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会珍 李紫光
(保定市公安局,河北 保定 071000)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保定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全警全力,迅速打响了抗击疫情的攻坚战。全市广大民警闻令而动,日夜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舍小家、为大家,用无私和奉献践行了人民警察的使命。疫情防控工作具有高危险、高强度、高压力的性质,给广大民警带来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其中一项突出表现是焦虑。本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全市公安队伍的心理焦虑进行测试并加以分析研究,为其心理健康维护提供参考依据和实践指导。
保定市公安局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科研团队合作,开展全市公安机关疫情防控人员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疫情防控期间焦虑自测量表》,通过在线测评,系统自动评判分值,帮助测试人员了解自身焦虑状况。焦虑自评量表对中国正常人1158例常模研究,结果显示29.78±0.46可作为常模总分均值之上限,40-48为轻度焦虑,49-55为中度焦虑,56以上为重度焦虑。自2月26日至3月2日,全市共3467人参加了在线心理测评,有效数据3463份,有效率99.88%。研究对象数量大,覆盖面广,涉及多个警种,警力分布合理均匀,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详见表1)。
测评数据采用GraphPad Prism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确保结果真实准确。同时,结合市局心理健康服务队的热线电话咨询和个别访谈,对全市公安队伍疫情期间的焦虑状况有了清晰准确的认识。
以下各项数据均系在3463份有效数据基础上统计分析得出,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1.纵向分析。保定市公安队伍的焦虑平均得分为32.01,具体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根据量表常模分数以及对焦虑等级的评定,大部分民警焦虑水平正常,占总人数的80.91%;661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占19.09%,其中,轻度焦虑的435人,占12.56%,中度焦虑的120人,占3.47%,重度焦虑的106人,占3.61%。
表1 被试基本情况(N=3463)
表2 焦虑分布状况表(N=4363)
2.横向分析。河北大学科研团队用此焦虑自测量表同时对社区工作人员、一线医护人员和在校大学生三种群体进行对比测试,结果显示,社区工作人员整体焦虑水平最高,其次分别是一线医护人员和民警,焦虑程度最低的是学生。此结果说明在战时状态,民警能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环境、抵御压力,对战时的各项工作认知清楚、心态稳定,具有应有的自我控制能力、任务执行能力以及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整体心理素质较高。
3.原因分析。本测试结果与公安队伍的特殊工作性质及保定所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公安事业是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职业,是维护社会治安的主力军,公安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民警日常工作始终处于高强度、高压力、高风险状态。特别是保定地理位置特殊、任务特殊,担当着首都政治“护城河”的政治使命,责任重、压力大。常年的战时历练,加上公安机关的工作惯性,确保了公安队伍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高,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思路清晰,行动迅速,执行有力,提前形成了心理预期,接受更加自然,因此整体焦虑水平处于正常范围。
对不同性别民警焦虑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图1。
图1 不同性别民警焦虑独立样本T检验
由图1可见,男民警焦虑平均分为31.81,女民警焦虑平均分为32.75。对二者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值为0.0248<0.05,说明不同性别民警的焦虑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男女民警社会角色不同导致。一般男民警主要精力用于工作,而女民警除了工作外,还要承担更大的家庭责任,承受来自子女教育、抚养老人、家庭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因此更容易产生焦虑、躯体化等心理问题。
对民警、辅警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焦虑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图2。
图2 民警、辅警和其他工作人员焦虑F检验
由图2可见,民警焦虑平均分为31.55,辅警平均分为32.36,其他工作人员平均分为32.27。对三者进行方差分析,P值为0.0809>0.05,说明民警、辅警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焦虑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区别不大。但对三者进行两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民警和辅警存在显著性差异,民警和其他工作人员、辅警和其他工作人员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究其原因,主要是辅警的职业保障仍不完善。一是缺乏政策制度。虽然保定市公安局2020年4月底刚刚出台了关于落实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办法,但该办法2021年1月1日起才实行,因此,目前保定市尚未建立统一、规范的辅警管理制度。疫情防控中辅警同样面临被感染的风险,但因公认定、抚恤保障等缺乏政策支持,因此心理焦虑水平较高。二是职业前途模糊。大多数单位尚未实行层级管理,无论辅警工龄、学历、工作实绩如何,在晋职晋级方面没有统一规范,职业前景渺茫。面对紧张繁重的疫情防控工作,“不想干但又不得不干”的心理反差导致焦虑过高。三是待遇保障不足。目前,我市市本级辅警薪酬包含基本工资1650元、绩效工资600元,扣除社保公积金后实发工资1783元,各县辅警工资大致相当,个别单位甚至更低。辅警工资不高,只能勉强维持日常生活。在疫情防控中,没有加班费、执勤津贴等额外补助,繁重的工作任务和较低的待遇收入,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导致焦虑。
