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龙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215006)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在“高中数学教学观”部分指出,“高中数学教学以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提倡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基于对“新课标、新理念”的思考和探索,笔者就如何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开设了一堂高三示范课.
上课伊始,笔者先展示了最近几年考查“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江苏高考真题与省内各地的模拟试题.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考题,突出基本不等式的重要程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1)已知a,b∈R+,ab=1,则a+b的最小值为_______.
(2)已知a,b∈R+,a+b=1,则ab的最大值为_______ .
(3)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师:大家已经提前预习了本课的学案,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你的想法和结果.
生:①中lnx可取负数,结论错误;② 中x2与的乘积不是定值,不能直接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结论错误;③ 中取等条件不成立,结论错误.
设计意图 通过课本改编题,引领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复习并熟悉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方法,尤其是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
师:这题是以一元函数为背景的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问题,通过“配凑”可求出(1)的最小值为3(用投影展示了学生规范的解答过程),(2)如何求解呢?
师:很好,通过“换元”等价化简目标函数,本质上还是利用“配凑”求最值这种解法是处理此类“高低次分式”的通法,那(3)又如何求解呢?
生:这个函数表达式通分后也是高低次分式,可以仿照(2)的做法,先换元化简,再配凑求最值.
师:还有其它解法吗?
生:注意到x+(1-x)=1,可以运用“常量代换”.
设计意图 通过多角度展示“高低次分式”,让学生感受其中不变的本质,从而理解和掌握解题的通法 —— 配凑,并能尝试灵活运用“巧解”.
例2 (1)若a>0,b>0,(a-1)(b-1)=1,求a+b的最小值;
(2)若a>0,b>0,2a+b+6=ab,求a+b的最小值.
师:对于(1),希望大家能发散思维,尽量从不同角度来解决.
生:用“配凑”,即a+b= (a-1)+(b-1)+2≥4,当且仅当a=b=2时取到等号.
师:a-1,b-1是正数吗?(学生答不上来,其他同学也沉思中.)
师:注意到条件中a>0,b>0如何运用吗?
师:非常好,大家通过相互合作交流,归纳出了常用的几种解法,那么趁热打铁,我们能运用这些解法来处理(2)吗?
很多学生都露出了赞同的表情,但笔者没有马上给出结论,而是用期许的目光扫视着所有学生.课堂一下子安静了,但思维在高速地运转着.
瞬时,班级里爆发出了掌声和欢呼声.
设计意图 求二元关系的最值问题是考试的热点.通过经典陈题,多角度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发现、归纳方法并能触类旁通.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各个教学环节中可以一览端倪.目前普通存在以下问题.
把复习课当作习题课,过分注重训练,忽视对数学概念的准确理解和记忆,忽视对数学思维的培养;混淆一轮复习与二轮复习的教学要求,过份深挖难度,花费大量精力钻研难题,忽视利用知识的横向联系建立完整的知识链体系.本节课通过课本改编题,引导学生自主复习和准确理解公式及其使用条件;通过经典例题,借助学生的解答将知识的运用从“一元问题”拓展到“多元问题”.例题的设计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基准,难度适中,保障了课堂上学生的获得感.
高三教学任务非常繁重,为图省事,按照教辅书的编排照本宣科,忽视每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是相关习题的堆砌,随意性、盲目性强,忽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针对性,没有明确这堂课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上课伊始就通过情境引入、课前热身让学生明确;通过相互联系的例题,环环相扣的设问,系统地探究和归纳了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老师“一言堂”,学生陪着“玩”,忽视老师的引领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注重课堂大量的习题,学生做得多,悟得少,忽视留出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这样必然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性差,教学效率低.本节课在施教前,笔者已熟悉和了解了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合理设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担当的是“引领者”,充分尊重和保障了学生的“主体性”,从而使学生收获学习的成就感.
正如数学家陈省身所言:“数学是自己思考的产物,首先要能够思考起来,用自己的见解和别人的见解交换,才会有很好效果.”基于“学生主体”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启发学生思考的课堂,这需要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地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