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0-07-07 09:34金卓妮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培养方法小学数学

金卓妮

【摘 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能够亲自探究数学问题,才是科学的教学思路。文章结合教学工作经验,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培养方法

小学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不少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其学习态度是十分端正的,可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及学习方法不当,总是在数学学习提不高学习效率,在加大了学习强度后,反而让学生身心俱疲,甚至打击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基于此,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方法的传授和引导,而数学思维的培养,无疑是教会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

一、学习兴趣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大作用和意义,不言自明。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数学学习尤其需要重视激发、培养和持续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人文学科类课程,学生在一个阶段内学习得不如意,可以在下一阶段快速弥补上,而至于数学课程,则在学习过程中有着较为明显的“层次性”。换言之,一个层级也即是阶段内的基础没有夯实,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下一阶段学习。小学生活泼、贪玩,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游戏的诱惑下,往往丢下书本,忘记学习。而只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覺得数学有趣、好玩,愿意在数学的世界中投入时间和精力,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基于学生热爱数学的基础之上,让学生积极思考,开动脑筋,围绕问题载体而驱动、“强迫”大脑工作中逐渐积累而来。然而,大脑活动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其逆向性会让学生倍感煎熬,因而不少学生在动脑筋思考问题时,往往“浅尝辄止”,在思考一半时放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有很多,但从长远的角度考量,应注重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和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亲其师,信其道,和谐师生关系易拉近师生距离,给予学生支撑、安慰和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而良好的课堂氛围,则有利于师生思维发散碰撞,在课堂教学中产出生产性资源,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深度、广度。

二、数形结合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最为直接且具体的是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事实上,综合考量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其知识要点虽然不同程度出现“断层”或者是衔接不佳等消极状况,但无一例外均属于“数”、“形”两大模块。“数”与“形”并非处于完全对立或是不相和状态,与之相反,“数”、“形”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通过数,研究数,可以映射到形体方面,而反过来,在观察图形的时候,也可以找寻到对应的数量关系。比如说,在教学“三角形”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在复习巩固阶段,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数字游戏”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加强对三角形相关知识的了解。比如说,4、4、6;1、2、3;3、4、5;这三组数字,可分别组成什么样的三角形?学生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解决以上问题,一种方法是动手实践,以对应长度的小木棍,来拼接三角形;而另一种方法,则可以通过大脑想象,在想象后将想象的画面用纸笔画出来,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反过来,教师也可以在黑板上出具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给出角度和某一、二边长的数值,要求学生推测三角形另外的角度和边长。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脑海中能够想象出对应的图像、数值画面,以图形相互结合的方式,高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三、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抽象”连接“具体”的主要桥梁。通过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学生能轻松进入主题内容之内,尽可能消除对陌生信息的排斥心理。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方法。教师可通过言语渲染、信息技术、实物展示等多种方式灵活开展。比如,教学“圆的面积”知识点时,为了促进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笔者为学生讲述了如下小故事:“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繁花似锦,绿草如茵。明媚的阳光照射下,牧民愉快的唱着歌谣,牛羊悠闲的吃着青草。远处曲折蜿蜒流淌的小溪,发出叮咚的流水声,和谐天成。此时,一只小羊不知道受到了什么刺激,突然之间狂奔乱跳,将原本安静吃草的羊群也打乱了秩序。其他小羊也变得不安静了,纷纷暴躁起来。这一下,牧民主人生气了,一下子将小羊拴住了。小羊失去了自由,而拴住小羊的绳子长5米,那么小羊在饿的时候,能够吃多大面积的青草?故事虽然简单,但却符合孩子爱听故事的本性,学生们全神贯注地倾听。待笔者讲述完毕,观察到学生大多若有所思,有的学生掏出纸笔开始计算,有的学生则托腮凝思……。

四、动手实践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众所周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生产中的点滴,同时也应用于生活生产中的各个方面、领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需要重点强化、锻炼其的动手实践能力。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家庭较多,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好。现在的孩子,更多的接触网络游戏,反而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毋庸置疑,很多小学生不能独立到校,需要父母接送,可学生居住的地方离学校并不远,且路上也不存在安全隐患。回到家后,学生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游戏,乃至于连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不具备。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存在的很多疑惑,在想不到、想不透、想不明的情况,就只能“糊涂”而过。为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加大实践活动的比例,以实物、实例、实践活动等,取代纯理论的教学,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五、结语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简单的说,是一种学习和走进数学的方法、路径。我们都知道,在小学阶段,一方面固然需要教育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能力,如计算、推理、换算等;而另一方面,则无疑是需要引导和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从管理下学习提升为管理自己学习。

参考文献:

[1]蒋其彪.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小学教学研究,2018(36).

[2]孙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6).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培养方法小学数学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