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亮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是融合德育教育、提升学生思想品质的根本策略。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数学学习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但是大部分的高中数学教师只知道教给学生解题技能和方法,却忽略了传统文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常的数学学习观,甚至也会影响他们的高考成绩。所以,教师应当让传统文化走进高中数学课堂,发挥其德育教育作用。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德育教育;教学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6-0025-01
数学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的数学家们所总结的数学规律和数学学习方法至今仍对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启迪和指导价值。高中生思想成熟,也具备了较强的数学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这样才能让他们了解数学历史文化,从而更加正确地看待历史,纠正自己错误的数学学习观念,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一、以传统文化融合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结合高考案例分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高考对每一名高中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而数学更是重中之重。有些教师和学生不注重传统文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觉得在高考中不会考传统文化,表面上看这确实没错,但如果结合高考案例可以发现,重视传统文化和漠视传统文化将会对学生的解题效率和质量产生很大影响。例如高考中有一道题: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张邱建算经》中记载百鸡问题:“今有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凡百钱,买鸡百只,问鸡翁、母、雏各几何?”如果学生只懂数学算法而不懂传统文化,那理解题目时就会浪费很多时间,而且如果学生曾读过《张邱建算经》,那根本不用解答就能直接得出答案,从而大大节省了做题时间。
(二)传统文化对核心素养养成的影响。传统文化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想和行为产生持续性影响。从外在表现来看,一个经常接触传统文化的学生和一个只会做题解题的学生相对比,两者对数学的基本意义和价值的认知就完全不同,即一个是站在文化的角度欣赏数学之美,而另一个是站在解题角度体会数学之难。不难发现,前者的数学学习兴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高,反之,后者的学习兴趣则越来越低。而从内在表现来看,传统文化能让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行为变得更加系统、科学、专业,真正成为主动学习者,能够真正将数学知识与传统文化内容融会贯通,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观。
二、基于傳统文化,融合德育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传统文化氛围,体现高中数学人文精神。数学虽然是纯理科学科,但是在冰冷的数字和死板的公式后面,也有丰富有趣的数学历史文化知识。教师需要找出这些知识融入教学课堂之中,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传统文化氛围,体现高中数学人文精神。比如我国古代数学文献《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里面就有很多经典数学问题的解法,包括解联立方程、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运算、几何图形的体积面积计算等等,教师在教学方程、数理计算以及数形结合题目时就可以有意识的引入里面的内容,甚至可以将里面的一些经典例题作为教学内容。如此,学生就不只是单纯地学知识、记公式,而是从传统文化学习的角度重新审视数学知识。
(二)介绍数学历史背景,揭示高中数学知识的起源。数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战国时期尸佼所著的《尸子》一书,书中最早提出了“圆、方、平、直”等形的概念,《周髀算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数学典籍,《九章算术》约成书于公元纪元前后,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从先秦到西汉中期的数学成就。这些重要的数学典籍都说明了我国在数学方面的伟大成就,说明我国古代人民的大智慧。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这些典籍入手给学生介绍一下数学的发展历史以及我国古代那些优于西方数学的伟大成就,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讲述数学家的故事,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我国都涌现了一大批伟大的数学家,他们都有着很高的数学天赋,同时也非常努力、刻苦和认真,是当代高中生学习的榜样。教学中,教师可以列举一些与课本知识有关的数学家的故事,例如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既能让学生学习一些精巧的计算方法,还能学习祖冲之宝贵的数学学习品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下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观念、态度和方式产生非常大的变化,对增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下,传统文化应当全面走进高中数学课堂并成为融合德育教育的重要素材。当然,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个人浅见,希望各位高中数学教师能基于本文的分析论证继续探究相关的教育教学策略。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家庭教育专项立项课题(《家庭文化对中学生德育过程的影响》GS[2019]GHBZX17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魏伯运.高中数学在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