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
摘 要 笔者通过研读八年级上册整本教材,将名著阅读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整合,从名著中获得启发,进而激发学生对名著的探索性阅读,带动学生语文的品读、写作、演讲、评价等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提炼名著的文化内涵并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关键词 语文综合性学习;《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新闻采访与写作;讲述;传记写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的感染熏陶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名著阅读中有《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无论从内容还是体裁都是向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最佳载体,只是作为描述距今90年前中国共产党人的一本纪实作品,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其中的长征精神,是在指导阅读这一名著时遇到的最大困难。
温儒敏教授在《“统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一文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文中建议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各个版块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适当组合,备课要通读教材,梳理其‘隐在的知识体系,根据教学需求调整。他指出教学实践中不能受制于人文主题,按照新教材单元顺序教学的同时,要落实语文知识和能力,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等可以有机结合。
笔者在认真研究八年级上册教材后,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笔者将《红星照耀中国》的名著阅读与教材中的新闻学习任务、新闻写作、讲述、学写传记、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等内容整合,设计以下综合性学习活动。
整个综合性学习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即起始动员阶段、过程改进阶段、汇报奖励阶段。
一、起始动员阶段
1.在七年级暑期作业中,笔者结合团委组织学生参加的区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钱江少年寻访之旅,我和祖国共成长”红色行动,让学生寻访身边英雄老兵、老党员,通过采访拍摄,记录他们的事迹并创作新闻初稿(或是通过网络收集相关事迹等)。
2.指导学生快速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选择书中的一位英雄人物。再跳读文章,筛选相关章节,按照教材中专题一的要求梳理其人生经历。
3.上网收集自己梳理的这位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更多信息,阅读与之相关的其他纪实类作品,丰富对人物的认识和理解,积累相关素材。
二、过程改进阶段
1.开学后,在新闻单元学习后,让学生结合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相关知识,修改新闻采访提纲,对被采访对象进行二次采访,修改暑期完成的新闻初稿,尝试撰写新闻特写。
2.在第二单元学习任务完成后,让学生借助学写传记的学习任务,结合暑期所收集的资料,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书写小传。
3.学习口语交际“讲述”的相关知识,准备英雄事迹宣讲会。学生任选《红星照耀中国》或是暑期走访的一位英雄人物,把他们的事迹讲述给别人听(指定儿童或老人),结合所选人物重点事迹,根据语文书口语交际(P17-18)中的“口语实践”要求,写好讲述初稿。
三、汇报评价阶段
1.学校与社区合作。学生组成小组利用周末时间在小区内为小区小朋友和老年人讲述英雄故事,开展“讲述长征英雄故事,迎接建国七十周年”的活动。
2.学生将此次《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走访身边英雄事迹及英雄宣讲会活动写成通讯报道。并通过小组合作,班级组成若干小组编一份迎接祖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革命英雄人物专版小报,小报包含了英雄人物小传、身边英雄人物新闻特写、小区故事讲述活动通讯报道等内容。
3.在学校橱窗张贴新闻小报,营造迎接建国七十周年的校园氛围,推动红色经典阅读,开展革命精神学习。
4.活动过程中邀请小区居民和社区工作者为各小组打分,书写评价。校园内全校师生根据张贴的新闻小报为各小组在网络平台上(电子调查问卷)进行打分,书写评价和建议。最终将各小组学习活动的相关新闻报道在校园网等网络平台上进行报道,并根据报道的点击量和点评赋予相应的分数。学校将根据三个方面的评价,最终评出“英雄事迹最佳讲述组”“新闻活动最佳报道组”“新闻小报最佳编写组”等奖项,并将此次活动的所有素材打包建立电子文档,形成学生初中语文学习生活的档案。
结合此次名著阅读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整合活动,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名著生活化。在名著阅读基础上,找到名著阅读与学生生活的契合点,创设真实情境,设计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综合性学习任务。
2.师生定位要清晰。正如《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初中语文》所说:“在整个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策划、合作探究极为重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这既是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之一,也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教师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角色的定位是“编剧”(设计者)、“导演”(组织者)、“后勤”(支持者);学习任务设计定位是情境体验,任务驱动,让学生发生真实的学习;学生角色的定位是主创者、参与者和展示者。活动前期,在任务设计和呈现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收集学生的建设性意见,让学生参与到任务设计中来;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合作,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之处并进行推广;在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结合综合评价,反思提升。
3.活动语文化。李海林曾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蕴分析和活动设计》一文中谈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三个层面时提出:“‘综合包含了三个层面,一是语文内部的综合,是听说读写的综合;二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综合;三是我们语文学科和生活的综合,但归根到底,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的一种学习方式,是综合的学习语文,而不是学习其他科目,其目标指向和边界都应该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跨学科,但语文综合性学习跨学科的前提是要守住语文学科的本质本位。在活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特点,指导学生利用掌握的语文学科知识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4.任务综合,环节清晰。教师要把教材中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融入其中,设计高阶性质的任务带动低阶任务的学习,学生在完成任务时,用高阶能力带动低阶能力,从而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将整个综合性实践活动,以清晰的环节呈现,让每位学生能够在一开始就掌握整个活动流程,清楚每个环节需要准备的知识和能力,了解每个环节任务及评价方式和标准,教师则要清楚每个环节中学生所需的学科知识并予以相应指导。
5.评价多元化。综合性学习任务是复杂的,与之对应的评价也是多元的,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社会、校园、网络等平台相结合,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展示成果的优秀度、小组合作默契度以及个人活动档案设计相结合,从不同角度给予学生评价。
最后,综合性任务设计要基于具体学情,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所长,综合各自的长处更好地完成团队任务,感受合作学习的成就感。综合性学习任务设置较复杂,短时间要求学生完成,既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又容易使活动无法产生积极意义。因此设计时,应做好统筹安排,重视过程指导,细化活动各个阶段任务。教师还要尽量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参与任务的设计与困难的探究解决,让学生在挫折中思考解决问题,在反思中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案例解读”·初中语文》,蔡少军章新其主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120.
[3]李海林.《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蕴分析和活动设计》,王荣生主编,《语文综合性学习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