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2020-07-20 05:07王晓阳
科教导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字理识字汉字

王晓阳

(大连市西岗区长春路小学 辽宁·大连 116031)

1 结合教材特点,课上科学识字

1.1 实践中,识字教学模式化

实践中找寻规律,探索模式为基本。在分析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总结了“识字有五步”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多读巧记”的学习过程,递进式的五步识字教学,遵循“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的理念,实现课堂的高效(表1)。

表1 低年级语文“识字有五步”表格简要说明

1.2 “两难”中,识记方法多元化

对识字产生兴趣,主动去识字,困难吗?当然不。识字教学,创设积极的、兴奋的情绪体验,汉字具化的音形义。在“识字有五步”的教学模式中,第三环节既有学生间的“生生互助”,还有教师的“以学定教”。以学定教的原则是关注“两难”。一难,能力有难的学生;二难,汉字本识记难。基于教材和学情两方面的分析,课上教师引导学生识记生字的方法必须做到多元化。

1.2.1 利用插图,形象识字

统编语文教材中,每一幅插图都是“精选”,既能满足低年级学生形象化思维的要求,还是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补充,尤其对识字教学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教材的插图,生动形象,有利于降低识字的难度。例如,《日月水火》一课,先让学生观察图片,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再让学生开动脑筋想一想,看到这些图片会想起什么?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不断地肯定学生所思所想,同时逐步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与哪个字很像?接着,通过连一连的活动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发现图画与汉字之间的关系。依据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在这样的学习活动设计中,不仅达成识字的目标,学生观察与思维的联想、图与字的抽象能力都得到了开发。从观察入手,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逐步建立“图”与“字”之间联系,感受汉字传统的“象形”的之美。

1.2.2 结合字理,深入识字

传统识字教学策略容易忽略汉字意义的纳入,使得汉字的音、形、义产生分离,不利于汉字内涵的延展和持续性学习。统编教材中有意安排了几个十分有针对性的识字单元——象形字,会意字,穿插了指示字、形声字。无论哪种造字方法,旨在让学生真正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只有追本溯源,才能更全面的认识汉字,熟记汉字。《金木水火土》一课,课前教师运用“汗课微课”APP制作“金木水火土”几个汉字的字源字理微课。课上,用“你们想知道这几个字是如何出现”这一问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接着,播放仅仅几分钟的微课视频,视频的内容即为这几个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演变过程,夯实造字的本义。学生在认真观看动画、悉心听取解说的过程中,了解汉字本义,体会汉字的造字魅力。课后,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汉字的字理讲给别人听,则是实现了汉字意义在学生心中真正扎根。

1.2.3 发现规律,便捷识字

“统编教材”处处皆识字。以《我的发现》栏目为例,总结识字的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如“花、草、莲、苹、树、林、桃、桥”八个字。教师先让学生充分的认读八个汉字,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这些汉字有什么小秘密?接着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学生会发现八个汉字可以分为两组,一组汉字的偏旁是“草字头”,另一组汉字的偏旁是“木字旁”。继续引导学生讨论并发现该偏旁的意义: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与同伴说一说,草字头和木字旁分别与什么有关?在理解两个偏旁的不同意义之后,扩大对偏旁意义的理解,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寻找带有这两个偏旁的汉字。学生经历自主式思考、观察中发现、对比中拓展,发现形声字的规律,完善识字方法。

2 结合学情特点,课外拓展识字

汉字作为独树一帜的文字,蕴藏独特的造字规律。识字教学应该努力打开文字的源头,让学生领略汉字的内涵,感受汉字的魅力。

2.1 积累拓展,吟诵中大量识字

统编教材中的传统蒙学的引入,丰富了教材的教育意义。《百家姓》中介绍了中国姓氏的基本构成(部件法)和少量常见姓氏,学生经过课上的学习,对中国百家姓兴趣浓厚。借此时机,引导学生逐步背诵积累了《百家姓》全篇内容,真正达到由课内拓展到课外的大量识字目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古诗词(唐诗,宋词,古文)等背诵积累,让学生充分诵读,感受中国古代语言文字韵律美,也最大限度的利用学生黄金记忆时间来拓展识字量。

2.2 课外阅读,读书中大量识字

“课外阅读课程化”。教材中开辟了“与大人一起读”和“快乐读书吧”栏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阅读不仅仅是架起写的桥梁,更是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记生字,理解生字的过程。日常中,不仅仅拓展阅读儿童诗,童谣,绘本等内容,更引导学生努力做到“读整本书”。例如,学习《小狐狸分奶酪》一课之后,学生对“小狐狸”这个童话形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推荐学生阅读《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列那狐的故事》等。先让学生读题目发现奥秘,了解到题目都是围绕“狐狸”这一主题展开的故事。再截取几个不同的片段,引导学生发现每个段落描写的狐狸有哪些不同之处?学生会逐步发现不同故事狐狸的个性特点是不同的,有的狡猾、有的善良、还有的机智勇敢。通过群文阅读的对比阅读、整本书的群文教学、读书汇报课、讲故事等多种教学活动中,激发阅读的兴趣,在阅读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认识更多的汉字。

3 结合个人特色,夯实识字运用

贴近生活、体现时代感,是“统编教材”的特色之一。识字教学中,教学内容务必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因此,为学生创设生活场景,在课堂之外为学生搭建运用平台,双管齐下,才是提高识字能力的关键。

3.1 古诗鉴赏,识字中表达

识字是为了(口语、书面)生动表达,进行大量积累之后,学生的识字量大幅度增加。为了落实识字与积累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班级开展了“每日一诗”系列活动,活动之一就是让学生对已经背诵的古诗进行意义解释,词句赏析。既夯实了识字效果,积累情况,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2 绘本创作,写话中运用

量变引发质变,绘本阅读与创作亦是如此。由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绘本创作,落实笔尖,运用文字。由单幅图画配几句话——多幅图画配一段话——连续绘本配故事——千字童话创编,学生将自己的识字成果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内心世界实际紧密结合,积极地进行文字表达。学生在运用中,文字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写话兴趣都有大幅提高。

3.3 童诗本色,想象中提升

儿童诗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符合儿童的喜好。采用“朗读——仿写——创作”策略,不断提升学生汉字的概括性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激发童心童趣。“每日一诗”系列活动之二,便是每日一个儿童诗创作主题,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自由创作。结合评价,选出优秀作品,展出在个人公众号“晓阳原创故事会”中,让学生在童诗表达中收获成功的快乐。

3.4 字理探究,整理中建构

字理识字延伸到课外。老师的讲变学生的学。学生系统性的对汉字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产生成就感。结合整本教材中的多音字,让学生通过查阅象形文字网和《现代汉语词典》,整理了教材中所有多音字的造字本义和现代文中不同音不同义的特点,形成《多音字字理解析小字典》。在整理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分辨多音字的“音”和“义”的关系,有效地避免识字中“张冠李戴”的现象。

总之,“统编教材”的识字教学内容科学合理,教学内涵多层次,教学方法明显。教师在运用该教材时,要全面、科学的考量识字策略,结合教学的实际,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该教材的全面推广,要求我们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相长,不断促进实践中的探索和成长。

猜你喜欢
字理识字汉字
“字理识字”与“俗解汉字”两种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
识字儿歌
巧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效率
识字故事
汉字这样记
运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教学的实效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字理,风景这边独好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