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梅
【摘要】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年龄比较小,所以小学阶段是学生建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黄金时期,一旦错过了这个阶段,想要改正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或是培养新的行为习惯,难度是比较大的,并且这些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不良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一生都产生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生 行为习惯 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029-01
前言
我国教育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不仅重视学生的“教”,更要兼顾学生的“育”,除了进行日常的课本教学以外,更加注重对学生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教育。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许多小学针对教育小学生行为习惯的相关工作已经开展了研究和探讨,初步建立了小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教学计划和目标,为具体開展小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本文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目前小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为针对问题所在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第三部分为结语和对未来的展望。
一、目前小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养成教育一直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学者和教育界的专家不断进行探索何解决的问题。自古以来中国就十分重视人的思想品格和道德素养的培养,开设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可以说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教育质量想要搞上去,首先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还要完成帮助学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任务。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还不成熟,是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各方面的可塑性都比较大,学生在这个重要的阶段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1.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
现如今小学生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说丢三落四,上课忘记带书本、带学习用具,这种现象充分显示了学生自理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欠缺。现在大多家庭里只有一个孩子,是整个家庭里几代人的掌上明珠,过分宠爱和溺爱导致学生不能接受到来自家庭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比如说低年级的家长代替学生进行班级值日,虽说家长帮孩子值日可以节省孩子的时间还能将教室打扫得更干净,但是他们剥夺了学生劳动的权利,学生因为感受不到劳动的辛苦,所以不懂得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
2.在校内存在较多不良行为表现
当学生开始了学习生涯后,正常情况下待在学校与同学、教师相处的时间比在家里跟家人相处的时间要多,所以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更多的是在学校内表现出来。比如说在课间活动的时候在走廊上大喊大叫,在楼梯上追逐打闹;在校内随手扔垃圾,不听从老师指挥,长时间处于散漫、无序的状态。
二、针对问题所在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行为习惯的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想要解决上文指出的问题,首先就要根据问题所在,制定适宜的解决方案。
1.抓好课堂主渠道,建立全员德育教育工作
不论再怎么注重学生道德修养、行为习惯的教育,课堂依旧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时间占据了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所以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带入课堂,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教育途径。
将行为习惯教育带入课堂主要还是依靠教师的教学能力,所以首要工作是对授课教师进行培训,加强教学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配置,给每个班级加设一个专门管理班级日常的教师,协助班主任和班干部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其次,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开设课前三分钟演讲和三分钟练字的活动,演讲要注重演讲礼仪要求,练字是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姿势。这些课前小活动都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进行修身养性,潜移默化中改掉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
2.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校园活动相结合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可以为学生的校园生活增添光彩。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校园活动相结合也是将行为习惯投入到实际生活的必要手段,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展现。
针对校园活动,学校可以开展高低年级之间的班级互动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和谐交流、相处的方法,在交友中做人,在交友中成长。还可以在每个学期的开始举行“新学期,新气象”的开学典礼,要求每个学生在教师或者家长的帮助下制定本学习的各种目标,可以是与学习有关的,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这种活动的目的在于对造成学生一定的约束力,让学生学会按计划行事。
三、结束语
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会影响到他们的整个人生,所以必须从小培养并且还要认真培养。在现如今的社会背景下,学生接受教育的途径有很多,所以学校一方面加强校内老师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另一方面还可以积极调动校外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说与学生的家庭联合进行教育。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综合努力,才能够更大更好的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吴铎,罗国振主编.道德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