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文化的系统培育

2020-06-12 11:36罗伟祝帅
中国教育科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校文化

罗伟 祝帅

【摘要】学校文化的传承,同时是学校文化的系统培育过程。仅有对学校文化的顶层设计,是不能全面实现其“以文化人”的育人价值的;而只停留在文本意义上的学校文化接续,也不能发挥其继往开来的育人功能。因此,在做好学校文化顶层设计的同时,加强学校文化的系统培育,应当重视学校文化的诗意表达,这是学校文化培育的工具性语言基础;尤重视学校哲学及其相关要素的文学表达,这是学校文化培育的个性化诉求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学校文化之“知—行—习—风—信—化—明”路径与步骤,开展系统培育,使学校逐步实现由文到化的教育转变,这是学校文化培育的原旨性发展脉络。

【关键词】学校文化;诗意表达;学校哲学;文学表达;学校文化培育路径

学校文化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后,急需进行学校文化的系统培育,以利全面启动“以文化人”。学校文化具有“继往开来——继往圣,开来贤”的发展性,更具有“无中生有——无生一,一生万”的创新性。前者,更多指的是有一定办学历史和文化积淀的老学校;后者,更多指向办学时间短,尤其新办学校。但无论“继往开来”,还是“无中生有”,学校文化都需要培育。相对而言,学校文化的顶层设计,更多强调和倾向的是“文”;学校文化的系统培育,更多强调和倾向的是“化”。进一步而言:学校文化的顶层设计,是“体”;学校文化的系统培育,是“用”。

具体说,通过学校文化的顶层设计,实现学校文化由顶层到底层,如下内容设计:确定文化主题;厘清文化渊源;疏通文化流程。其中,厘清文化渊源,包括厘清学校发展的“文道、校魂、育脉”;疏通文化流程,包括,疏通学校发展的“学校理想、教育思想、人才构想”。这些,都是学校文化的“文”。这个“文”,是學校文化系统培育的“本体”。

所谓学校文化的系统培育,是学校文化的“化”,强调的是:如何将如上顶层设计的“学校之文”,拿来化“学校之人”,尤其是化学校的教师、学生。同样,可以说学校文化之“文”是体,学校文化之“化”是用。如何用?即如何开展学校文化的系统培育?可围绕“学校文化的诗意表达、学校哲学的文学表达、教育科学的艺术呈现、学校文化的理念诉求、学校精神的培育路径”来回答。

一、学校文化的诗意表达

学校文化的顶层设计、系统培育,重要的载体、工具、手段,是语言文字。但语言文字的不当,或生涩难懂、或粗野不雅、或干瘪空洞,都会影响“以文之化人”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全世界的名校都很重视自己学校文化其“文”、其“化”的诉求语推敲、提升、锤炼,以形成自己别具一格、卓尔不群的发展特色、学校形象、教育品牌。其中,学校文化的诗意表达,实现学校文化诉求语的“信、达、雅”,是实现这一“以文之化人”的重要方略。

学校文化的诗意表达,其诗意,强调的是语言文字的音韵、含义、形式美,犹如闻一多先生评价诗歌艺术的“音乐美、图画美、建筑美”。且以如下名校为证:复旦大学的“旦复旦夕,日月光华”;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清华大学的“厚德载物,水木清华”;北京大学的“兼容并包,自强不息”。何其诗意,何其朗朗上口,何其教育大美!

锦汇小学,在学校文化顶层设计及系统培育中,强调了对学校文化及其教育规律的教育学揭示与把握,同时,重视了学校文化的诗意化表达。

如,以“锦城育绣”作为锦汇小学的学校文化主题,以诗意的语言,总括性表达了学校“锦汇天地·绣美古今”的追求,且巧妙的将“成都——锦官城、濯锦江、锦汇小学、锦绣、蜀锦、蜀绣、中华锦绣”等融入进去,力争实现教育科学与文学艺术的完美融合。

再如,将“来皆如锦·去皆如绣”作为锦汇小学的校训;将“一子一锦·一子一绣”作为锦汇小学的校风;将“立己如锦·立人如绣”作为锦汇小学的教风;将“全面如锦·个性如绣”作为锦汇小学的学风。

透过这些学校文化诗意的诉求语言背后,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解析出“学校文化顶层设计、系统培育”的一核、三轴、十端的系统结构。

