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波
【摘要】本文选取一道生活中的建模实例,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分析探究、交流讨论、总结归纳、深化反思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深化数学建模思想,使学生全面认识数学建模的全过程。因此本文是从建立函数模型出发,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提升数学建模素养,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数学的魅力。
【关键词】数学建模 函数模型 课堂实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6-092-01
什么是数学模型呢?数学模型指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对其进行抽象、简化后得到的数学关系结构,比如:数学概念、公式、方程、不等式、几何图形等。这些数学模型是日常生活中的人们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建立起来的。而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数学建模。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就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现实问题:现在许多家庭都以天然气为烧水做饭的燃料,节约使用天然气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一般来说, 天然气灶是通过旋转按钮来控制燃气消耗流量的。 燃气消耗流量随着旋转位置变化而变化, 故燃气消耗量与按钮位置是函数关系。 因此问题就是:燃气灶旋转按钮在什么位置时, 烧开一壶水的燃气消耗量最少?
问题分析: 一般来说, 关闭燃灶时旋转按钮是竖直方向的, 随着按钮旋转角度逐渐增大, 燃气消耗流量也逐渐增大, 火也就越旺盛。当按钮旋转角度非常小时, 燃气消耗流量也非常小, 甚至点火后的热量不足以将一壶水烧开时;当旋转角度逐渐增大时, 燃气消耗流量也会逐渐增大, 烧水所需消耗的燃气量就会减少。但是, 当旋转角度很大(甚至最大时), 燃气不一定都能充分燃烧提供热量, 烧开一壶水的燃气用量也会比较大。
那么,按钮旋转多大角度时,燃气消耗量最少呢?
我们不能测出所有旋转角度对应的燃气消耗量。于是我们试图通过实验给出几组数据, 然后利用这些数据拟合函数, 从而求出烧开一壶水时燃气最小消耗量。
一、模型假设
(1)每次实验环境温度一样——(在同一实验室进行即可)
(2)每次试验用水量一样——(用量筒测量即可)
(3)每次烧水时水壶的起始温度一样——(烧开的第一壶水舍弃)
(4)每个按钮旋转位置都对应一个旋转角度
(5)关闭燃气灶的按钮所在的位置对应的旋转角度为0°
(6)按钮旋转的最大角度为90°
二、模型建立
(1)燃气灶按钮旋转选择5个不同位置, 旋转角度分别为18°、36°、54°、72°和90°。
备注:理论上实验选取位置数越多,实验结果越精确,但是数据测量也就越复杂。
(2)在选取的5个位置上. 分别记录烧开一壶水时所需要的燃气量。
(3)根据收集的数据,画出散点图。
三、模型求解
观察散点图, 这些点的连线是一个“U”型曲线, 根据这些点的分布情况, 我们可以可以考虑用二次函数y=ax2+bx+c模型来近似刻画烧开一壶水所消耗燃量y与按钮旋转角度x的函数关系式。
设二次函数y=ax2+bx+c取三对数据代入函数即可求出函数表达式。
不妨取(18,0.130)、(36,0.122)和(90,0.172)代入函数得:
则函数表达式为:
y=1.9033×10-5x2-1.4722×10-3x+1.5033×10-1
由二次函数性质知:
因此,当按钮旋转到39°时,烧开一壶水所需天然气最少为0.1218m3 .
四、模型检验
用与前面五组实验相同的条件, 将按钮旋转到39°的位置上, 检测所需消耗的燃气量。
若测量结果与计算结果基本吻合, 则所求的函数模型是有效的。若两者结果相差比较大, 那建立的模型就不是最优的, 我们要返回“建立函数模型”部分, 重新选择新函数。
结论:实验检测结果与函数计算值基本吻合, 误差很小, 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我们建立的函数模型很好。
五、模型应用
通过这个实验结果, 我们知道以后烧水做饭时, 为了节约天然气资源, 尽量将燃气灶按钮旋转到39°左右的地方。
总结数学建模过程:
根据这节课的内容,我写了一句话送给大家:数学无处不在,模型到处都有,建模是数学的灵魂。
【注: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新疆班学生平面向量学习障碍及其解决策略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23597)】
【參考文献】
[1]贺君明.高中数学建模与教学设想设 [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1(14):149-151.
[2]童玉峰. 初中数学常用概念问题链教学的课例探究[J]. 吉林教育, 20l5 (25): 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