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
摘 要 项目化教学,要把握课标要求,整合课程资源,让学生认识、发现身边的数学,理解数学的意义,增强对数学应用与解题能力。本文以低年级数感培养为项目,促进学生数学语言、数学思维、数学情感的养成。
关键词 小学数学;项目化教学;数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6-0149-01
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引入项目化教学,鼓励学生从多种渠道来收集知识,体验数学,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数感能力应用性较强,与学生的生活关系紧密。教师应借助于项目化教学,从数感意识、数感思维、数学学习习惯上,来促进学以致用。
一、挖掘数学语言,展开数学思维过程
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上,尽管学生认识了20以内的数,即便是10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口诀都能够熟练背诵,但其数学素养水平并未获得同步提升。数学学科自身包含一套语言系统,在表述中需要做到准确、简洁、专业、逻辑性等。但对于低年级学生,很难真正透彻地理解数学知识,尤其是数学语言的理解不高,难以读懂用数学语言描述的数学问题,也就无法做到数学交流。如,在一年级学习“减法”时,教师让学生了解了数学减法的计算方法后,如果让学生说一说对数学减法的理解,很多学生不知所云。但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运用,学生的数学语言逐渐丰富,就基本能够明白数学减法的意义。有学生观察减法算式,看到被减数是“18”,减数是“5”,减法算式的结果是“13”。有学生观察减法列式过程,第一行为被减数,第二行为减数,减数与被减数之间是按照自右向左的顺序对应,即个位数对应个位数,十位数对应十位数,上下求减后得到差。有学生观察减法及计算结果发现,当被减数不变时,减数越小,差越大。这些数学语言及表达,都说明了学生已经认识到数学的逻辑关系,并从数学解题过程中深刻理解数学原理。事实上,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师要关注数学解题过程,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不能仅停留于计算的结果,更要让学生从计算中把握算理,懂得算法,掌握数学语言表达。
二、感知数学形象,促进逻辑思维发展
低年级数学课堂,数学思维的启发是必要的。低年级学生正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教师要把握“过渡”的起点,让学生逐渐认识数学,完善数学认知。如,数的认识、数的大小、20以内的数、100以内的数、简单的加减运算等等。这些知识点,在呈现时,可以从具体形象化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性思维过程。先从具体的形象化思维入手,结合实际事物,认识数量,再逐渐提升抽象认知,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转变为数学运算及抽象模型。如,对于“数的认识”,传统教法是展示大量的事物,让学生数数,增进对数的感性理解。但是,在教学中,物品的颜色、形状等属性,更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会发生认知干扰,而不去关注数的概念或量的变化。因此,为了强化学生对数、量的认知,教师就需要变换教法,引导学生认识数的大小,学会比较量的数值,懂得不同的运算方法。如对于“3”,可以是三个红苹果,也可以是三个青苹果,还可以是三个梨子,或者三个人等等。对于“3”,所涵盖的数学意义表示的量是“3”,可以是所有的东西。通常,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上,对数学逻辑思维的发展,应遵循“直观感知、建立表象、形成概念、抽象计算”四个步骤。如在“9加几”中,教师可以学生熟悉的小棒,或者其他小球等实物教具,让学生先摆出“9”个,再摆出“若干个”,然后,对照实物情境,来计算一共有多少个。教师在学生摆小棒时,要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先移动“1”个小棒,给“9”呢?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利用哪种移法更方便?学生通过动手体验,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表达,将数学计算与操作方法,以及数学语言统合起来,逐渐在头脑中构建“凑十法”表象。这一形象化思维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感性理解力,为后续逻辑思维的养成奠定基础。接下来,对于“8加几”的计算、“6加几”的计算,都可以让学生运用“凑十法”,来简化计算过程,深化对数学逻辑的应用。
三、关注情感体验,发展数学空间想象
低年级数学教学,教师还要关注学生数学情感的养成。对于数学课堂,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增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一些学生在遇到数学难题时,内心产生消极情绪,不愿意学数学,畏惧数学。这时,教师应通过创设数学情境,为学生搭建快乐的数学体验平台。如在学习立体图形时,让学生直接在头脑中构建立体图形,显然是有难度的。教师可以联系学生日常生活,观察一下,哪些物品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是圆形。同样,也可以引入动手拼搭活动,以积木、撕纸等方式,让学生认识不同图形,了解图形的特点,从动手制作、修正、拼接中,体会数学的趣味,发展空间想象力。另外,对于数学中的一些符號,如“>”“<”“=”等,如果直接讲解,则显得抽象。教师可以引入童趣故事,以“小猴拔河”等故事讲述方式,让学生认识两队比赛的数量关系,从而启发学生增强数学符号意识,感受数学语言的神奇魅力。
参考文献:
[1]李梅.认知视角下的项目化学习解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