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探讨

2020-06-08 20:41祁忠云
读写算 2020年9期
关键词:以图导学初中地理模式

祁忠云

摘 要“以图导学”就是以图片为切人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伴随新课标的提出,此种教学模式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灵活。本文将探讨该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9-0081-01

“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客观发展规律,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以图导学”的意义以及“以图导学”在地理教学工作中的运用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便利用“以图导学”教学模式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效率。

一、以图导学课堂模式的开展

(一)读图导课。地图最突出的特点是直观。它以各种地理符号的形式,呈现了地理对象的位置、大小、流向、形状、高度等基本特征,将抽象的语言与具体的画面融合在一起,迅速反映在学生的思维中。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还能给课堂带来更多有趣探索的可能性,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促进其理解能力的提升。研究陆地和海洋的变化时,教师使用多媒体显示画出板块边界的“六大板块示示意图”,让学生根据所学到的知识,在舞台上画四大洋的边界,七大洲,并指出其具体分布位置,引出海洋和陆地的话题变化:“同学们现在看到大海、土地之前是这样吗?他们都在这个位置吗?今后有可能会改变吗?”在这个主题中,可以发现老师们对地图“小题大做”。一方面,他们以旧知识为桥梁,以地图为基础;另一方面,他们利用地图作为媒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其主动投身到课堂活动中来,一开始就吸引住了他们的注意力。可见,地图在课堂介绍中有很大的优势。

(二)依图学文。地图是空间信息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它的学习和分析,能够加强学生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一是,以地图为载体去开展任务型探究活动,让学生们体验知识生成的动态过程。其次,在分析、归纳、推理地图信息方面,与教科书的理论比较,可以起到相互验证的作用。教师还可以利用地图形象、直观的特点,进行一些课堂游戏,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例如,在教学《陸地和海洋的变化》一课时,老师可以让小组同学玩拼图的游戏,每组需要做好拼凑七大洲的板块的准备,哪个小组拼得快,就会赢得这场比赛。然后,教师可以增加难度,添加干扰的因素,如,画出不规则等高线地图等。通过有趣的课堂游戏,学生不仅可以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三)地图分析。图例、色彩、注释,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元素,往往可以传达重要的信息。山脉、河流和地形的分布一般都会影响到某一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通过一张小地图,我们可以了解当地的“天文和地理”。因而,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对地图信息进行全面、深入的解读,并在合理分析和大胆推理的基础上,对地理现象和规律进行解释。那么,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读图能力,而且,对于培养自身严谨的科学态度,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得出结论。地图是地理知识最集中的地方。学生不仅要能理解地图信息并将其分解成三维的生活知识点,而且,要能将知识重新组合成平面地图其融入到自己的头脑中。因此,在课堂总结的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导图的作用,串联知识点,进而达到“地毯”搜索的目的。例如,在《中国行政区划》一课中,重点应该是了解我国目前的三级行政区划,并记住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缩写、行政中心及其位置。在总结和梳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地图来强化学生的记忆,根据一定的线索和图像,对记忆进行分类。教师可以放大显示每个省行政区域的轮廓,要求学生们去自由联想,形象化地勾勒出它们的轮廓,如,山东像火腿、黑龙江像天鹅、青海省像兔子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比较地图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公式,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如“34个省易记、黑记牢、蒙兴安;陕西宁青藏云贵川、广东和广州两湖两河;香港、澳门、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和江西、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台湾”。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回忆图画,画出省级行政单位的大致轮廓。通过这一系列的复习、总结活动,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复习旧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使学生萌发探索的欲望。

二、以图导学模式开展过程中的注意点

(一)避免形式化。教师必须明确地图在课堂各环节设置的目标,突出其引导功能,避免“本末倒置”。从课堂各环节的设置来看,《阅读指南》侧重于场景的设置和主题的引出。它要求教师以地图为材料,设置一些相对简单灵活的探索性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地图分析”侧重于知识点对学生的应用,即,要求教师能够根据本课知识点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并以地图为载体;“用图作结论”强调知识点的概括性。

(二)提高针对性。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老师在地图上,设置旨在提高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阅读地图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学生对于地图信息及时捕捉的能力。基于问题的分析过程,教师要促进学生注意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形成完整的地理环境要素,以及锻炼自己对地域差异的洞察力。

三、结束语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它通过直观、简单的地理标志,将地理事物准确、生动地解释了地理的现象和规律,如果学生们掌握了其隐藏的信息,就能够真正理解地理知识。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地图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以图导学初中地理模式
“以图导学”优化初中地理教学
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巧用“以图导学”,提升复习效率
“以图导学”攻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永续债券探析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