所谓一核,即锦汇小学的核心在“人”,特别是教师和学生,如锦、如绣。这也是我们将成华区多年闻名全国的主体教育、成师附小的主体学堂、及锦汇小学的生本教育,有机结合的结晶之“核”。“主体教育、主体学习、生本教育”,是对锦汇小学文化之核的教育学表达,尤其是对“锦汇小学人”发展之道的教育学表达。

所谓三轴,即学校文化的哲学思考、战略规划、行为纲领。锦汇小学的哲学思考是“人”,诗意表达为:人皆如锦、才皆如绣。战略规划是“专业支持每一个人最好的发展”,诗意表达的文化、学校、教育、人才,都以“锦绣”统领之:锦绣文化、锦绣学校、锦绣教育、锦绣人才。行为纲领包括如前一训三风。

所谓十端,即学校文化系统的十大结构要素,包括:学校文化哲学思考的“文道、校魂、育脉”;战略规划的“学校理想、教育思想、人才构想”;行动纲领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文化十端相应的文学性语言文字,以及学校围绕之创作的众多的诗词歌赋,尤其是校赋、校诗、校歌等,是对锦汇小学文化要素的文学化表达,尤其是对“锦汇小学人”的发展的诗意性诉求。

以雅言、美文、诗意的语言,来表达学校的哲学思考、战略规划、行动纲领,包括对学校文化本质追求的文道、校魂、育脉的思考,对学校理想、教育思想、人才构想的研究,对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凝炼,其实际效果,尤育人效果,远胜于一般性的语言。

二、学校哲学的文学表达

学校哲学,是在国家教育方针下,确立的每个学校文化方向。是学校文化顶层设计和系统培育的核心、起点和终点。锦汇小学的学校哲学,集中表现在学校价值和教育宗旨,强调并回答“学校教育为了谁?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谁来培养人?”等等根本问题。整合这些问题,锦汇小学确定的学校价值,用大白话表达则是“为了锦汇小学的每一个人”。包括每一个教师(学生之外的学校其余人都统称教师)、每一个学生。锦汇小学永远把人及其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的学校哲学,用文学语言表达则是“锦”和“绣”。为什么?

可以由表及里地予以回答:一是锦绣致育,是对天府之国的“锦城、锦江、蜀锦、蜀绣”的地方文化滋养,以及教育品牌建设化用,即锦城之校、锦绣城之校;二是锦心汇行,是对锦汇小学的“校名、校源”集中了天府名区成华区和中华名校成师附小之精华的强调,以之为学校形象的塑造,即以锦名校、以绣励校;三是锦绣喻人,是对锦绣中华的“锦与绣”其物之美,及其文字所蕴含的文化寓意所承载美的彰显,以之比校、以之喻人、以之育人;四是生本主体,是对每一个人的人本地位和主体地位的文化落实,以及主体教育和生本教育文化践行,每个人都是他自己最好的,每个人都可以成长为最好的自己,“锦城育绣”、人人可锦、个个成绣;五是文化体系,结合学校文化理论体系建构,强调理与实、行与知的统一,提出“人皆如锦,才皆如绣”,以及“锦城育绣、锦汇天地·绣美古今、来皆如锦·去皆如绣、一锦一绣·一子一育、立己如锦·立人如绣、全面如锦·个性如绣、一子一锦·一子一绣”等,是将人视为“锦、绣”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式学校文化的教育行动落实;六是锦绣意识,强化“锦意识、汇意识、绣意识”,最后这点很重要,强调此锦非彼锦,而是人,是学校的人,是学校追求和正在培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此绣非彼绣,而是人,是学校的人,是学校追求和正在培养的个性发展的人,学校汇之、锦之、绣之,实则如孟子“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使之成为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的现代人才。

所以,锦汇小学的学校哲学,其文学表达锦喻人、绣喻人,锦育人、绣育人,育人如锦、育才如绣的教育追求,才是我们的锦汇心、锦绣心、锦绣行知、锦绣理实的学校价值、教育宗旨。

其中三大诉求语言,是对锦汇小学教育科学的艺术呈现。

学校观。校训“来皆如锦·去皆如绣”,从某种意义上说,同时是锦汇小学的学校观和学生观。即锦汇小学是一个“将所有人、所有来到学校的人、走出学校的人,都視为锦、绣的学校,是育人的人本时空、专业机构,而非其它。此中,其实还蕴含有“有教无类”的至圣育意。

