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如何更好地运用统编教材

2020-05-26 02:03陈颖
天津教育·中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统编教材运用

陈颖

【摘  要】近几年来国家对学生教材方面的改进和实际课堂方面的完善加大了根本上的“调整力度”,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人能够更好地发展。我们从小学教育入手,就小学语文教材的发展展开了深入探究,从当前统编教材在广泛教学教材的实际运用中可以看出:统编教材改变了教材原有的表现形式,在教师进行教学的同时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让学生在接触课本的同时减少内心对于某门学科的“恐惧性”,从心底更容易接受学科。从当下小学语文教材入手,注重分析统编教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更好地运用,为小学语文教师实际统编教材教课做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运用;统编教材;影响

从统编教材的本身出发:统编教材是当下社会教育发展的教学产物,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对学生的整体教学发展具有促进意义。语文教学往往是一个人从小学到成人时期不可“避免”接触的一门学科。在统编教材发展的教学当下,将统编教材运用到小学语文教材实际教学中,既能促进小学生完善自身素养,又能激发自我对于语文教学的学习兴趣。在统编教材下的小学语文教材,往往在内容上改变了过去式的书本编排形式,将小学语文知识的难点一点“概括化”,降低小学生在实际教材中的学习难度,在故事性、趣味性的教材中感受语文教学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从语文文章入手,在实际教材中减少文章难度,确保语文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教课的同时,既能带动整体课堂学习气氛,又能让小学生的思路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从现今小学语文教材的发展现状来看,仍存在一些不利于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更好运用统编教材的阻碍因素,更在客观上阻碍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推进。

一、当今教师对小学语文教材授课的现状

当今小学语文教材在形式上遵循着过去式的传统教材教学方法,在书本编排形式归于模式和知识面,从客观上来说,会影响小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接收语文教学,从教学角度来看与社会语文教材发展无法适应;过去式的传统教材,对于小学低年级来说,教师往往在第一节课时就要求小学生进行“字”的音节练习,从主观上会限制学生自我思维的活跃性,规范化、形式化的小学语文教材會让小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枯燥心理,提高不了学习兴趣,如此一来,影响的是整体小学语文课堂的教课发展。而对于小学高年级而言,教材往往会以文章的形式出现在他们的眼中,在整体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中,教师通常以阅读通篇的方法带领小学生进行课文学习,但在指导阅读中忽视的则是学生在阅读全文时的自我感受,有些学生则在阅读全篇的过程中对知识点产生疑问和迷惑,而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将实际问题过于理论化,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向受到阻碍,“不懂”的心理进一步加深。长此以往,就会影响教师的语文教材教学的更好推进,学生提不起对课文的阅读兴趣,阻碍教学发展和自我受教水平的提高。

因此,统编教材要求教师在原有的小学语文教材基础下,改进过去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方面接受社会发展下的语文教学,在主观上摒弃过去“旧”的教材思路,在教材形式上接受“新”的教材方法。将小学语文教材更好地融入每个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教学发展中,为小学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书本的编排形式可能会影响最终教师的教学形式。教师在思想方面接受统编教材内涵的同时,完善自我授课方法,改进过去小学语文教材授课形式,将统编教材带入实际语文课堂教课中,让小学生在统编教材下的小学语文教材授课中更好地发展自己,提高自身在语文课程外的学习知识面,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又提升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课水平,推进语文学科的课程得到提高。

二、探究小学语文如何更好地运用统编教材

对于教师来说,一本教材可能是确定好的,但是教材的实际授课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深挖统编教材内涵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自身教课方法,从小学语文教材整体知识点的编排入手,将统编教材运用到实际指导中,从而在自我教课基础上完善改进,促进小学生在统编教材下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更好地发展自己。

(一)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过去式的教课形式

对于小学生的指导方面,往往小学语文教师一开始就需要指导小学生对“字”的音节、发声进行训练。在统编教材下的小学教师,在完善改进自身过去式小学教学方法的同时,注重学习引导,带领小学生共同学习,将“字”的音节训练带入实际课堂故事性阅读中。教师让小学生围成一排听自己讲故事,抑扬顿挫、咬文嚼字地为小学生以故事阅读的形式展示“字”的语言魅力,在故事阅读中更能激发小学生对语文书本上的“字”充满兴趣,引导式语文教学带动小学生课堂气氛的同时,更能激发小学生对“字”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改变过去传统式的“讲课”方法,将“字”的音节变化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方式展现在小学生的面前,在小学生的印象上进行了加深。教师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运用统编教材,既改变了小学生对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印象,又让小学生在教师阅读教学中增长了知识面。

(二)注重阅读,扩展学生课外知识面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小学语文教学不纠于形式,小学语文教材不纠于规范化的指导,是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更好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统编教材下的小学语文教材,教师注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在进行创新化授课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补充,让学生的思维跳出小学语文教材范围之内,让自己的思想在课本以外的阅读中更好地畅游,既能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阅读经验,又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了更多的小学语文学习素材。

教师定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书籍推荐,引导学生在某个特定的阶段进行书籍的阅读,鼓励学生将自己在阅读中看到的或是感悟到的某个地方记录下来,写一些读后心得,培养学生对阅读的感悟能力,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积累,将书籍阅读中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以备后期自我写作时加以更好地运用。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阅读问卷调查,带领学生借阅校图书馆的书籍,让学生在书籍的海洋中更好地畅游;鼓励学生相互借阅,让学生尝试着了解自己不感兴趣的书籍。

(三)注重课文内容讲解,鼓励学生发表自我观点

教师在教课前根据小学语文教材内部的教材知识面程度进行授课,简化整本语文教材的课文教课程序,注重学生情绪进行授课,将某篇课文较为晦涩难懂的地方对学生进行详细化讲解,讲解贴合实际化,将困难的问题简单化,转换学生在文章中的思考方式,师生共同探讨,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师生共同探讨,尊重学生想法的同时更能提高学生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对于课文的探索精神。

三、结语

小学生是国家教育重视发展的新一代,只有将后备工作都做好,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发展。将统编教材运用到小学语文教材中,既能促进低年级小学生在教师阅读教学中达到“共情”能力,丰富小学生的情感,在教师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小学生善于想象的能力,从小完善自身发展。加大阅读,促进高年级小学生的自我完善进步,在阅读中陶冶学生情操,在心得中锻炼自身表达能力,在教师细心讲解中表达自我观点。统编教材更是在小学语文教材为小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谷双琼.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文本分析[D].贵州师范大学,2018.

[2]何晨.小学低学段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使用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19.

[3]范有娣.浅谈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J].小学教学研究,2018(33).

[4]范带娣.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方法探析[J].小学教学研究,2018(30).

[5]温儒敏.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J].课程[?]教材[?]教法,2018(2).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材统编教材运用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名著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基于单元整合的语用能力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