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语言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0-06-01 07:38黄扬
现代交际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学探索慕课教学实践

黄扬

摘要:《德语语言学》作为一门专业知识型课程,具有举足轻重的课程意义。但该课程理论性较强,如果不进行教学探索与实践,容易成为一门枯燥、难懂的课程,达不到课程教学要求,背离课程教学目标。可通过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强化课程中的汉德对比分析内容、创新课程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开展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等方式,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践。

关键词:德语语言学 教学探索 教学实践 慕课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7-0014-02

课堂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场所,承担着实现课程目标的任务。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结合课程特点,明确课程目标和课程任务,通过探索和实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从而达到开设该课程的目的[1]。

一、《德语语言学》的课程地位

钱敏汝等在《当代中国德语专业教育研究报告》中指出:“知识社会中我国德语教育面临的人才培养任务,即提高知识传授的效能和质量,培养立足于中国、以语言文化为根基、有多学科知识、跨学科视野、跨文化能力和勇于并善于面对理论和实践的德语人才”[2]。可见,外语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不是仅仅把外语作为工具的应用型训练,而是对人的基本素质的教育[3]。

按照高等學校德语本科教学大纲对课程的分类,《德语语言学》属专业知识型课程,这类课程是本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性较强的知识课程[4]。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特征,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论修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启发德语专业学生的科研意识,引导并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5]。另外,语言学对于外语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只处于语言现象的使用层次,就无法从语言学的高度去认识语言;或者对错误的语言现象不敏感,不能透彻地分析其原因。掌握语言学知识,可以从宏观高度去认识语言的普遍规律和特点,有利于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外语学习的效果。

二、《德语语言学》教学探索和实践的必然性

(一)课程特点

该课程阐述德语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和方法,使学生从更高层面认识德语的普遍规律,提高其德语运用的敏感度。这门课程的显著特点是理论性较强;抽象概念较多;理论阐释较多。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很难收到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情况反馈

由于其重要的课程地位,该课理应被教师和学生重视,体现其应有的课程价值,但事实并非如此。教学反馈表明,学生认为纯粹的语言理论知识学习,不如《旅游德语》《科技德语》等专业课程实用性强,因此思想上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学实践还反映出,大多数教师往往照本宣科,使得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效率不高,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为此,笔者对自己近年来在《德语语言学》课程中所进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总结,以期就教于同行。

三、《德语语言学》教学探索和实践

(一)提高课程的实用性

1.重视语言学中的文化因素

语言凝聚着民族文化的结晶,成为一个民族最主要的特征之一[6],一个民族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文化财富,其主要部分都保存在其语言中,并通过语言传播和传承。因此,学习《德语语言学》,必须引导学生了解德国人的思维、习俗、价值观等文化因素,从而加深对德语语言和文化的认识。

譬如对于词义变化的这个知识点,教师可以把词义变化和德国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结合起来讲解,以加深学生对词义变化的理解。同时,因为学生对汉语词义变化相对熟悉,可以和汉语词义的变化相比较,启发学生对德语词义变化的思考。

2.结合德语学习实际

语言学中的较多理论和概念都能在德语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佐证。比如组合、聚合关系、词族概念、近义词、反义词等,其实学生一直接触这些概念和理论,只是没有上升到语言学的理论高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把对练习和习题的认识提高到语言学的理论高度,从而提高德语学习的精准度,提高德语学习效率。

比如德语学习中常见的构词成句练习,就与语言学中的句法学有关。如果学习过这一理论,解决这类问题就会有很清晰的思路。

可见,语言学的知识对德语学习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语言学理论可以指导德语学习;同时,德语学习中感性材料的获取又促进了学习者对语言学理论的理解。理论和实际由此相得益彰。

(二)强化课程中的汉德对比分析内容

德语学习必定受到母语——汉语的干扰,认识汉德语言的不同点,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语言的认识,增强跨文化的敏感性,提高科学的思辨能力,一定程度上达到培养其科学素质的教学目标。

