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比喻对比探微

2020-07-09 03:16廉晓璐
现代英语 2020年18期
关键词:喻体英汉比喻

廉晓璐

一、 引言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言语的历史积累,它是历史的、全面的、系统的,也可以说是静态的。 是一定种族和文化社群里的人进行交际的主要工具。 修辞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通过不同修辞手法的使用,人们得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丰富自己的语言。 比喻就是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

“比喻”,即古代学者所称的“比”字,它常和“兴”字联用,通常称为“比兴”。 它系我国从«诗经»以来文学诗歌创作的两种优良传统手法;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把比喻称作是“天才的标识”;钱钟书在«旧文四篇»里曾提出:“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

比喻是指通过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乙事物来比甲事物。 即用乙事物来揭示与其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甲事物。 运用比喻,可以把陌生的东西变为熟悉的东西,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由一个或几个比喻组成的句子,就是比喻句。 通常比较完整的比喻句包括三个部分:本体(被比喻事物),喻词(标明比喻关系的词)和喻体(比喻事物)。

世界上存在多种语言,不同的语言背后是各异的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与人文内涵,这些不同的文化通过语言表述出来,自然在词句的选择上有所不同。通过对喻体选择的分析,文章拟用中西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实例探究中西两种语言在比喻喻体选择上的异同,以小见大,窥见两种文化背后的差异。

二、 英汉“志节”喻体对比分析

(一)中西喻体的统计分析

为了使这一理论探寻带有数学证明的严密性和实证分析的特点,文章对«中外比喻词典»中有关“志节”的部分做了穷尽的统计及后续分析。

下面是根据研究者的统计,做出的统计分析表:

表1 喻体使用分类统计表

根据表1 及统计数字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1. 中文中表达“志节”的语料较多,英文中表达“志节”的语料较少。

2. 中文多用植物、物品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物体作为喻体,而英文中多用看得见但摸不着的自然现象作为喻体。

(二)英汉植物喻体分类对比分析

图1 中文植物喻体分类

根据图1 可以看出:

1. 在中文表达中,采用植物喻体时,最常用的三大植物类型是:竹子、松柏、梅花,这三类加起来占比一半还多。 竹子与松柏的特点是四季常青,不论是严寒还是酷暑都不改本色,中文中常用以比喻人物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始终坚守本心。 梅花的特点是在寒冬万花衰败时才凌寒而开,中文思维里常认为梅花不与百花争艳、不畏严寒,因此梅花用来表示志向不受挫折困难的影响,敢于同艰难困苦作斗争。 另一方面,在英文表达中,采用植物喻体时,«中外比喻词典»仅列出了“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一例,其中用以表示志节的喻体是“夏花”与“秋叶”。 夏季是多数花朵的旺季,用花朵的盛开比喻人生灿烂辉煌、尽情绽放;而在秋天,多数植物落叶衰败,在中文中常比喻作衰败、凋敝,而在英文中比喻死之静美、落叶归根,有充分的归属感。

2. 从落叶这一喻体而言,中文中常见其衰败凋敝之态,注重的是动态的叶子凋零坠落的过程,关注点在其动态;而在英文中则见其已经掉落到地面上、化为泥土之态,注重的是静态。

3. 在中文作品中,以植物作为喻体时没有与季节明确结合,但在看到植物喻体的时候,其所处的季节这类知识已经存在于读者语境之中。 英文中将植物与季节相结合,着力强调植物在某一季节的特点,不是从一年四季的跨度看待某种植物,而是将植物的特点限定在某个季节。 所以中文表达更具整体观,而英文表达更见微知著。

(三)英汉物品喻体分类对比分析

在表达志节时,无生命的物品也常用作中英文的比喻喻体,但喻体的选择在中文英文文本中也有差别,中文采用无生命的物体作为喻体的概率约为英文的2.5 倍。 这说明,中文与英文对无生命物体作为喻体的选择不同。 中文与英文采用的无生命物体也不尽相同,这一点可以从图2 中看出。

图2 中文英文物品喻体分类分析表

根据图2 可以看出:

中文和英文中都采用的玉与石头作为表达志向的喻体,二者比例大致相当,且常常用作一组喻体一起使用。 但除了玉与石以外,中文中还有很多其他无生命物体,如钢铁(英雄好汉一块钢,锤不扁来扭不弯。 薛梦得:200)、剑(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 【宋】梅尧臣«古意» 薛梦得:195)、丝绸(就义从容不避难,曾传缯帛与瑜环。 【清】顾湃«凤池园集·吴贞女挽诗示翼先侍郎» 薛梦得:197)等,作为喻体表达作者的志向。 薛梦得列举的英文作品中,表达作者坚贞高洁志向的无生命物体只有玉和石两个意象,没有其他喻体的使用。

中文作品中,玉这一物品出现了18 次,主要有两种用法:第一是用玉经火焚烧而不变色这一特性来凸显志节,如“严霜降处,难伤夫翠松青竹;烈火焚时,不损其良金璞玉。”(【唐】徐夤«钓矶文集·避世金马门赋» 薛梦得:186)比喻品德高尚之士即使在恶劣环境里也能保持自己的节操。 第二是用玉碎比喻宁愿自毁也不委曲求全的行动,意在愿意为了自己高洁的志向献身,如“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销而不可易其刚。”(【北齐】刘昼«刘子·大质» 薛梦得:168)。 而在英文中,玉这一物品出现了两次,主要代表为“玉石碎了,还是玉石”(日本谚语 薛梦得:202),意为就算牺牲,志节也不可磨灭。

