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平
摘 要:小学作为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启蒙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有限,自律性也不强,因此需要教师给予积极和耐心的引导。教师要在教学中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形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能力。小学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水平,教师去针对写作能力的培养要更加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开展研究。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能力;培养与提升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爱玩爱闹的年龄阶段,小学高年级学生虽然自我管理能力与自主学习水平有所提升,但仍旧处于波动阶段,教师对于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依旧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首要教学目标,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改变被动学习的现状。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教师要针对这一问题开展系列研究,推动学生语文写作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升。
1 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现状
首先教师层面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教师由于多年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总是习惯将自己放在主导位置,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授课内容,在写作过程中很少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长此以往学生对于语文写作的兴趣就会逐渐丧失,在写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现象。教师这种教学观念导致语文写作教学总是呈现一种压抑的氛围中,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其次学生层面存在写作积极性欠缺的问题。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于学习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素材积累,导致学生在写作时想要表达的话可能无法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就会失去语文写作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中过于重视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教学,导致学生的写作内容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很多学生的写作内容没有特别精彩的地方或者是明确的观点,导致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迟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2 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能力培养与提升的策略
2.1 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首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写作的趣味性,满足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主动参与到写作练习中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将学生的思维代入到情境中,这样更能够带动学生的写作动力。
例如:在部编版《我的植物朋友》习作教学单元,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多种植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其中几种植物来进行口头语言描述,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讨论,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分享,其他同学可以给出一些意见,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将这些内容进行润色,以书面作文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会对作文写作产生较大的兴趣,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2.2 指导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认识到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有限,在写作时总是缺少写作素材,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有效的阅读,边阅读、边积累,将阅读中看到的优美语句,学习到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都摘抄下来,为今后的寫作练习提供素材,避免在写作中出现无话可说的现象,通过一次次的练习将写作的内容赋予一些深层的价值,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素材,例如四大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冰心散文诗集》等,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推荐难度适合的阅读素材,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将积累的内容摘抄到本子上,在课堂上与他人一起交流与分享,教师也要针对学生的阅读和积累给出及时的评价,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真正能够从阅读中学到知识,积累素材。
2.3 走进生活,发散写作思维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适当的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生活是积累写作素材的另一重要领域,语文写作的素材既要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以生活为标准,添加一些写作技巧和描写方式,为学生的语文写作增添生机,带领学生去感受生活,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部编版《二十年后的家乡》习作教学单元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去家乡比较著名的地点去参观和学习,感受家乡的美丽景色和文化特色,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畅想,为打造未来更加美好的家乡提出自己的创意,将其作为写作的素材。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小学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已经成为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教师要通过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写作氛围,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谢桃. 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能力培养与提升研究[J]. 读书文摘(中), 2017.
[2] 田良.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尝试与探究[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