛病人效果分析 有研究表明,基于ACT 的干预措施对慢性疼痛病人有效,从而能够更有力地评估其对病人身心健康的影响[27]。首先,Karlin 等[28]比较了76 名老年和655 名年轻抑郁症退伍军人接受ACT 治疗后的结果,发现两组病人的抑郁和生活质量都有显著的改善。其次,McCracken 等[29]对一组40 岁的老年人在接受基于ACT 的3~4 周住院病人跨学科慢性疼痛治疗方案后,疼痛严重程度、身心障碍、疼痛接受度和基于价值观的行动均得到了改善。Yu 等[30]报道了以ACT 为导向的治疗能改善病人对疼痛的认知,提高其心理灵活性及社会适应能力。然而,这些研究中涉及的随机对照试验较少,缺乏规范的干预措施,包括干预的时间、随访的时间及方法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实验组病人对疼痛接纳的程度明显提高。Akerblom 等[31]将409 例病人分为ACT 组和对照组,ACT 组进行每周1 次、持续5 周的ACT 治疗,结果显示ACT 组的慢性疼痛病人对疼痛的接纳程度明显提高,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有研究表明,慢性疼痛病人的病情、病程、社会环境及心理状况不同,但大部分慢性疼痛病人均存在焦虑、抑郁的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32]。Lin 等[33-34]的研究发现,与常规护理组相比,ACT 可缓解抑郁和焦虑的症状,且对抑郁有显著作用,但对焦虑有轻微的影响。同时,Yu 等[30]指出以行为为导向的治疗与自我语境的改善和功能的改善有关,而自我语境的改变又与疼痛相关的一些干扰、工作和社会调节以及抑郁的改变有关。表明以ACT 为导向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慢性疼痛病人的抑郁情绪障碍,促使病人心境的改变,提高病人的心理弹性水平及心理灵活性,有效改善其生存质量。Wetherell 等[35]阐述了在老年人中,慢性疼痛与较差的认知功能、身体残疾和活动能力下降有关,而ACT 干预已被证明是治疗老年慢性疼痛和疼痛病因的有效方法,且对疼痛的应对、情绪和身体功能的调整有积极作用。以上相关研究均与本系统评价结果一致,ACT 可以有效地控制慢性疼痛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同时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ACT 组干预后疼痛强度的改善优于常规护理组。有研究表明,ACT 可帮助病人减轻疼痛,缓解疼痛的症状、功能性残疾、心理痛苦,并且慢性疼痛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有所改善[36]。Hayes 等[37]研究表明,ACT 可明显改善病人对疼痛的认知和接受度,让其了解精神因素对慢性疼痛的影响,帮助病人重塑对日常生活的认知, 提高其生活质量。
以上研究均表明,ACT 可改善慢性疼痛病人的临床症状,减轻病人的疼痛,降低病人的焦虑等负性情绪,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
3.3 研究的局限性及对未来的启示 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性:①本系统评价纳入的相关研究文献较少,仅为已发表的中英文文献,可能存在纳入文献不足和发表偏倚的可能,且文献总体质量中等;建议今后相关文献的研究采用随机和盲法,降低测量偏倚。②ACT 干预的方法、干预和随访的时间及样本量不一致,相关研究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建议相关研究实施统一、规范的干预方案,避免产生较大的异质性。③目前国内对于ACT 长期干预和随访的文献较少,且缺乏系统、规范的干预措施;建议今后的相关研究增加对长期干预效果的观察与探讨,制定系统、规范的干预措施。
本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ACT 可明显帮助病人减轻疼痛症状,降低其焦虑和抑郁水平,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建议今后在临床应用中,通过开展大样本、多中心和长期的随机对照试验,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更可靠的循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