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丽君
摘 要: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创设趣味课堂,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心理,能够让小学生真正喜爱上语文课,这不仅符合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从而还能大大提高小学低段语文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低段语文教学时,一定要着重研究创设趣味课堂的有效策略,让语文课堂充满趣味性和人文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趣味课堂;朗读;策略
低年级的小学生学习持久力和专注力都不强,常常会对单一的教学方式感到厌倦,这样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然而,小学低段正是学生语言、阅读、写作等各方面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提高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效果对学生今后的深入学习意义重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要从低段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学习需求出发,通过更加多元、更加有趣的教学策略来创设趣味课堂,让小学生在愉悦、宽松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从而促使小学生真正爱上语文学习。
一、重视朗读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正是培养学生语感的绝佳时机,而朗读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语感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不仅要让学生能够读准字音,正确断句,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此来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意境和情感。当然,针对低年级小学生专注力和持久力差这一缺点,小学语文教师还要不断变换朗读的形式,通过拍手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形式来增添朗读的趣味性,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学习《树》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篇课文主要是用儿歌的形式引导学生识字。儿歌是低年级小学生特别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它读起来朗朗上口,好像在唱歌一样。学习儿歌中的韵律,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识字外,我还通过拍手读、伴奏读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朗读这篇课文,让学生体会儿歌由于押韵形成的音乐感,促使学生在多种有趣的朗读中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
二、采用故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低年级小学生正处于口语发展的黄金期,在这一时期加强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把口语训练融进日常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练就一副好口才。为了迎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接受心理,保护小学生的童真童心,低段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了许多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在学习这些故事题材的课文时,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通过让学生复述故事内容、续编故事情节等方式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促使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培养,为今后的写作教学做好铺垫。
例如,在学习《亡羊补牢》这篇寓言故事时,我就通过开展讲故事比赛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上课伊始,我利用5分钟时间来检查学生的预学成果,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述这篇故事的大概内容,然后比一比谁讲得更加生动。这样,我通过讲故事比赛激发了小学生的好胜心,大家纷纷参加到了课堂活动中。学习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它们又分别说明了哪些道理呢?”这样一来,我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内阅读延伸到了课外,引导学生讲述了“浪子回头”“悬崖勒马”“迷途知返”等故事,促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三、采用角色扮演法,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必须经过亲身实践才行。学习语文也是如此,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阅读课文时常常只能理解课文表面的意思,而对语言文字背后的含义难以察觉。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中来,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增强自身的阅读体验。
例如,在学习《青蛙卖泥塘》这篇课文时,我就通过采用角色扮演法来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这篇故事背后隐藏着“劳动能够让生活越变越美好”的深刻道理。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故事背后的含义,我就带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角色扮演。学生为了让表演更加生动、出彩,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去仔细阅读故事内容,反复思考和揣摩各个人物形象,并与同伴进行讨论和交流,最后为大家呈现出了一幕幕精彩的表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知不觉加深了,对故事背后所表达的道理也有了深刻体会,促使学生的阅读体验大大增强了。
总而言之,在创设小学语文趣味课堂时,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仔细研究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求,并结合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内容,采用更具针对性的、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从而促使学生逐渐感受到语文的魅力,真正喜爱上语文学习,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语文学习中,最终实现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董亚楠.试论如何構建小学语文趣味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63-64.
[2]李润红.浅谈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