教育观。校风“一子一锦·一子一绣”,是对校训所包含的学生观的进一步明确强调,更是对教育观、教学观的突现。格物致知,是儒家思想的人才发展之道。我们格锦而致知、知教育。每一匹锦,所刺成、织成的绣,都是独特的。每一个人,所发展和生成的结果,都应是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因此,锦汇文化提倡的学校教育,也应当如“一锦一绣”一样,实现“一子一育”的教育理想。此中,同样蕴含有“因材施教”的杏坛境界。

人才观。教风“立己如锦·立人如绣”,学风“全面如锦·个性如绣”,尤其是学风,更是锦汇小学人才培养目标、师生发展愿景的最好写照。教师的教如大师、学如大家,其学风,一定包含着教师的全面与个性发展。学生的全面与个性发展,更自不待言。

按照儒家经典《大学》,来诠释锦汇小学的锦绣文化、锦绣教育之道,应当有这样一个文化培育的“格物致知、格锦致绣”渐进过程、次第境界:知止定静安虑得。即锦汇小学教育的人才发展境界:知锦知绣—止锦止绣—定锦定绣—静锦静绣—安锦安绣—虑锦虑绣—得锦得绣。

这是锦汇小学对自己践行的教育科学的艺术呈现。

同时,学校文化核心主张和价值体系及其结构要素的文字表述,一定要结合不同教育层次学生年龄阶段特点,选择适合其认知规律的语言文字。当然不是说“中小学阶段,就一定要大白话,白而无味;大学阶段,就一定要古文,古而难懂。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更不可强求固定句式、格式。如,锦汇小学四言八字“来皆如锦·去皆如绣”所表达的校训,虽有“皆”字,似古文,但易懂,也不妨碍小学生认知、理解、学习、践行。再如,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研究的“大学中的小学·小学中的大学”,作为其办学愿景的学校文化诉求语,虽是现代白话文句式,但换做任何别的文字,都不适合,更难达到其独有的育意、文境、校旨的最切合表达效果。

三、学校精神的培育路径

学校文化,尤其是学校精神文化,实践中,也多称之为“理念文化”。即包含了学校文化主题,也包含了学校哲学思考、价值定位、教育宗旨的文道、校魂、育脉,还包含了学校战略发展的学校理想、教育思想、人才构想,更包含了上承理论和观念,下统行动文化纲领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还包括我们前面说的校园环境文化主题,以及学校文化体系的“一核”、“三轴”、“十端”。对这个系统,及其结构要素,我们不能在顶层设计和提炼总结出来后,仅仅停留在文章里、景观中、网络上,更应上口、上心,并化为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这个化的过程,即为学校文化之化用和培育。

我们经常发现,很多学校文化设计、策划、规划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过段时间却都普遍出现三大怪相:一是惟环境变化,即完成了学校文化建设,却仅改变了校园环境及建筑室内外装饰装修,其余一切没变;二是惟口号变化,即完成了学校文化建设,却说不清学校精神文化体系是啥,甚至连学校三风一训也说不清楚;三是惟表象变化,即校园环境变美了,发展理念提法变了,所谓完成了学校环境和学校教育的物质文化与理念文化建设,但学校的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质量评价、形象识别等“涛声依旧”。

究其原因,除了缺乏学校文化的顶层设计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完成了”顶层设计,但其学校哲学、战略发展、行动纲领,只呈现在方案和画册里,仅保存在校长个人、或个别校级领导和中层管理者的脑袋里,其余地方甚至多年都不见。学校广大师生对学校文化顶层设计的“文”之不见不知,又何来以其“化人”、“育人”呢?按照学习心理和教育科学规律,学校文化的系统培育,有其路径和步骤,可概括为八个字:知行习风信化明知。

