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1〕

2020-06-05 00:27刘小斌曾敏欧阳军平张誉邓红敏罗少林张立洲
临床医药实践 2020年6期
关键词:腓骨三维重建分型

刘小斌,曾敏,欧阳军平,张誉,邓红敏,罗少林,张立洲

(新余市中医院,江西 新余 338025)

胫骨平台骨折是生活中常见骨折类型之一,约为胫骨髁骨折的70.00%。胫骨平台骨折为膝关节内复杂性骨折,其主要特征为关节肿胀疼痛、韧带损伤、活动障碍[1]。胫骨平台是胫骨与股骨下端接触的面,胫骨平台中央有胫骨粗隆,内侧有内副韧带,外侧有外、内侧副韧带,是膝关节的重要负荷结构[2]。胫骨平台骨折的发生原因大多数是由外力重创所导致的,外力使胫骨内、外平台受力不均匀,发生韧带、半月板的损伤及骨关节炎等。如果不能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日常生活与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3]。诊断该病的主要方式是X线摄片和多层螺旋CT及其重建技术。由于膝关节解剖结构复杂,存在约11°的后倾角,骨块形态多样并相互重叠,致使常规CT扫描和X线摄片有时难以准确、全面地显示骨折部位、骨折片移位及关节面塌陷情况,通过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提供直观立体的骨关节图像,清晰显示骨折形状并判定其骨折类型,能准确显示出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和分型。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X组与MU组患者分型情况、合并髁间隆突骨折及腓骨小头骨折的检查情况、诊断价值的差异性来探究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4月在我院检查并进行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 例,平均分为X线组(X组)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组(MU组)。X组用X线方法检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MU组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方法检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最终结果由手术后证实。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能够表达主观思想,配合治疗;确诊为胫骨平台骨折;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家属与本人均知晓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不配合研究者;凝血功能异常;合并有严重心、肺、肝、肾等器官疾病;患者有明确外伤史;神经功能障碍或精神异常患者。

1.3 诊断方法

1.3.1 X线

X线平片检查采用柯达-DR X线机常规摄正侧位片。患者平躺在床上,固定四肢,拍正位片时患者侧坐于摄影床板上,膝部的正中矢状面与床面垂直,脚尖朝上,且中线通过髌骨的下侧与射入胶片的中心垂直,照射野中心为膝关节,且向上需达患者胫腓骨的上侧,向下需至患者股骨的下侧。侧位片为患者侧卧摄影床板上,膝关节的矢状面和床面平行,中线通过髌骨的下侧和腘窝后侧的连线中心与射入的胶片中央垂直。

1.3.2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采用GE Light speed VCT64排螺旋CT扫描仪,扫描层厚2.0~4.0 mm,电流200 mA,图像重建间距1.0~2.0 mm,电压120 kV。患者扫描部位及范围均参照X线片。扫描完成后,将原始容积数据送入工作站进行图片及数据分析。

1.4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统计X组与MU组患者分型、合并髁间隆突骨折及腓骨小头骨折的检查情况。按Schatzker的分型标准。Ⅰ型:单纯外侧平台的劈裂骨折;Ⅱ型:外侧平台出现凹陷骨折;Ⅲ型:外侧平台为中央凹陷骨折;Ⅳ型:内侧平台的骨折;Ⅴ型:双髁骨折,内外侧平台“Y”型骨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分型情况比较

按照Schatzker分型标准,X组X线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差异较大,MU组MU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差异较小,更准确(见表1)。

2.2 两组患者合并髁间隆突骨折及腓骨小头骨折的检查情况比较

X组合并髁间隆突骨折和腓骨小头骨折的检出率明显低于MU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检测的诊断价值比较

MU组检测诊断的特异性、准确率均高于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 论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上骨科常见复杂的关节内骨折,胫骨与股骨下端接触面为胫骨平台,它是膝关节的重要负荷结构。在创伤性骨折中占较大比例,胫骨平台骨折相对复杂,涉及关节面,部分伴腓骨小头骨折、髁间隆突骨折,当膝关节受到巨大外力冲击后,导致患者关节内出现骨折情况,骨折往往涉及关节面,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半月板、关节软骨及韧带损伤,若未及时治疗,易诱发膝关节功能障碍,并发骨性关节炎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胫骨平台骨折具有较复杂的特点,往往会出现漏诊情况,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会导致患者病情迅速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诊治的困难。对于这种骨折进行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十分重要,所以,做好对患者骨折的分型也变得尤为重要[5]。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是容积再现与多平面重建技术的联合应用,能够清晰显示胫骨平台的解剖结构和立体图像,优于X线摄片。本研究中,X组X线诊断Ⅰ~Ⅴ型分别为7 例、10 例、8 例、3 例、2 例,手术结果为5 例、7 例、10 例、5 例、3 例,X组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差异较大,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MU组MU诊断Ⅰ~Ⅴ型分别为8 例、10 例、6 例、4 例、2 例,手术结果为8 例、10 例、7 例、3 例、2 例,MU组MU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差异较小,更准确。X组分别诊断出合并髁间隆突骨折5 例,合并腓骨小头骨折4 例,MU组分别诊断出13 例和12 例,两组比较,X组检出率明显低于MU组(P<0.05)。MU组检测诊断的特异性、准确率均高于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U组患者的分型诊断结果、合并髁间隆突骨折及腓骨小头骨折的检查情况、特异性、准确率均比X组高,所以,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分型、诊断胫骨平台骨折较为准确。王达和孙亚军[6]的研究中将CT扫描结果进行三维重建,可以清楚显示关节面塌陷程度、骨折线走向、移位程度等,提供直观三维容积重建(VR)成像,帮助医师确定胫骨平台骨折类型,以便准确评估骨折损伤,制订针对性手术方案。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表1 两组患者分型情况比较 例

表2 两组患者合并髁间隆突骨折及腓骨小头骨折的检查情况比较

表3 两组检测的诊断价值比较(%)

猜你喜欢
腓骨三维重建分型
高频超声诊断急性踝内翻腓骨肌腱脱位的临床价值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MRI诊断鞘内型腓骨肌腱半脱位的价值
第3腓骨肌缺如并第3跖伸肌变异1例
崴脚千万莫忽视
CT在早期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临床分型的应用
三维重建的飞机机动动作库设计与可视化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互联网全息位置地图迭加协议与建模制图技术
光编码技术在犯罪现场重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