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变革,教育事业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在各种新理念的指导下,对教育方式不断改革,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7-0211-02
【本文著录格式】张晓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J].北方音乐,2020,04(07):211-212.
核心素养概念提出之后,教育行业开始发生深刻的变革,传统的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已经不再适应现有要求,因此,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做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一、核心素养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意义
核心素养在小学阶段对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音乐学中融入核心素养是现阶段教学中研究的重要课题,想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在小学音乐课堂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首先要清楚核心素养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内涵,音乐核心素养在课堂实践中的内涵体现在以下方面。
培养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实践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学生在在课堂中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避免课堂成为教师的“独角戏”,只有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才能更好的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体现核心素养的综合性,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不仅仅是体现在学生在某一种单独能力的突出,其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习阶段,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并将这种综合能力反向发展在音乐学科的学习上来。
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通过音乐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为学生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拥有全面发展的基础。
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通过对学生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音乐课堂上能够更好的完成音乐教学目标,具有音乐学科素养,能够通过教师的教学体验音乐学科中包含的情感体验,以及对音乐的感知,使学生能够具备综合发展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一)观念和行动没有统一
核心素养提出以来,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理念都提出了挑战,教育工作者也充分认识了核心素养提出对学生乃至教育事业对于学生培养的意义,但具体到音乐学科的教学中,行动没有跟上观念,造就了当下音乐学科的教学依旧处在传统模式下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相关部门在领会了核心素养的内涵之后,没有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做出努力。当下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下,音乐学科依旧是作为“副科”出现在小学课堂上的,一些学校在行动上没有将核心素养具体到音乐学科上。另一方面,教师虽然领会了核心素养的精神内涵,但在教学方式上依旧懒于改变,没有针对核心素养的精神内涵做出音乐课堂的改革,只有知行合一,将核心素养的理念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在小学音乐课堂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二)教师业务能力需要提高
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要求,因此要求教师的自身能力应当和核心素养的理念相匹配,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教师在各项能力上也要不断提高,现阶段的现状决定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几乎没有再继续进行职业培训,教育理念在不斷更新,不断地对培养的学生的目的上提出新要求,但教师在具体的实施和教学实践上没有行动,如此一来,先进的教学理念也形同虚设。还有一些教师在主观意识上没有对自己形成合理定位,主观的认为自己所教学的音乐学科是“副科”,不需要像“主课”那样对学生严格要求,积极教学,这样的观念也造成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消极的教学行为,不利于自身职业发展,也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由此看来,想要将核心素养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不仅需要多方面“齐抓共管”,教师在教学观念和方法上要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够与核心素养提出的理念相适应。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的具体方式
(一)教师及时更新自身观念
在核心素养的理念指导下,教师积极在音乐课堂实现中改进方法,制定适合新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模式,是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前提条件,只有教师自身对核心素养在小学发展阶段对于学生的意义方面有了深刻认知,才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寻找新方法,促进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具体到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上来讲,需要教师具备以下观念。
1.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做到循序渐进发展
音乐核心素养目的是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知识、思维和能力,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单独一节课就能实现的,只有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不断渗透,学生才能逐渐拥有这些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及时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对学生的能力增长有充分把握,这样才能全方位关注学生的发展,并对学生的发展及时引导。
2.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一些学生“早慧”,一些学生“晚成”,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关注不同个体之间发展状况不同,对于发展层次的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方位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使学生利用自己的优点促进缺点的改进,这样的学生始终是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下成长和发展的,也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增强课堂实践性。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参与演唱、赏析的方式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中的情感,使用这种具体的时间方式让学生具体感知音乐,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促进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
具有拓宽学科领域的思维
音乐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综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当注意将学科融合起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知识,在音乐学科的学习中体验音乐艺术带来的美好情感体验,并能将这种体验带入文化体验中,使学生认识到文化对于人产生的重压作用。
(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完成教学目标需要教师通过一定教学方式来实现,观念只有落实到行动上才能体现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育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兴的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游戏教学等,具体到音乐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发展特点采用具体的发展方式,在此过程中可以应用以下策略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1.利用新兴媒体进行多媒体教学
音乐的教学离不开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多媒体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将抽象的音乐具体化,从而使学生有更好的认知体验。
2.注重教学过程,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到音乐作品的意义;通过演唱,使学生识记音乐学科知识点;通过聆听,体验各种特点的音乐之间的不同,深刻体验音乐的多变化,都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的方式之一。
只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并找到最适合学生发展特点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语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离不开多方共同努力,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要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不断的进行新模式、新方法的探索,才能使音乐课堂教学收获更好的效果,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宇飞.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小学音乐教学分析[J].考试周刊,2017(A4).
[2]傅薇.基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教法优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2).
[3]褚维维.探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樂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
作者简介:张晓明(1978—),男,甘肃武山,本科,二级教师,从事小学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