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继富教授微传

2020-07-04 03:34覃奕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民俗学民间学术

林继富教授属于那种初见就容易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他身形偏瘦,但筋骨刚直,精干健谈却又不失亲和。尤其让人难以忘却的是眉下的一双如炬慧眼,田野的轻尘或是差旅的风烟都冲不淡眸中的光亮。有着这样光亮的人,必有所忠之事业,所执之初心。

湖北麻城是麻姑故里,文脉衡昌,以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卓立于吴头楚尾。林继富生于麻城顺河,在麻城乘马岗读完了高中。对林继富来说,故乡是一片浸染着革命鲜血的热土。林继富的爷爷和奶奶是“红色歌谣”时代活跃的革命志士,作为革命者的后代,血液里流淌着的“红色基因”塑成了他一颗立业报国的赤诚丹心。对林继富来说,故乡更是一块保留着淳朴民风民俗的乐土。麻城民间文化活跃,“一城二仙”的传说美名在外,民间戏曲歌舞也异彩纷呈,有诗颂道“花挑腔响痴情长,楚剧声飘泪水盈”。就是这样的故乡,让林继富每当忆及,眼前都会浮现大人们在月夜下吟唱红色歌谣和在稻场上讲述民间故事的情景。也是这样的熏陶和感染,让一个信念在他心中抽枝吐蕾,逐渐汇融为他学术生思之触媒。将林继富成长的背景与他的学术之路勾连起来就会发现,点燃他眸中光亮的最初火种,就来自于这片大地,并终由星火淬成明焰,为民俗学的教育和科研事业持续地贡献出光和热。

“在我们25年彼此相识中,他对于事业的忠诚,对所钟爱对象的执着,以致于后来在学习上和研究成果上呈现井喷式的现象我感动。这些都是基于他的勤奋,基于他对科学研究的从普通的情感到认为这是天职,再到作为生活的意义,生命的宗旨。”[1]刘魁立先生对林继富的个人评价,其实也是林继富给大多数人所留印象的贴切写照。勤因热爱而生,热爱以勤得显。早在武汉求学期间,林继富不仅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本科阶段的普修课程,还自觉地旁听、选修与民间文学相关的方言、音韵等语言学课程,有意识地阅读和抄誊民间文学相关报刊文章和各类资料,积累了满满13大本几十万字的摘录笔记。大学毕业后,他义无反顾地投身西藏这片充满灵性、闪耀灵动的高原,在民俗的厚土沃壤中立足扎根,砥砺前行。教学工作的间歇他也从不懈怠,在西藏农牧学院教师备课本中抄录了大量汉族、藏族文化交流经典言论,写下了厚厚的五本的读书笔记,利用寒暑假到西藏农区、牧区开展西藏民俗调查。到了北京之后,除了给学生授课,林继富剩下的大多数时间也都是在图书馆、办公室和田野中度过的,日复一日地看书、写作、调研,数不清他究竟迎来过多少日光月色,又究竟送走了多少黎明夜晚。相比于他对事业的孜孜以求,林继富对生活的态度可谓简朴率性。一个馒头,一杯清茶,他就能在图书馆看书看上大半天。若是在课堂、讲座或会议现场,他会着规整的衬衫或西装以示尊重,到了在办公室钻研学术的时间,他常穿回最爱的那件白色旧T恤,以最惬意简单的状态,自由自在地徜徉于书山文海当中。

穷水之源故澄澈,求木之根故深茂。回顾林继富的学路历程会发现,正是他以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深切体悟为基石,进一步的理论审思和学理推演才不至于浮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创获最多的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即为明证。流连在民间叙事的园地里,林继富并不满足于单纯地欣赏、记录,或是在故纸堆中钩沉索隐,他的研究努力接通叙事所指涉的广阔生活世界。为活跃在生活世界中的民间叙事者画像立传成为了林继富在学科道路上的自觉选择。“我之所以倾心于民间叙事讲述研究,基于目前中国民间叙事研究存在的问题,基于进入民间叙事内部构造路径的选择。我国先前的民间叙事文学研究,太多地依赖书面记录的文本。书面文本与活跃在讲述之中的民间叙事相比不仅信息缺省,有时甚至完全是记录者、搜集者或整理者的声音,为此,我在《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和《解释民俗学》两本著作中,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我对民俗学和民间故事不同文本的看法,正视文本中存在的问题。”[2]基于这样的学术理念,林继富连续20年立足于一个村落的讲述人,试图从讲述的角度讨论民间叙事传承人和民间叙事资源的真确性和生活性,最大限度地使用“情景中的对话分析”,最大限度地采用民族志描写,以便科学描述社会生活中的经验性时刻的形成和社会秩序连续不断地展演过程。他希望这种讨论有益于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发展,有益于中国民间叙事学科学理论的创新,有益于保留21世纪初期中国土家族村落的民间叙事基本状貌,有益于推进当前中国新农村文化建设。[3]众多的叙事文类中,林继富尤擅民间故事研究。他的博士论文就是以湖北长阳都镇湾土家族故事传承人为例所进行的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研究。他在学术实践中坚持连续跟踪收集原则和专业化标准,并提出“民间故事传统的三重结构法则”以及民间叙述传统的“可定义性”和“可操作性”,得到了学界的关注和肯定。刘守华先生认为,“这一成果具有充实故事学传承理论的学术价值,对于调查采录民间故事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4]。此外,对典型故事类型的分析也是林继富在民间故事研究领域的过人之处。

