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2020-07-06 03:26李俊杰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学习活动统编教材

李俊杰

摘 要:本文通过三个教学案例,分别从“逐层分解,搭设桥梁”“把握学情,适时引导”“遵循规律,重在运用”三个方面思考了课堂教学如何关注学生学习。

关键词:统编教材 助学系统 学情探测 学习活动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由于统编教材“学本”的特点,教师还要做好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桥梁。统编教材作为学本的表现在“(其)‘课后练习的一个特点就是吸纳、融合、加工了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特别是课堂提问和实践活动设计,不仅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也为阅读教学设计提供了许多‘即插即用式的教学环节。”

但在实际教学中,因学情不同,常会出现学生感到教材要求比较高,力不从心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学案对学习目标进行分解。

九上五单元是统编本教材设计的第二个议论文学习单元,从单元提示上看,教材编写者对这个单元的学习要求包括但不限于:联系时代背景把握观点,分析议论性文章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掌握论证方法,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

具体到《谈创造性思维》一课的阅读提示,则直接建议要“看看文中运用了哪些材料,这些材料有什么作用……”

由于我的学生是从九上二单元才正式开始接触议论文阅读学习,所以,学生在思考“材料与观点间的关系”时,感到难度很大。

教学须要点明确,更要让学生有路可走,给学生搭梯子,据此,我将“理解材料,理解材料的作用”变化为三个学习活动:

《谈创造性思维》学案:

活动一:思考《谈创造性思维》第6—8段举例子的目的何在。

活动二:改写例子,使之能证明“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活动三:为“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补写一个其他的例子。

学习活动一:

思考古登堡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与罗兰·布歇内尔发明游戏机这两个故事在文中的作用—举例论证。

论证方法的判断是二单元的学习内容,这个学习活动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出发,奠定新知识学习的基础。

学习活动二:

改写例子,使之能证明“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这个学习活动,运用了“改写”这一写作技能,让学生思考材料与观点的关系。改写的仍然是古登堡和罗兰·布歇内尔的例子,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同时,对同一个例子进行改写使其论证不同的观点,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在对比中观察,材料与观点的契合度表现在哪里。材料与观点的契合度是举例论证的核心知识点,而改写这个活动,使得这个抽象的关系在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中具体化。

学习活动三:

为“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补写一个其他的例子。

这一学习活动是在进行举例论证的具体运用。通过对文章的另一个分论点补写例子,促进了学生对文章本身的理解,并且在补写中,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材料与观点的契合度这一知识的运用,与此同时,围绕论证这个议论文的要素进行学习,对一个观点进行多角度多方法的论证,这也是我们议论写作中“言之有据”的具体表现。

从《谈创造性思维》这一课的教材要求看,当要求离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距离,老师就要搭建桥梁。教师在思考学生可能的学习困难中,分解他们的学习步骤,牢牢地把握住关键知识点,以多样化的方式来实现最终的目的。

基于对学生的关注,便有了对教材的初步分解,而进一步的,还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北师大二附中何杰老师执教的《孤独之旅》,向我们展示了如何从教材走向学生的课例。

通过研读《孤独之旅》一课的助学系统,本文的内容内涵为:“描写少年成长之路的小说……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

为引导学生实现这一阅读理解,何杰老师进行了如下安排:

首先,通过课前练习完成情节梳理。

练习题:

下列四句杜小康的话在文中的顺序是()

①“还是分头去找吧。”

②“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③“我要回家……”

④“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④③①② D.③④①②

通過对杜小康在文中的四处语言描写进行设题,引导了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人物语言,从而思考人物形象,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做了铺垫。

教学实录:

师:大家的顺序是对的,证明大家对课文是熟悉的。我们现在来想想这句话,“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杜小康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一个什么心理?他为什么会说出这句话?

生1:我觉得他就是对未知目的地的恐惧。

师:书上有个词是什么?

生2:害怕。

师:不是害怕,害怕是后面,78页上面的一个词。

生3:恐慌。

师:恐慌是可以的,再在书上找找。

生4:茫然和恐惧。

(师板书)

师:这时候他是茫然和恐惧的。我要提醒你们,这时候他说的是“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而后面,第二次只说了,“我要回家”,后面这句话就是一个回家的意思,而在这句话之前,杜小康多加了:“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多了这两个信息,有什么不一样?

生5:我觉得上岸回家,有一个具体的地点,而后面说的是不孤独,有温暖的陪伴。

师:那么为什么不再说上岸回家?

生6:之前,是启程,离家很近。

师:对,后面是在船上,但是这里为什么还要加了一个“我不去放鸭了”?为什么后面没有加呢?有什么区别吗?他是在什么情况上说的我要回家,请翻到80页,我们来读一读,从“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读到“我要回家”。

(学生朗读)

师:读得非常好,这时只说“我要回家”,而不再说“放鸭”,也不说“我要离开芦荡”,说这两句话的时候,杜小康所处的情境有什么不一样?这些话反映杜小康什么样的心理?

生7:他现在说我要回家是处在一个非常孤独,非常单调,和父亲都没有交流的情境里,所以这里的回家是要回到和父亲有交流的,温暖的地方。

师:是的,这里的家是有温暖有交流的地方,而前面的家只是一个地方,这里的“家”体现了杜小康的孤独感,渴望有交流。还有補充吗?