知,即知晓、认知、知道,主要指学校个人的认知、个体的认识。知文,即知道学校的精神文化、理念文化体系及其结构要素。这是学校文化顶层设计完成后,进行学校文化培育路径的第一步。锦汇小学,要让全校师生实现对“锦城育绣”及其“锦汇天地·绣美古今”的锦绣文化体系的教育学认知、理解、把握,进而知其道(知其规律)、入其道(循其规律),就需要学校多层面、多形式、多渠道、多场合、多方法地对师生进行积极教育、宣传、影响,使其“知锦知绣”,更不断提升其“锦城育绣”的锦绣文化“知”的水平。这一步很重要,可以说从学校文化顶层设计的第一天开始,即已开始知文。很多学校对“学校文化之知”培育不够。经常有校长号称“已经形成了特色、完备的学校文化体系”,但一问师生,他们却对自己学校的文化一无所知。不“知”文,难“文”化。当然知文,有循序过程。比如锦汇小学,须先知锦、绣的教育意蕴,然后才能知“来皆如锦·去皆如绣”、“一锦一绣·一子一育”的教育内涵。当然师、生对“锦绣文化”系统及其结构要素之知,各有侧重。

行,即行动、实践、行为,主要指学校个人行为、个体行动。知与行的关系:行是知的外化,知是行的内化。陶行知进一步强调: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文,必须行文。行文,即将自己通过多方面知道的学校文化之“文”,拿来化己、立己,再化人、立人。也就是要将学校文化的学校哲学、学校价值、教育宗旨,以及哲学层级的文道、校魂、育脉,战略层级的学校理想、教育思想、人才构想,行动纲领的“一训三风”等涵盖和表达的思想、精神、理论、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教育行动和实践中,促己及人的实践和行为变化。知而不行非君子(所谓虚伪),行而不知是瞎子(所谓盲行)。如果光有对锦、绣之“文”教育哲理的“知”,而不落实于“行”,其化人的功能也是不能实现的。如,人人知、天天喊,要“全面如锦·个性如绣”,却从来不落实到行动中去追求,那师生的全面与个性发展,也是不能实现的。

知,是学校文化所强调的人的认知、思维;行,是学校文化所强调的人的实践、行为。知,外化为行;行,内化为知。

那么,习,又是啥呢?是如何培育生成的呢?习,是知、行的反复。无论从“习”字的训诂学解释,还是从孔子的“学而时习之”理解,“习”都可这样把握:习,亦即我们常说的习惯、习性、习气,主要指学校个人习惯、个体习性,含认知、行为习惯。据此,我们可以说人的思维、行为方式,其实近乎是长期反复地经历、经验积淀,形成的一种思维习惯、一种行为习惯。比如,有人见到老朋友,就马上表现出极大热情,并做出拥抱等动作,这是他的一种习惯。他长期形成的认知和思维习惯是:要对朋友热情、要拥抱才能表达自己热情”,因此他做出了相应行动、行为。方式,近习惯。锦汇小学的“锦绣文化”体系及结构要素对人的影响,要成为“习”,就需要大家反复学、反复知、反复行、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方式。如锦汇师生个体,若只对“一子一锦·一子一绣”,浅尝辄止,只学、知、行一次,那这种“锦绣之习”也是不能很好形成的。

这即是“思维习惯、行为习惯”与“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实际表现。习,是个体、个性的。习,进一步发展,从个体上将发展成“信”,从群体上将发展成“风”。

风,即风气、风俗,主要指校风,即学校风气,还包括班风等。这是文化涉及最多的领域,如民风、国风等。学校文化之“风”的培育,需要进一步把握其生长机理、发展规律、形成机制:知,外化为行;行,内化为知;知与行的反复,成习;个体的习,变成群体的习,便成风,所谓“蔚然成风”,说的就是由个人、个体的习惯,变成众人、群体的习惯。个人的“恶习”,扩展感染成众人的“恶习”,即我们嗤之以鼻的“风气不好”,如常言的“班风太糟、校风很差、家风不振、国风萎靡、世风日下”等。反之,个人的“美习”,成为社会的“美习”,则是我们赞誉的“风清、俗良、气正”。所以,文化之知、行、习需要培育,风同样需要培育,一般它是不会自然产生的。风由习成。锦汇小学的“锦城育绣”文化的锦绣之知、行、习”,如仅是少数人做到,甚至仅校长本人个人做到“锦、绣”的思维、行为方式,而更多人没有这样的“知、行、习”,这也还不能叫形成了“学校文化”。还必须是更多的师生,甚至学校所有人都有了这样的“锦绣之知、行、习”,这才“锦绣成风”,锦汇文化方初步形成。但是,如同自然界和社会界一样,“风”是变化的。一会儿风来,一会儿风去;风大,风小;风起,风止。要让锦绣之“风”恒在化人、永远育才,就需要在学校文化之知、行、习、风基础上继续强化、培育,使之成“信”。风之坚守,成“信”。