语义学、语用学和词法学这三章均涉及了汉德语言比较的内容,应该深入探讨汉德语言的区别。

1.词汇对比

比如词汇的内涵在不同文化群体中不一定和字面意义一致。比如德语中的“schwarzer Tee”不是字面上的“黑茶”,而是“红茶”的意思。词汇的外延在不同文化群体中也不一定一致。如汉语中表示烹饪的词汇很多,有“蒸”“煮”“炒”“烤”“炸”等;而德语中烹饪相关的词汇却少很多。不用语言词汇的义项数也不可能完全相等。比如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在德语里就很难找到相应义项。同样,德语里丰富的、有关宗教的词汇在汉语里也找不到对应的义项。

2.习语对比

习语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汉语里与“猪”相关的习语多是贬义色彩,但德语中的习语“Schwein haben”却是“走好运”的意思。

(三)创新课程的教学方式

1.结合生活实际

教师可把某些抽象内容放到生活日常中来思考,转换成身边常见的现象,以帮助理解。如符号学这一章。如果把抽象的符号和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符号结合起来,如信号灯、雷电、指示标志等,学生理解起来就非常简单。

2.运用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Projektunterricht)指教师和学生围绕某一特定主题,开展一系列教学和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最早源于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J.Dewey)的教育理论[7]。其过程一般有五个步骤:资讯、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

该课程的项目教学围绕重要的语言学理论展开,引导学生探究理论的来源,理解理论的内容。笔者开展了以下主题的项目教学。如:德语熟语的历史渊源,布勒的语言工具模式,莫里斯模式,符号三角理论,概念义和附属义的德语词汇实例等。笔者首先分配项目任务,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活动,教师不定时检查实施情况,并予以指导,项目活动的结果是小组汇报。项目教学活动调动了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和能动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开展讨论课

讨论课可以培养学生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并鼓勵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笔者经常开展一些关于文化和语言相关的主题探讨。如:在本课程的教科书中出现了我国语言学家钱冠连的一句话: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园,它恪守住了这个民族的文化。笔者引导学生对该句进行深入讨论,学生受益匪浅。

4.开展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

本人于2020年主持建成在线慕课《德语语言学入门》,展开了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

该教学方式将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引导学生用语言学角度,审视和思考德语学习。将思辨环节与展示环节结合:针对特定主题,学生个人思考和小组思考以后,展示自己的思考结果。该教学方式实现了三延伸:向课外延伸——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线上学习;向课程思政延伸——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深入发掘该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向全人教育延伸——培育和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行动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了验证教学效果,在班级展开了调查。内容包括深度访谈,涉及混合式教学的影响、成效、评价等。再对访谈内容和评论等过程性数据材料进行质性分析,辅以词频分析,以确定学生的关注焦点。然后,设计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量化数据。调查表明,对于混合式教学形式对学习该课程的帮助程度,有62%的同学认为帮助较大。79%的同学利用慕课进行预习和复习。87.5%的同学认为加深了自己对学习内容的了解。75%的同学由此扩展了知识面,50%的同学由此启发了思维,50%的同学由此开阔了眼界。67%的同学认为对该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帮助。采取混合式教学以后,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得到较大提高,课堂活跃度得到较好改善,学术视野得到扩展,思考问题的深度得到加强,对德语学习起到了较好的实践指导作用。

四、结语

教师应围绕课程目标,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深入思考,积极、大胆地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应适合教学对象特点,能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此外,一门课程的改革方式和方法,必定会对别的课程改革带来宝贵的启示。

参考文献:

[1]丁仁仑,戴炜栋.高校大学外语教学定位思考[J].外语界,2013(2):17-23

[2]蔡基刚.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学工具与素质之争的意义[J].外国语,2010(6):33-40

[3]束定芳,华维芬.中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六十年:回顾与展望[J].外语教学,2009(6):37-44

[4]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德语本科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5

[5]王京平.德语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1-8

[6]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6

[7]孙爱玲.德语项目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院学报,2006(4):74-78

责任编辑:景辰

猜你喜欢
教学探索慕课教学实践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课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