生8:前面是恐惧,后面还说到了“思念母亲”,是对交流的希望。

生9:前面还有对不能上学的遗憾和失落的心情。

师:开头的我说“不想放鸭”,脑子里还是清醒的,虽然茫然恐惧,但知道自己要去干什么,而后面的这个家只有一个概念,正如同学们所说,是个有交流的地方。但我有一个疑问,“言语被大量地省略”这难道不是一种默契?怎么觉得不好呢?

生10:我觉得这个地方是因为父子俩的生活仅限于放鸭,很单调,每天都是固定动作,很机械。

师:所以关键不是用眼神明白,用眼神明白只是把事情办好了,但人是需要有精神交流的。所以本文的孤独之旅,这种孤独是精神上的孤独,杜小康经历了精神的磨练,从一开始的茫然恐惧,到现在实际是一种精神的孤独。……

首先,它会让学生聚焦在人物语言,并通过语言为切入点,回到文章进行再一次的阅读,因此,这道题的设计起到了促进学生阅读的作用。

但学生的学习并没有到此处停止,这道题中还有两句话,是相似的内容不同的表达。因此,在课堂上,何杰老师通过这一点,组织学生反复咀嚼“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与“我要回家”之间的区别,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引导学生向语言的细微处走去很符合语言学的学习规律。

同时,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杜小康的成长,学生的感觉是停留在从“不想承担”到“敢于承担”这个大致的线条上的,但变化的具体过程学生往往知之不深,怎样凸显学生的认识短板,请注意,这里的“凸显”不仅指让老师发现,更是指让学生自己发觉自己的短板,这就需要老师的教学组织。

具体到这个教学片段,学生对“孤独”的感觉是粗糙的,但是何老师从“回家”的具体原因和方向让学生回到具体的情境,由此,更深切地感受到杜小康对“家”的渴盼,第二句中的“家”是有交流的、温暖的地方,之前的“家”仅仅是个处所;第二句中更包含了对母亲的思念,相比第一句杜小康对于不能上学的遗憾,这种尚且清醒的遗憾到第二句只剩下一个回家的概念,是对有交流的生活的渴望。两相对比之下,更加显出杜小康的孤独,也让学生深深理解到“孤独”是精神上的孤独,杜小康的成长来源于他精神上所受到的磨练。

这一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了具体的阅读与思考,从学生的基础出发,深化了思维和理解。学生的阅读过程是有指导的,真实的,学生得到的不是答案结论,而是学习的过程。

教师对教材和学情的把握,决定了一堂课的时效性,而这当中再加上对文体规律的综合考虑,语文课堂就能在学科科学性的指导下,完成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大自然的语言》是八年级下册的说明文教学,教材建议的我们关注的教学要点有:概括“物候”现象,体会说明事理的严密性,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这提示我们,语文课不仅关注“物候现象是什么”,还关注这些内容是如何表达的,这样表达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现以贵阳市云岩区教师进修学校方屏校长执教的一节《大自然的语言》为例,分析如何把握文体规律,巧设学习活动,以运用促理解。

学习活动一:

下列现象不属于物候现象的是()

A.太阳穿过层层树叶,落在地面形成点点光斑。

B.用放大镜聚焦阳光,可以瞬间点燃纸张。

C.熊大熊二结束冬眠,兴高采烈地奔跑在森林里。

D.黑颈鹤离开威宁草海,拖家带口回了北方。

这一学习活动出现在学生概括了“物候是什么”之后,方老师的题目设计聚焦了学生提取的信息: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些自然现象就是物候。这道题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物候关键词“自然现象”的理解,同时检验了学生的阅读成效,从知道到会用。

在这一课中,教材还提出了一个学习目标:“体会课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并提供了一个学习途径:“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由此,有了学习活动二。

学习活动二:

改编1—3段成下列文字,比较异同。

改编版:

物候是指生物长期适应温度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就注意到这些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了。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

通过对比阅读,学生发现改编版将原文中物候的具体现象全部删去,由此,发现了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思路。但是,老师的价值不仅在于指出不同,老师还要将其内化为学生的一种科学思维方式。于是,有了下面一段仿写。

课堂仿写练习:

要求:选定一个科学概念,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逐步引出这一科学概念。

例如:……,……,……,……,这些自然现象都是由于重力在起作用,重力就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例如:……,……,……,……,这些自然现象都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光的折射是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的一种现象。

在这个学习活动中,学生运用了阅读中发现的说明顺序,既是对阅读的深入,也是对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的培养。

学习活动的确立是同时兼顾教材与学生的。教材中,文本提供学习对象,助学系统提供学习途径,而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所得,因此,拣择关键知识,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组织。老师的一双手牵起教材与学生,因此,运用教材,根据学情设计教学,引导并充实学习的过程,牢牢把握语文学科的学科特性,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学习的关注,这样的课堂,才是有实效的。

猜你喜欢
学习活动统编教材
统编教材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初探
从最新初一语文统编教材得到的教学启示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基于学习需求的学习活动设计
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注学生的“学”,从设置学习活动开始
让学习活动走出高耗低效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