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琴
摘要:阅读和写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高中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由于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低,教师可以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进一步促进高中语文阅读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以读促写;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6-0281-01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阅读占有重要的比重,语文阅读不仅仅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还是高中语文教學中的难点,也是衡量一个高中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一把标尺。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阅读的讲解中,不断的给学生渗透一些阅读的技巧以及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阅读学习的兴趣,为构建高中语文阅读高效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
1.注重阅读,对字词句段进行积累
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前提就是学生对文字有一定的储备,而高中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大,学习任务多等因素,大大减少了学生阅读与积累的时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阅读占有重大比重,写作也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与阅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量的阅读是为提高写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生进行写作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说什么,这就与学生平时的阅读量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学生想要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就应该让学生大大增加自身的阅读量,并且不断地积累字词句段;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可读性的文章给学生,让学生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以及运用的写作手法,借鉴文章的写作风格,学生可以将文章中的好词好句以及写作手法,应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这样长时间以来,学生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习惯
任何的教育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也是这样。若想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注重一些细节的教育,在课堂知识的讲解中不断渗透,逐渐的引导学生养成以读促写的好习惯。例如,学生在学习沈从文的《边城》时,模仿小说中用风景,风俗的美来描绘人物的美的写法,创作了《烧香的母亲》,文章中描绘出了家乡优美的风景,以及逢年过节不忘记烧香拜佛的母亲们,赞美了母亲的善良,勤劳还有一颗虔诚的心。之后这位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发布在了网上,文章受到了很多赞美。从此以后,这位学生就养成了以读促写的好习惯,使自己的语文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比如,还有一次教师为同学布置了一次写作,围绕的主题是“拒绝平庸”,班级中很多同学都去教材中寻找“珍惜生命”“科学之光”等一些专题的资料,将一些经典的事例应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这样,不仅提高了文章的思想深度,还养成了学生以读促写的习惯,有利于高中语文阅读高效课堂的构建。
3.善于模仿,灵活运用文章中的字词
模仿文章进行改写,是最简单的写作形式,也是学生练习写作的初级阶段。善于模仿,有利于学生学会替换同义词,近义词,对好词好句进行灵活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材中有很多非常经典的散文,这些都为学生的模仿改写提供了更多的素材。教师在日常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分析和理解一些经典的语句或者是段落,然后让学生对这些有特色的句子进行模仿。例如,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教师截取了文章中“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让学生进行模仿。教师首先帮助学生分析这句话的写作结构和写作手法;然后让学生自己找合适的角度进行模仿,有的学生从星星,天空的角度进行了模仿,写出了以下的文章:天空满天星斗,像一粒粒珍珠,好似一把把碎金,撒落在碧玉的盘上。此刻是那么的宁静,安详,树叶在沙沙作响,星星在不停的眨着眼睛。利用这样简单的写作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明显的提高,还能帮助学生培养语文阅读水平,为进一步促进高中语文阅读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4.结束语
在学生的语文教学生涯,阅读与写作一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而阅读就是写作的基础。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为核心,逐渐为学生渗透写作的思想,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以此来达到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还有利于提升学生自身的语文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进一步促进了高中语文阅读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时楠.读写结合,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4):116-116.
[2] 李智敏.高效课堂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4(2):51-52.
[3] 林文生.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v.15(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