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明
摘 要:地理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学科之一,通过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能够向学生传授基础的地理知识,并有效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和综合素养。所以,做好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工作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开展直观教学、开展小组合作活动三个维度出发,系统地分析优化、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受应试教育等传统观念和思想的影响,部分初中地理教师将课堂教学的核心和重点放在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上,盲目采用单一、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直接造成地理课堂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和消极作用。对此,作为初中地理教师的我们,应当以新课程改革为目标和指引,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以此来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真正有效地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能。
一、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活学生思维
学生的自主、独立思考是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基础和前提,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地理教师多以单方面的知识灌输为主,导致学生在长期的被动接受下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思维也受到了束缚和禁锢。对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当积极地转变观念、更新方式,尝试从地理教材课本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内容中提炼出具有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并选择适当的时机向学生进行提问,以实现问题和悬念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地理思维,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深入探究,從而推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和高效进行。
例如,在教授《多变的天气》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本节课程的内容难度并不大,非常适合学生们自学,所以,笔者根据课程特点,为学生们开展了自主学习活动。首先,笔者先带领学生们认识本节课程的内容,然后,笔者再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们,让学生们自主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通过对天气的认识,学生们学会了关心身边的天气状况,同时,学生们也认识到了地理课程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这样,笔者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思维。
二、开展直观教学,加快学生知识理解
地理知识通常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则多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他们无法单纯凭借自身的思维认知和教师片面的语言讲解来实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这就导致学生学习效率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初中地理教师需要改变苍白无力的教学手段,合理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来辅助课堂教学,将地理知识以图片、动画或者影像等形式呈现出来,营造生动且鲜活的教学情境,从多个层面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优化学生感性认识,从而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河流和湖泊》时,课程教学目标是了解我国地形地势与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掌握内流区、外流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差异性,根据课程特点,上课后,笔者先结合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我国河流分布图,让学生们观察相关的地理图片,初步形成读图意识,然后,笔者再对我国地形、河流进行分析,帮助学生们进一步理解知识。在直观的演示中,学生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的积极性也随之提升。这样,笔者通过开展直观教学,加快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活跃课堂氛围
小组教学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科学教学方式,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的封闭状态,优化课堂的结构体系,充分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并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初中地理教师需要转变过去统一性的授课方式,尝试在了解学生学习成绩、能力水平和性格特征等要素的基础上,依据科学的分组依据来将学生们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再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展开探讨、沟通、互动和交流,实现思维碰撞和优势互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进而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例如,在教授《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认识降水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学会分析世界降水分布的规律,本次课程笔者开展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首先,笔者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5人,随后,笔者再布置探究任务,任务内容主要围绕教材内容进行设置,同时划分不同难度的任务,另外,笔者会给予学生们充足的讨论时间。这样,笔者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的优化、提升是每个教师都必须要完成的目标和任务,也是顺应新课程改革发展、变化所做出的必然选择。所以,作为初中地理教师,我们应当以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指引,并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来展开大胆的思考和深入的探索,以实现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开展直观教学、开展小组合作活动等方法和策略的运用,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和学生学习的体验,构建创新的课堂结构体系,最终才能顺利地实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陆银霞.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6(20):43.
[2]代桂运.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探讨[J].中国培训,2016(0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