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在改善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不良心理应激临床疗效评价

2020-07-03 08:38靳爱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发作康复护理人员

靳爱丛

(山东省济宁妇幼保健院,山东济宁 272000)

慢阻肺是临床常见且高发的呼吸内科疾病[1],在老年群体多发。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以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为主要临床表现[2],且疾病突然加重会促使患者出现不良心理应激,对临床治疗顺利展开产生影响,导致疗效和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在患者急性发作期应积极改善其不良心理应激。该文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旨在促进不良心理应激状况的改善和提高康复效果。以2018年5月—2019年4月为研究段,详见正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进行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明确诊断为慢阻肺,急性发作,且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中有关标准相符;(2)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上并自愿配合该次研究。

排除标准:(1)处于慢阻肺稳定期或患有其他肺部疾病的患者;(2)存在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病变、恶性肿瘤的患者;(3)存在心理疾病、视听觉障碍、精神障碍的患者。

对照组(n=44):男 24 例,女 20 例;年龄 43~75岁,平均年龄(58.06±4.84)岁。 病程为 1~6 年,平均病程(3.01±1.05)年。

观察组(n=44):男 26 例,女 18 例;年龄 44~76岁,平均年龄(58.12±4.93)岁。 病程为 1~7 年,平均病程(3.10±1.11)年。

组间基本资料相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做好环境护理,遵医嘱进行治疗配合性护理,予以健康的口头宣教、用药护理、饮食护理。

观察组:康复护理。(1)病情观察: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病情危重且进展速度快,护理人员应增强巡视次数,对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关注,及时将发现的异常情况通知医生并进行对症处理;针对进行氧疗的患者,护理人员在操作前将氧疗的作用、重要性告知患者,改善其遵医行为,氧疗期间对氧流量、浓度进行严格控制,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并将家庭氧疗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家属。(2)心理干预:慢阻肺患者由于疾病急性发作会在短时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通过沟通安抚患者的情绪,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根据导致负面情绪发生的原因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引导患者正确宣泄内心负面情绪,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稳定的心理状态配合临床治疗护理操作。同时护理人员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患者通过腹部呼吸训练、冥想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维持平和、乐观的心态。(3)健康教育: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性格特点选择个体化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促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发病机制、防治方法以及急性发作的应对方法,提高患者的接受度及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科室中安排专人负责在医院微信公众号上定期推送疾病相关知识和保健知识,开通咨询模块。(4)康复锻炼: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病情以及机体恢复情况指导其尽早进行康复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呼吸功能训练;结合患者的肺功能代偿功能情况以及运动爱好,为其制定科学的运动方案,指导其进行步行、慢跑、太极等有氧运动,且叮嘱患者家属在患者进行运动时在一旁看护,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应用简明心境状态量表 (POMS)从紧张(24分)、愤怒(28 分)、疲劳(20 分)、抑郁(24 分)、精力(24分)、慌乱(20 分)、和自尊感(20 分)7 个方面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不良心理应激情况,量表共40个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其中几乎没有为0分,有一点为1分,适中为2分,相当多为3分,非常地为4分。精力、自尊感为正向评分,其他分量表为反向评分。

(2)在干预前、干预后采用美国W.K.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临界值依次为50分、53分,分值越高于临界值,提示心理状态越差。

(3)在干预前、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应用肺功能检测仪进行检测,具体指标为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比值(FEV1/FVC)。

表1 比较两组的不良心理应激情况[(±s),分]

表1 比较两组的不良心理应激情况[(±s),分]

组别 紧张 愤怒 疲劳 抑郁 精力 慌乱 自尊感对照组(n=44)观察组(n=44)t值P值16.72±1.36 9.66±0.95 28.229 0.001 14.02±0.83 7.51±0.59 42.405 0.001 13.79±1.27 7.62±0.64 28.778 0.001 18.69±2.14 10.22±0.78 24.667 0.001 15.46±1.85 21.68±2.05 14.942 0.001 14.58±2.42 8.00±0.85 17.017 0.001 15.06±2.17 21.32±2.34 13.012 0.001

表2 对比两组的焦虑及抑郁评分[(±s),分]

表2 对比两组的焦虑及抑郁评分[(±s),分]

组别SA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t值/P值SD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t值/P值对照组(n=44)观察组(n=44)t值P值65.47±6.78 65.52±6.82 0.034 0.973 47.52±4.26 34.59±3.37 15.790 0.001 14.870/0.001 26.970/0.001 64.20±5.34 64.27±5.41 0.061 0.951 46.85±4.48 32.55±3.16 17.302 0.001 16.511/0.001 33.583/0.001

表3 比较两组的肺功能指标[(±s),分]

表3 比较两组的肺功能指标[(±s),分]

注:组内干预前、干预后数据进行比较,at=4.277,bt=7.646,ct=4.228,dt=6.868,et=2.363,ft=4.848,均 P<0.05。

组别FEV1(L)干预前 干预后FVC(L)干预前 干预后FEV1/FVC(%)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44)观察组(n=44)t值P值1.15±0.38 1.17±0.41 0.237 0.813(1.52±0.43)a(1.97±0.56)b 4.228 0.001 2.11±0.39 2.14±0.42 0.347 0.729(2.48±0.43)c(2.95±0.66)d 3.958 0.001 66.73±12.18 66.80±12.13 0.027 0.979(73.18±13.40)e(80.65±14.56)f 2.504 0.014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实验结果

2.1 不良心理应激情况

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心理应激各因子得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焦虑及抑郁评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同对照组进行比较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2。

2.3 肺功能指标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比干预前的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肺功能指标均比对照组高,且两组干预后的数据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3 讨论

慢阻肺具有病程长、复发率高的特点[3],急性发作时病情严重且发展迅速,若未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会损害患者的肺功能,引起呼吸衰竭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容易使患者出现不良心理应激,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对于不良心理应激反应的改善、临床疗效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常规护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通常围绕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进行护理操作,对患者身心方面的护理需求比较忽略。康复护理以恢复患者的机体功能、促进患者康复为目的,能为患者提供更加周到、细致服务的模式,不仅能够使患者的舒适度提升,还可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促使患者依从性的提高[5],便于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在该次研究中在病情观察方面更加注重细节的干预,可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对自身的重视和关心,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和治疗信心;另外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能够有效消除患者存在的紧张、抑郁、慌乱等不良心理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精力,维护患者的自尊心,因此能够让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而提升疗效[6];康复锻炼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肺功能以及运动功能,促使患者的病情尽快转归,可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该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心理应激反应各因子得分明显比对照组更优,且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下降,肺功能指标改善明显,充分说明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对于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不良心理应激状态、肺功能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发作康复护理人员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