常言道“幸福属于知足者”。能为着所热爱的事业而奋斗,林继富总说自己是很幸福的,但与此同时,他却不甘当一个“知足者”。在他看来,治学的从实求真之路,永无尽头。林继富所关注和探索的研究,非是对“大而空”问题的凌空蹈虚,而是深入到民俗生活的细节之处后对其中存在的真问题进行“小而实”的穷尽其理。“民俗学的问题应该是有意义的真问题。这就需要民俗学人拥抱时代生活,回应时代呼唤,揭示时代发展规律,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推动民俗学理论和学术创新,只有这样,中国民俗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5]立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和现实,林继富倡导多民族的民俗研究,在汉族、藏族和土家族民俗调查研究上倾力最多。他不仅探索各民族独有的文化特色,也格外关注着民族之间互依互存,互融互助的文化生活状态。“我们深知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并非只是两个民族之间的事而是具有多民族、多地域的多维度特性以及历史长、地域广的时空复杂性,文化自觉不自觉地渗透到民众生活的诸多层面,并且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无处不在。”[6]为了考察汉族、藏族文化交流情况,林继富曾只身一人乘坐长途汽车,从西藏林芝到拉萨,从拉萨奔赴青海格尔木,又从格尔木辗转到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前,他观图体味;林芝的摩崖石刻前,他驻足凝眸;日喀则的寺庙廊牌前,他喟叹沉悟;拉萨大昭寺前的会盟碑前,他心潮澎湃、思绪万千;雪顿节时,他在罗布林卡的树荫下品尝过酥油茶的醇香、感受过藏戏的高亢,也曾沉醉于青海的日月山、倒淌河、塔尔寺、格尔木、青海湖、昆仑山等等。一个个地名连接着汉族与藏族互动往来的文化记忆,借由林继富亲身的感知和所探得的民间故事关联,绘就了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心灵图景。酉水和清江一样,被称为土家人母亲河。林继富曾沿清江而上,探索土家族的始祖信仰;也曾顺酉水而下,描摹土家族的风土民情。他还曾通过土家族民间叙事传统中由廪君叙事到向王叙事的转变,挖掘出不同时代土家族民众的文化认同。“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货物交换流通的要道,也是文化交融碰撞的通途,林繼富触摸着“丝绸之路”沿线民族民间文学多元交流的脉动,揭示出民间文学与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与尊重关系。为了使自己的知识回馈人民、回馈社会,他参与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从理论上探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道路,从实践上深入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丰富地区进行调查,为地方政府出谋划策,推进中国非物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发展。

数十年间,林继富走过山南海北,也踏足腹地边疆。故乡红色歌谣的余音犹在,青林寺谜语、伍家沟、下堡坪、走马镇、广阳镇和耿村的故事的新声又增,苦聪人畲皅节、傣族花街节、酉阳土家年的种种情景,皆历历在目,他观之思之,入耳入心。无论是村镇里的故事篓子、歌王、书匠还是藏区的牧民、深山中的边民,林继富都能在交谈和相处的每一时刻,感觉到这些人在经历并生产他们的文化、他们的角色和他们的个性。因而目之所及,感之所发,他秉笔直书,记录和解读着这些民间“好把式”、“能耐人”到当下“传承人”的转变,以及民间信仰的现代表述和民族传统节俗的现代展演,也关切和洞悉着普通个体以及个体生活背后相对稳定的地域传统。就是这样不生不隔的“人民”的立场和长期学术实践的累积,让林继富敏锐地感知到中国民俗学学科发展的大道——与时代同声相应,与人民同气相求。

