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互联网时代,正秉持着它强大的优势,以不可阻挡的攻势冲击着我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塑造着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快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不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难以静下心来以崇敬的心态,细心品读一首传唱千年的经典诗词,传统文化给华夏子女留下的烙印也逐渐淡去。不同阶段语文课程节选的诗词美文,都是经过时间沉淀,依旧能够称为经典的优秀作品。通过教师深入浅出的分析讲解,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但当传统文化真正走进课堂的过程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
关键词:语文课堂 古诗词教学 传统文化 有效策略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璀璨而独特的瑰宝,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格式、韵律和时代背景,简短的语句中蕴含着深远而复杂的意境,或含蓄或强烈的表达着作者当时的思想与心境。细心品鉴一篇经典的古诗词,既是一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的品读,也是一次自身思想境界的升华。但是,理想是美好的,实践起来却困难重重,语文课堂中的古诗词教学逐渐失去了它原本夺目的光彩,沦为了应试教育的辅助工具。本文将深入挖掘古诗词教学对传统文化的弘扬的重要意义,立足语文古诗词教学现阶段的发展现状,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教育国情的语文古诗词教学体系,力求为推动教育优化升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古诗词教学对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收录进语文课本的古诗词,或是国家动荡时期,民族英雄的一腔忠肝义胆,或是隐居高人超脱世外的悠然自得,这种高尚的情操,不论放在哪个国家,不论是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是民族之魂的咆哮,都是国家基石的塑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始终”。古诗词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以凝练的语言,向我们诉说着当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环境,具有极高的品鉴和研究价值。
二.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形成原因
一方面,传统文化纷繁复杂、内涵深远,初高中学生当前阶段缺乏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经验,在学习一些古诗词的文学作品时常常难以理解作者创作作品时复杂而深沉的心理活动,同时,教师教学时间紧、学生课业压力大,各个学校之间升学率的竞争也愈演愈烈的客观现实不容忽视,学生和教师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挖掘凝练的诗词背后的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厚重的作者情感,这就为作品后续的学习带来极大的阻碍,同时,以古诗词承载传统文化传承的美好设想,在实践过程中也就沦为了一句空洞的宣传口号。
另一方面,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与当前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社会背景,存在很大的差别,语言表述对于部分学生来讲确实有些晦涩难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虽然也会引入新颖的教学手段,但是教学大纲依旧以传统的教学手段为主,教师单方面引导,学生被动跟从,难以提升学生对于古诗词鉴赏的积极性。同时,中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代学生的吸引力明显下降,新鲜、刺激、热闹的外来文化更加容易受到学生们的追捧,使得我们关于古诗美文的鉴赏品析、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的美好设想始终难以真正落实到实处。
其次,学校、学生本人、家长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课文初步朗读,分析古诗词创作的社会背景及人文环境,经典诗词分析鉴赏,诗词中心思想的总结升华,已经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固定思路。特别是高中所处的特殊阶段,整个高中阶段的课程安排都是为了高考做服务。学生无需主动动脑、只需墨守成规的按照课堂思路逐一进行分析即可应试,这样课堂教学所呈现出来的结果就完全沦为了应试教育的辅助手段,无论多么经典的诗词名句,还是多么深厚的情感内涵,在学生的眼中都沦为了苍白的文字,最终试卷上呈现出来的成绩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这样就完全失去了传统文化出现在高中课堂中的重要意义。
无论是教师的升学压力,学生的课业负担,学校之间竞争的压力,各方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浅薄,归根结底,都是社会的认知出现了问题。社会因素仿佛一只无形的手,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浮躁的社会风气将原本快速的生活节奏变得更加急躁,学生们被催促着不断向前,没有时间,也难以静下心来以崇敬的心态,细心品读一首传唱千年的经典诗词。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速度更快,更多新颖的文化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面对眼花缭乱的新颖信息,学生更不会主动倾注时间和精力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在这个以结果论英雄的时代,我们关注的往往只有最终的结果,精神层面是否充实却常常被大家所忽视,教学活动中的结果就是学生最终分数的呈现,传统文化的传承终究是学生取得分数后的更高层次的追求。
三.深化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
1、首先要从根本上激发社会各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和认可度。再科学的教育体系,再完备的教学模式,再先进的教学手段,学生自身的认可度低,学生家长的关注度低,一样难以将传统文化教育推广到实处。只有从根本上激发社会各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和认可度,才是深化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人才考核标准,将古诗词教学同社会各界最关心的问题直接联系起来,将宏观的教学指标,分解细化,分类融入学校日常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通过考核成为学生成绩中的组成部分,这样,既能够引起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关注,也能够以量化指标对教师和学校进行考核。