信,即信念、信仰,主要指学校信念、教育信仰。只有当学校文化的“风”发展变化成“信”之后,才可谓形成了稳定、持久的学校文化。其“文”之“化”才更加深刻、持续。一旦个体的“习”和群体的“风”,发展成了“信”后,绝难移易。这个不难理解,如宗教、民族、政治、国家、文化、教育、人生等信念、信仰,一旦成“信”,则几乎生死不改。正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自由,即是诗人的信念、信仰。联系诗人本人,这个信念、信仰,就是他的“共产主义伟大信念和信仰”。锦汇小学要让“锦城育绣”的锦绣文化,成为大家的“锦绣之信”,须按“知—行—习—风—信”路线,加强文化培育。如锦汇师、生,在任何时候、地方,做任何事情,都做到诸如矢志不移地坚持、坚守、坚信“来皆如锦·去皆如绣”、“一子一锦·一子一绣”、“全面如锦·个性如绣”、“立己如锦·立人如绣”等锦绣文化的本意,甚至不允许任何人否定、污蔑之。这便是“锦绣之信”的形成之日。至此学校文化才基本形成。信,进一步培育发展成什么呢?是“化”。

化,即文化、以文教化,主要指学校文化、教育文化,正所谓以文化人、化成天下。学校文化至此进一步形成。文,是拿来化人的。我们通常说的学校文化的“文化”二字,由于受白话文双音节习惯的影响,多只见“文”,不见“化”。其实它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文”,即如前说的所知、行、习、风、信之哲、道、理、德等;二是“化”,即教人、化人、育人、树人等。学校文化,正如前所说,是以“学校之文”去教化、教育、教养、教导、教学“学校之人”,进而“化及天下、化成天下”。然而,文化,有好、坏之分,有消极与积极之分,有正道与邪道之别,有前进与后退之说。以“来皆如锦·去皆如绣”为例,若我们将之用在“盗亦有道”上,并以之化人。不难发现“盗的来去”,也有其盗的能力、技术等的提升,这种“坏文化”水平的精进变化,显然是不足取的。因此,文化应当向“好的、积极、正道、前进”的方向发展。而不能提倡以“坏的、消极、邪道、后退”的文来化人。化,进一步发展,即学校文化的进一步培育发展又是什么呢?是最高级的“明”。

明,即文明,强调的是“好的、积极、正道、前进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大而言之,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等,即是这样的一种文化。学校文化建设,不管是其顶层设计,还是其系统培育,只有到了“明”,亦即“文明”的这个层次、程度,才算得上“完成了‘知—行—习—风—信—化—明第一个阶段性、周期内的文化培育任务主,学校文化得以阶段性形成”。因此,学校文化建设,更准确说,应叫学校文明建设。如锦汇小学的锦绣文化体系里“一子一锦·一子一绣”、“全面如锦·个性如绣”,一定是强调“每一个人”好的、积极、正道、前进一面的变化、发展,才是“锦、绣”寓意、锦绣教育诉求的全面个性人的发展,才符合锦汇小学化己、立己,化人、立人,化天下人、立天下人“锦绣文化”文宗育旨(文化之宗、教育之旨)的要求。

明,即文明,特指学校文明,其進一步培育发展是什么呢?是“知”,是第二轮的否定之否定之“知”。体现学校文化学习、培育的螺旋往复、循环上升,永无止尽。锦汇小学的“锦绣学校文化”培育如此,天下学校的“学校文化”培育也如此。

其实,学校文化,不管从哪个角度切入,最终都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条条大路通长安”,这个“罗马”、这个“长安”,就是教育的本质、育人的旨归——人诗意的栖居、人美好的生成。

(作者单位:成都市锦汇东城小学罗伟成都师范学院祝帅)

猜你喜欢
学校文化
做好档案编研工作 提升学校文化氛围
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情境对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教学研究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多元教育”视阈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提高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策略研究
坚持创新,促进学校特色文化可持续发展
知行合一 文化化人
学校专业发展的文化视角
组织效能视野中的学校文化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