在中文中,玉与石同时使用只有3 次,①为“玉为玉兮石是石,蕴弃深泥终不易。”(【唐】许蜡«题南嶽招仙观壁上» 薛梦得:173)以玉埋泥而不会变成石头,比喻志士深陷厄境而不改变节操。 此处玉与石形成对照,对玉为积极评价,而对石为消极评价。 ②“但使忠贞在,甘从玉石焚。”(【唐】崔峒«刘展下判官相招以诗答之» 薛梦得:175)此处玉和石二者有一定的相似性,故用来并列,认为玉和石在火中都不会改变自己本来的面貌,对二者都是积极的评价。 ③“流金铄石玉长润,败柳凋花松不知。”(【唐】韩偓«再思» 薛梦得:185)此处玉与石也为并列,同②一样,意在比喻志节坚贞。 在英文中,玉与石二者作为喻体,皆为同时出现。 如“玉石碎了,还是玉石。”(日本谚语 薛梦得:202)在英文中对于玉与石都是积极的评价,也都用作比喻积极的志节。

(四)英汉自然现象喻体分类对比分析

自然现象作为表示志节的喻体也占有很大的比重。 在英文作品中,自然现象作为喻体占所有列举出来的喻体比重最大;而在中文作品中,自然现象所占比重为仅次于以动物和无生命物品作为喻体。 下为研究者根据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详尽统计后做出的图表(图3)。

图3 中文英文自然现象喻体分类分析表

根据图3 可以看出:

1. 中文中的自然现象分类明确,风、雪、霜、季节等都有所表现,其中霜所占比例最高,雪次之,最后是风。 而在英文作品中,风所占比例最高,约为42%,除风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喻体的使用,如(1)阳光(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之下,迫害着牛羊的不是猛虎而是蝇虻。【英国】莎士比亚«特洛埃勒与克蕾雪达» 薛梦得:201)此处的阳光作为喻体,指的是顺境,是考验人志节的关键方面。 (2)风浪(In the fate of the topsyturvy, the most can see the integrity of people: Calm Waves, how many light as a leaf of the boat, dare to pass in the quiet sea, and those who carry the weight of the ship and drive! But when the storm is raging, you can see the strong ship,like a horse in the sky,leaping and galloping through the mountains of snow, the over-mighty boat, which wanted to compete with the mighty, fled into the harbor, or was buried in the deep belly.【英国】莎士比亚«特洛埃勒与克蕾雪达» 薛梦得:201 此处的风浪作为喻体,一指顺境、一指逆境。 两处风浪作为对照,突出志节在顺境逆境两种情况下的反应。)(3)露珠(莎士比亚的天才不会被贫穷压倒,……他甩掉命运中这些累赘,“如同狮子甩掉鬃毛上的露珠一样。”【英国】约翰生«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 薛梦得:202 此处将生命中遇到的重重困难比作露珠,抒写莎士比亚不被困难打倒的心态。)

2. 中文和英文中,都有“风”作为喻体的出现,且用法相同。 风都用来指代逆境的考验。 如中文作品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板桥«竹石» 薛梦得:199)英文作品中“尽管狂风吹个不停,山岳始终是屹立不动的。”(【英国】莎士比亚«驯悍记» 薛梦得:201)以狂风不能动摇山岳,比喻外部某种势力难以左右意志坚定的人。

三、 中西比喻差距的历史根源阐释

“志”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最早出现在«尚书»«尧典»等文献中,具有“愿望、想象”的含义。 到了孔子的儒家哲学与老子的黄老学派时期,“志”成为一种哲学范畴,具有“心里所期盼的”等意义。 孔子提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宋真宗赵恒在«劝学»中写写道“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唐代诗人王勃写下“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豪情壮志;当代领袖毛泽东吟诵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绝妙诗篇。 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都通过文学作品表达自己的志节,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成为当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国文学中,“志”的作用首先体现在激励人们明确自己的目标,确定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与途径。“志节”确立后,则是勤勉奋斗以期实现目标的过程。只有通过这种途径,才能促进人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志气底蕴,是当代教书育人过程中的一个指导原则。

在西方,文艺复兴使人的精神得到解放,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箴言可说是自我意识觉醒和解放的宣言。 这种强调自我意识、尊重个体价值的独立精神作为西方文化传统的精髓一代代传承下来,而一代代的作家和诗人在这种独立精神的潜移默化之下就不会有传统中国文人那种荆天棘地中顺应传统文化思想的压抑感。 他们作为文学家极欲别开生面、独辟蹊径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便得以较为自由不羁地发挥。 表现在抒发“志节”上,人们渴望推陈出新,极力希望同之前的作品在喻体的选择上避免重复。 另一方面,西方对“志节”往往是更为直接的描写,少借比喻来表达志向、塑造人格。 中西两类文学作品在描写“志节”这一思想的喻体选择上数量差异悬殊,就说明了这一点。

四、 结语

比喻显示着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属性。 英汉对于“志节”这一思想选择比喻喻体的异同体现了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通过上述研究,学者可以以小见大,探究语言存在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进一步了解中西文化。

猜你喜欢
喻体英汉比喻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比喻
买椟dú还珠
怎样辨析比喻和拟人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试析杭州方言词中的喻体
功能对等论在英汉宣传语中的体现
比喻
喜马拉雅
英语中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