对不同警龄民警的焦虑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图3。
图3 不同警龄民警的焦虑F检验
由图3可见,不同警龄民警焦虑得分不同,0-3年、4-10年、11-20年、20年以上警龄的焦虑得分分别为32.13、32.39、32.61和30.29,其中20年以上警龄民警的焦虑得分明显偏低。对四者进行方差检验,P值为<0.0001,说明四个警龄段的民警焦虑之间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对四者进行两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警龄20年以上的民警焦虑与其他警龄段的民警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警龄段的民警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究其原因,20年以上警龄的民警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对很多事能看得开,心态逐渐平和,工作和家庭压力对个体产生的心理影响减小,因此焦虑水平最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民警,对各方面工作不太熟练,对任务做不到得心应手,易产生焦虑。4-10年警龄的民警开始结婚生子,家庭、工作双重负担使得此阶段焦虑稍大。11-20年警龄的民警大部分都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工作主力和中层领导干部,这部分人员承担大量的业务工作,任务重、责任大。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全局工作中是执行警令政令的关键环节,既要组织好业务工作开展,又要抓好本单位队伍管理,工作角色和岗位责任导致高焦虑。
测试量表将工作性质分为五种,每位被试根据自身实际最少选择一项,也可选择多项。对不同工作性质的民警焦虑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图4。
图4 不同工作性质民警的焦虑F检验
由图4可见,得分最高的是负责入住户、商铺、排查走访教育的民警,平均分为34.61;在各监测点执勤的民警焦虑平均分为32.14;平时负责治安管理工作的民警焦虑平均分为33.00;负责部门后勤保障及调度工作的焦虑平均分为32.57;得分最低的是负责其他工作的民警,平均分为31.87。进行方差检验,P值为<0.0001,说明从事五种不同工作的民警焦虑之间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对五者进行两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入住户商铺、排查走访教育的民警和从事其他工作的民警焦虑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四种民警之间基本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究其原因,从事入住户、商铺、排查走访教育工作的民警是疫情期间接触社会最广泛、最深入的一个警种,属于负责性综合岗位,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琐碎,要应对社会的方方面面,执法环境也不尽如人意,倒查机制严格,因此其焦虑水平最高。而在监测点执勤人员和其他岗位工作人员,工作性质单一,按照工作要求认真执行就可以顺利完成任务,无须太多思虑,且单一工作性质导致规律作息,休息得到保证,因此心理焦虑水平较低。
综上所述,对全市公安队伍在疫情防控战时期间的焦虑现状调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全市民警的焦虑水平总体上处于正常范围;二是男民警的焦虑低于女民警;三是民警的焦虑水平低于辅警;四是20年以上警龄的民警焦虑最低;五是负责入住户、商铺、排查走访教育的民警焦虑最高。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样本量虽然多达3643人,但由于是网上在线测试,被试的选取与控制方面无法做到十分严格,会出现个别非民警辅警身份的被试。其次,本研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做的测试,缺乏疫情前后正常时期民警的焦虑状况作对比,因此难以确定本次焦虑测试结果是否是由疫情引起的,建议疫情结束后再做一次对照测试。
针对上述结果,结合我市公安工作实际,为缓解民警焦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特提出以下三条建议。
将心理健康培训融入各项学习培训活动,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推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微视频、微课程,切实缓解民警心理焦虑。要积极预防和及时发现影响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及时掌握队伍中的负面情绪,主动引导民警正确对待各种困难、矛盾和挫折,保持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
在推动从优待警各项措施落实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警种、不同岗位、不同工作性质的民警,进一步细化民警作息、补休、轮休、年休假、年体检等措施,让从优待警措施更具针对性,确保不同岗位的民警得到必要休整,缓解身心压力。推动岗位交流机制,使民警心里有想头、工作有干头、轮岗有盼头,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环,使长期从事高强度艰苦工作的民警能够得到轮岗机会,为民警的不断进步提供广阔职业发展空间。
抓住公安改革的有力契机,把建立辅警队伍职业保障体系作为重点,统筹协调、整体推进。要建立全市辅警管理工作专职机构,加强对辅警队伍的统一领导,提高队伍凝聚力。要建立以从业年限为基础并与薪酬待遇相挂钩的辅警层级管理模式,增强辅警职业荣誉感,更好地发挥政治激励作用。要积极协调政府有关部门,构建稳定独立的辅警薪酬待遇体系,提高辅警收入水平,解除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