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妤
内容摘要:不少语文教师片面地将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二元对立,导致出现对数字化课堂的排异心理,阻碍了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笔者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的两篇小说比较阅读为例,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并将备课、授课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归纳反思,以期廓清语文教师在数字化课堂教学中的思维误区,主动拥抱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数字化 群文阅读 教学设计
不少语文教师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性质决定了语文课堂中除了要对语言基本知识进行训练外,还要训练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力和感悟力。而信息技术却以操作为主,程式化的味道较为浓厚,担心语文课堂完全被技术牵着鼻子走,丧失了语文教学的主动性。
但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何谓“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何谓“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绝不是对着教材照本宣科,也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一言堂”,更不是教师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强行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利用真情境,研究真问题。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丰富、指导方法多样、师生互动跨时空等特点或许能在创设故事情境、创设任务驱动情境、创设交流情境等方面助语文教学一臂之力。
【教材解读】苏教版必修二“和平的祈祷”单元“遭遇战争”专题选编了两篇小说,一篇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一篇是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小说的主人公分别来自二战时期两个不同的阵营,叙述视角不同,但反映的主题却是一致的,均呈现了战争的残酷。如果按照传统单篇阅读教学的方式,两篇小说的篇幅较长,信息量较大,理解难度大,需要耗费的课时也长。因此笔者决定将两篇小说放在一起比较阅读,对于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对战争性质的理解也更为全面和透彻。
【技术分析】在创设故事情境方面,信息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音频视频资源,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创设任务驱动情境方面,信息技术可以高效地分配任务,跨时空进行分组合作,线上线下实现无障碍交流;在课堂互动方面,信息技术可以借助于希沃、科大讯飞等硬软件实现翻转课堂、互动课堂,发散学生思维,使得课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本节课主要采用科大讯飞的教师机与学生机进行上课。
【教学目标】
1.借助信息技術梳理两篇小说的故事情节;
2.利用文本细读的方式就相关情节提出疑问,有理有据地解决疑问;
3.多角度比较两篇小说人物的异同,感受战争对人的毁灭和对精神的摧残。
【重点难点】
重点: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并就相关情节质疑问难;
难点:多角度比较两篇小说主人公的异同,理解战争的残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作为人类生存境况中最为丰富的“百科全书”——战争,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要比较学习的两篇小说,把我们从生活当下拉回到历史现场,让我们真切地面对这样的命题:在荒谬惨暴的战争中,一个“普通人”会遭遇什么?
二.教学流程
活动一:我的初印象
教学设想: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就两篇小说中印象最深刻的情节创造性地设计一幅漫画,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用自己的理解初步感知两篇小说的主要情节,与文本产生第一次对话。课上,教师让学生将漫画拍照上传至网络平台。在上传的过程中,为了便于横向比较,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选择进入不同的组别,依据《一个人的遭遇》创作漫画的上传至“第一组”,依据《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创作漫画的上传至“第二组”。上传完毕后,每位学生可以自由浏览其他同学的作品,对自己喜欢的作品用点赞的方式给他(她)鼓励。网络平台会根据每位同学的点赞分别统计出点赞数量最多的作品。教师也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漫画“加入点评”。
技术操作:教师机上发布“提问”,点击“分组”,选择“分两组”;学生机上点击进入“第一组”或“第二组”;教师机进入“不同组别”,点击“第一组”(“第二组”)查看点赞排行;教师机浏览班级漫画,对感兴趣的漫画点击“加入点评”。
活动二:画中有话说
教学设想:为了让学生的点评更贴近文本,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可操作的评价标准,比如让学生仔细观察漫画的画面构成,思考画面背后的寓意内涵等,同时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中,在文本中找依据来评判漫画的合理性。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与小说文本展开深入对话,进一步揣摩小说作者的写作意图。面对有争议的漫画,教师可以采取线上投票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维碰撞。比如在学生上交的漫画作品中,有一部分同学根据《一个人的遭遇》设计的画面非常温馨。教师就可以选择其中的一幅,让全班同学就漫画内容是否符合文本逻辑进行投票,让学生思考小说反战的主题。
技术操作:教师机发布“随机”或“抢答”功能抽取学生回答问题,使课堂提问与学生回答变得更具趣味性;教师机点击“投票”功能,学生自由投票,后台自动统计数据,并在投影仪上显示投票结果,数据呈现更直观。
活动三:疑义相与析
教学设想:两篇小说的篇幅较长,阅读难度较大,仅仅依靠课堂上的时间,很难高效地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笔者在课前布置了预习提问的作业,让学生至少提出一个问题,并在“疑义相与析”这一环节予以解决。教师在课前对学生的问题做出筛选,并对提问率较高的几个问题做出统计。笔者发现,学生对小说《一个人的遭遇》中“为什么人们看到凡尼亚会流泪,但又不愿让他看到眼泪?”普遍存在困惑,班级提问人数达到25人次;《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提问人数达到28人次。以“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这一问题为例,学生需要在文中找到关于环境布置的语句,这些环境布置又涉及到很多神话、传说、典故等。因此,笔者设计了向学生“发送资料包”这一环节,以期快速扫除学生在事实性知识上的盲点。
技术操作:教师机向学生机发送资料包,资料包中可以提前存入文档、图片等资料,学生在学生机上打开“我的作业”,点击“学案”,就可以进入查看资料,查看资料时可以选择横屏或竖屏状态,也可以放大或缩小字体大小,或随手圈点勾画。
活动四:登台齐亮相
教学设想:在梳理了小说的情节、处理了小说中的重难点问题后,学生可进一步思考小说的人物命运与战争之间的关系。由于两篇小说的主人公分别来自二战时期两个不同的阵营,具备了比较异同的可能性。因此,为了使比较的角度更清晰明确,笔者设计了一张对比表格,如下图:
学生分小组完成此张表格,并拍照上传,其他小组可以浏览上传的图片,并用点赞或留言的方式做出评价,教师可通过浏览学生互评的情况,选择其中一组或几组由组员代表上台汇报成果,其他组员作补充。汇报完成后,可由学生互动点评,教师总结点评。通过以上方式,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也可以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实现多元化互动。
技術操作:投影仪上呈现表格,学生完成表格后拍照上传至网络平台,学生点赞或留言,教师浏览表格,并选择图片“加入点评”,小组代表依次上台对照投影仪上的表格向全班汇报成果。
三.结束语
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我们并没有远离战争,我们可以听到或看到在这个世界的某些地区仍然每天发生着暴力,燃烧着硝烟,比如中东的叙利亚,中国的香港。我们并没有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只是有幸生活在了和平的地区。“远离战争,祈祷和平”,这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教学感悟】
笔者与信息技术之间经历了多次磨合,从开始的陌生到抵触排斥,到慢慢接纳,最后尝试体验,发现信息技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其实,在面对信息技术时,最关键的是要厘清内容与形式、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时刻明确,信息技术是工具和手段,对文本的解读才是内容目的。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该时刻牢记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扮演设计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一些教师担心传统课堂是否会被信息技术完全取代?其实,传统课堂与信息技术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二者可以兼容。当然,一些理解上的误区也需明确,鼓励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并不意味着要强制每一位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用到信息技术,而是要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灵活选用。
总之,“信息技术进课堂”是大势所趋,如果在教学变革的情况下依然抱守故步自封的心态,不及时“清零”,不主动拥抱变化,势必会被淘汰。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