在学科建设上,林继富同样注重多民族视角,致力于一国多民族民俗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他主持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研究”从中国民俗学发展历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以人民为中心”、“多民族一国民俗学”等根本立场研究理论创新。他牵头了主编“中国民间口头叙事”、“中国民间游戏”和“中国民族传统节日”等书系,内容侧重中国当代民俗生活,尤其选择中国少数民族民俗为对象,以田野调查的现在性记录和实证性研究提出少数民族民俗传承、创新和发展的命题,表达学人对中国少数民族民俗的见识和理解,希望能以此促进少数民族社会和谐发展和对中国少数民族生活及其文化的充分理解。此外,他还主编了“中国少数民族经典民间故事系列丛书”,囊括我国55个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以此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上做出自己的贡献。学科建设既非朝夕之功,也不能仅靠一己之力,林继富深以为然,因此他倡导构建团结协作、教学相长、师生互释的知识共同体。无论是田野调查、丛书编写还是项目调研,他乐于创造机会,与学生和学界同仁们相携共进。他也乐于搭建学术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与津梁,如组织“民间叙事与传承人学术研讨会”“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中国民俗学关键词学术研讨会”“中国民俗学70年:学科发展与话语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等学术活动,在学术争鸣的开放氛围中促进学科的发展。

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林继富不辞辛劳,敢于迎难而上。三尺讲台上,他既然是耕耘者,也是播种人。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里,林继富始终非常注重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在他的学生中,有藏族、壮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畲族、苗族、纳西族、彝族、土家族、裕固族、毛南族等20多个民族。林继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和民族身份、地域背景等方面的优长去开拓探索具体的研究方向,在学有所成的同时,也能将所学成果回馈故乡。求实的作风也延续到了林继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中。他非常注重實地的田野调查,强调掌握第一手材料和阅读文献原文的重要性;他鼓励学生及时跟进学术前沿讯息,但强调不能停留于表面的跟风趋时,要有自己的消化和判断。课堂上,林继富善于举例,深入浅出地用轻松晓畅的语言和具有创新性的思想启发学生。学生们若认真回忆从素日林继富老师处所获的教益,固然少不了谆谆教诲的点拨,循循善诱的指引,甚至是殷殷关切的叮嘱,然而更多的还是其立身持正的行为示范及勤勉奋发的精神感染。正如有了主河流开阔与弘远的气象,其分出的这些支流才能在逐步蓄势后,拥有足够的力量乘风破浪,劈山斩隘一样,正是因为林继富长期的悉心栽培,言传身教,才有了后学门生扎根成干、蔚为茂林的景致。

光阴拈指,时节如流,曾经那个麻城后生如今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于他人眼里,岁月冠其以“二级教授”“楚天学者”“领军人才”的盛名,嘉其以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藏学“珠峰奖”等多项殊荣,惠之以多项国家级重大、重点课题、数十部著作的硕果。于林继富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是时间未将他眼中的光亮磨灭,反而沉淀出了更多温厚敦纯的感念。这些感念是什么?是被曾经领略过的崇高,问津过的壮丽,体验过的多元而长撼未熄的感动;是无论多么艰难困苦,对所遭所遇长怀于胸的感恩;是对曾经给自己提供帮助和支持的人们长铭于心的感谢。因此外界热闹纷繁也好,旁人笑其痴迷也罢,他只专致初心,但求无愧。而当他行走在路上时,你从那疾健的步伐中分明可以感受到,这依旧是当初少年——心怀热望,秉立丹衷,“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参考文献

[1][6]林继富.汉藏民间叙事传统比较研究——基于民间故事类型的视角,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序言第1页,第685页.

[2][3]林继富.村落空间与民间叙事逻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46页.

[4]林继富.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以湖北长阳都镇湾土家族故事传承人为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封底.

[5]覃奕.中国民俗学70年:学科发展与话语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民间文化论坛,2019年第4期.

覃奕,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18级民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间文学、民族文化。

林继富,湖北麻城市人,现为中央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亚细亚民间叙事文学学会会长,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首席专家。曾获得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三次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山花奖”,第四届中国藏学“珠峰奖”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240篇,出版13部学术专著,因在《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西藏卷》和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中作出突出贡献而受到表彰。

猜你喜欢
民俗学民间学术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总括*
《六十种曲》中元宵习俗的民俗学、戏曲学意义
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民俗学研究的多元维度——“中国民俗学会第八届代表大会暨2014年年会”会议综述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