2、利用信息手段,丰富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手段。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教学信息化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教师可以在网络共享中广泛收集资料,通过技术手段的编排,尽可能以新颖的形式浅显生動的还原作者创作时的社会背景,例如通过截取相关影视作品的经典片段,或者相关名人学者对当时社会背景的研究资料,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学作品创作时的复杂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环境,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继续深入探索的兴趣,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形象生动的将教学课程主题鲜明、结构丰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教师事先营造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自主研究,这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不但是全面而真实的,也能够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3、教师率先提升自身文学素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作为人才培养第一线的实践者,其自身素质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古诗词乃至传统文化学习的广度与深度。教师拥有深厚的文学素养,才能对古诗词所蕴含的历史背景和作者借此抒发的深厚情感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这样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的以更加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传递更多的精华,将原本晦涩难懂的语言转化为清晰易懂的语言文字,进而带动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为传统文化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真正的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提出各种各样的千奇百怪的问题,教师只有拥有深厚的文学素养,才能够应对学生提出的知识问答,也能够在学生学习方向出现偏差的时候,第一时间点明问题所在,快速扭转学生的学习思路,保证学生始终在正确的道路上进行探索。
4、从学校角度营造学习古诗文章、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的校园氛围。学校层面的鼎力支持才能让教师的教学实践工作顺利进行。
一方面,从教师角度来看,古诗词教学本来就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学校可以聘请研究传统文化的资深学者,来校开展专题讲座,与奋战在教学实践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针对传统文化教育展开深度的交流,从根本上转变教师对古诗文教学的抵触心理。学校也可以为语文教师开展“弘扬传统文化”的专项培训,为其解答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疑虑和挫折,捋顺教学思路,教师还可以在培训过程中相互交流教学心得,总结教学经验,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
另一方面,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对古诗词学习始终难以提起兴趣的关键,在于难以认识到古诗词学习深化至传统文化的学习在现阶段备考过程中,乃至未来漫漫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意义,以及校园文化氛围的缺失,这就要求学校努力营造起浓厚的传统文化学习的氛围。随着西方节日的引入和商家的各种鼓吹和宣传,学生关注的焦点逐渐被五花八门的西方节日吸引了过去,甚至很多学生对我国很多传统节日,有哪些传统习俗的描述都含混不清,学校就可以抓住这一点,在中国传统节日来临之时,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首先以校园活动来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在学生参与到校园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活动环节的设计,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此外,在教师授课的环节,也要将古诗词的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明白,古诗词学习不仅仅是应对考试的工具,其中蕴含的很多人生哲理,更是我们未来历经艰辛、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
结语: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他以凝练的语言,向我们诉说着当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人文环境,具有极高的品鉴和研究价值。但是这样的瑰宝在走进课堂教学过程中却举步维艰,因此,深入挖掘古诗词教学对传统文化的弘扬的重要意义,切实结合语文古诗词教学现阶段的发展现状,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语文古诗词教学体系,以古诗词教学引领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近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刘聪.高中古诗词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
[2]章李鸽.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4.
[3]颜昌荣.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进行傳统文化教育实践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
[4]王凯.高中古诗文与传统文化[D].四川师范大学.2013.
(作者介绍:魏嘉慧,长春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教育学专业,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