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君
【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应的历史知识,还应重视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在高中文科综合能力的相关测试中,很多题型文字量大且所占分值高,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历史教学;解题能力;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2-0062-02
在高考历史试题中,选择题的分值较大,甚至可以说选择题就占据了“半壁江山”,因此选择题的正确率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成绩,如果学生在这部分失分严重,那么取得高分的可能性就很小。不仅仅是选择题,历史考卷中很多题目都包含了大量的文字信息,学生除了要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能力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并在临场发挥中运用这些技巧帮助自己减少失分,提高得分率。对此,本文将从选择题以及材料解答题入手,开展简要的分析与阐述。
一、历史选择题解题能力培养
很多文科学生在做选择题的时候,容易忽视掉题干中的时间限制,匆匆忙忙看一眼题干就以为自己已经体会到题意了,殊不知题干背后还隐藏着其他历史信息。如历史试卷中的经典选择题:“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生产关系出现的变化,大致等同于苏联的____。A.1918—1921年;B.1921—1927年;C.1928—1936年;D.1937—1941年”遇到这种题目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查看题干,题目中所说的“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生产关系出现的变化”其实是指我国的“一化三改造”,也就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对照苏联完成此项重大国家任务的时间,应该是1928年至1936年,因此正确答案选C。但是在实际考试过程中,很多学生会记错时间,甚至无法敏锐地抓住题干背后所隐藏的信息,选择答案时仅凭直觉[1]。
仔细研究或者总结过去的高考歷史试题,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一般难度比较大的选择题,命题者都喜欢在历史事件与历史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时代特征上设陷阱、做文章。这里所说的内涵,就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的属性总和,因此内涵也可以说是概念所覆盖的内容。而外延,从逻辑层面来说,就是一个概念所特指的对象范畴。该类型的题目迷惑性极强,很容易影响到学生的正确判断。如经典的高考题目:“胡佛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是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理论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有利于市场的自由竞争。”这种题目乍看之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我们只要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这两项政策的内容虽然相同,但是后续取得的效果却截然相反;根本原因在于它们所应用的时代特点有着极大的不同,亚当·斯密提出的理论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在这个背景下政府是不会直接干预经济生活的,因此有利于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到了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垄断问题,自由竞争已经受到了干扰,因此胡佛提出的政府不干预经济政策,反而不利于市场的自由竞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熟记基础知识,在基础内容上理解知识点,对涉及的一些重要概念、关键词语进行反复理解记忆,避免被扑朔迷离的选项影响判断。因此,想要从容应对高考历史的选择题,就必须夯实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二、历史材料题解题能力培养
(一)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结合教材内容来设计一些材料题,并通过课堂上的分析解答来培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但是通过大量实际教学的反馈情况来看,很多学生材料题的得分率都不高,问题的回答也不尽如人意,绝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掌握答题的要领。其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学生的书写不规范,试卷不清晰;②习惯用口头语言而非学科语言去阐述答案;③不少学生存在答非所问的现象;④语言表达不够娴熟,甚至可以说是混乱,存在东一句西一句的情况,无法准确表达答题思路与想法。而且,不仅学生存在诸多的问题,有些教师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分析、讲解解题思路时,比较习惯于自己引导或者让个别学生来回答问题,但一般不会让每位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而学生之间是有思维差异的,有些学生率先将答案说了出来就会影响其他学生的思维,或者容易受到他人观点的影响,思考问题的范围与方向将被限制住。长此以往,有些学生会对老师、同学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变得懒惰,不愿积极思考,最终这种教学方法就会导致学生明显两极化,一些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解题能力将得到显著提高,另一些学生的解题能力将难以有所进步。在课堂上,不少学生习惯用口头语言来回答教师的问题,虽然课堂气氛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但是口头语言的随意性太大,学生只能使用到少量的关键词来进行表达,答题语言的完整性以及书面化无法得到体现。而在考试时,学生需要对答案进行书面化的表达。如果教师不对此类问题引起重视,那么学生就容易出现明明知道答案却难以表达的尴尬。
(二)材料题解题能力培养策略
要想提高学生在应对材料题时的解题能力,教师就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归纳总结出科学实用的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这部分的解题能力。如在讲解题目时,教师仍旧可以让学生进行口头回答,只是在回答问题之前,要让学生将自己的答案完整地书写下来,在此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掌握基础的解题步骤,锻炼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2]。
另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查看答案,帮助学生扩宽自己的思维,让学生相互学习并交流答题经验。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点评,学生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答题思路与方法,同时了解别人的答题思路。这种思想之间的碰撞能够让学生的答题能力得到提高,起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此过程中只能起到牵针引线的作用,尽量不要做课堂的主人,不要禁锢学生的思维发展,要给学生营造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
综上所述,要想培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就需要引导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对能力,让学生养成细致审题、认真答题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吴爱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材料题解题能力培养探究[J].学苑教育,2019(1).
[2]李倩.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试题的解题技能[J].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