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学游戏化的研究》课题浅析

2020-05-15 03:54彭卉
天津教育·下 2020年1期
关键词:美术课程游戏化

彭卉

[摘要]针对游戏对幼儿发展的巨大价值,以及美术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现状,为了更好地发挥儿童美术活动的内在价值,使美术活动成为儿童爱玩的“游戏”,成为启迪儿童创造力思维的摇篮,成为懂得欣赏、自信的小“艺术家”,我们确立了这个研究课题。

[关键词]游戏化;美术课程;园所艺术化

《幼儿园美术教学游戏化的研究》是将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方法和美术创造的规律、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于儿童美术教育实践。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良好的心境可以使联想活跃,思维敏捷,表达欲增强,积极的游戏活动能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教师要利用有目的、有计划的游戏化的美术活动,让幼儿对艺术的审美特征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敏感性,更好地培养幼儿对美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启发想象,培养创造思维。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美育对幼儿全面发展的意义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儿童作用于美术材料的过程,就是将自身的经历和体验重新组合,并赋予新的意义的过程。而儿童的美术作品则是儿童自我的一个部分,表现了他的思想、情感、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我们认为,满足幼儿美术游戏的需要,让幼儿自主地进行创作,这对培养幼儿健康的个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使然

对幼儿来说,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我们提出美术教学游戏化的研究,努力做到用游戏化方式进行美术教学,在学习的形式上打破了原来的禁锢,使教学更加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更具有全面性、人文性和情感性。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期望达成以下目的:

直接目标——追随幼儿,丰富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内容,初步构建园本课程。

间接目标——关注幼儿,增进教师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解,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

一要通过美术游戏化的教学,提高幼儿的美术技能和对美的感悟、欣赏能力,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快乐的游戏化的学习过程中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道德意识和审美情感。

二在研究的过程中,增强教师的观察能力、学习能力、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建构团结奋进的学习型和研究型幼儿园团队。

三通过研究,寻找适宜美术教学游戏化的教学内容,探索出基本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及评价方式。构建适合我园开展美术活动游戏化的有效课程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幼儿园美術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

(一)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造就美术教学游戏化

用艺术创想的眼光,多种途径收集甄选,设计适宜的游戏化美术教学题材、形式,使美术教学内容本身成为一种游戏。

(二)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诠释美术教学游戏化

吸纳创意美术概念,跟进教育观念改造,创造性地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运用多种游戏方法,融游戏于美术教学过程之中。

(三)创意想象的教学评价升华美术教学游戏化

采用多角度多层面游戏化的评价方式,灵活机动地给予幼儿意想不到的鼓励,让幼儿获得成功和满足,使绘画内容和绘画过程得以广泛延伸。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课题研究准备阶段

1.课题选题与申报论证。经课题组成员共同商榷,选题确定为《美术教育中游戏与教学的优化整合》。湖北省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志超、副秘书长曹跃丽和湖北省学前专业委员会课题指导专家吴航、张国华,4位专家对本课题进行了开题论证,评议专家组通过研读课题方案文本,现场听取汇报,与课题组成员充分交换意见等,一致同意课题的如期开题。我们又根据专家们的意见与建议,对课题的核心概念、研究目标、内容等进行了反复思考,进一步修订了课题的研究方案,将选题《美术教育中游戏与教学的优化整合》调整为《幼儿园美术教学游戏化的研究》。

2.成员分工与各司其职。园领导班子经过研究决定,对课题组各成员进行细致的分工与合作。

(二)课题研究与实施阶段

1.理论学习,整装待发。进行知识储备,完善制度,全面培训;2.教学实景,厚积薄发。教学实践,教学研讨,举一反三;3.交流碰撞,踔厉风发。未雨绸缪,专家引领,经验总结。

(三)课题总结和结题鉴定阶段

1.经验总结与资料整理。继续验证教学方式,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将优质课与优秀教案进行整理,并全园推广。全面整理所有相关研究成果,汇编成果资料,撰写结题报告,为成果鉴定做好准备工作。

2.专家论证与成果展。做好结题前的准备工作,邀请省学前教育研究会的专家进行论证。将研究成果结集成册,继续以“艺术月”、“亲子美术活动”等现场观摩的形式将经验予以推广。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形成一套游戏化特色鲜明的美术课程。

我园园本课程文化以“优·乐·美”为愿景:“优”在主题探索课程;“乐”在角色游戏课程;“美”在美术特色课程。通过三年来课题的开展,我们在园本课程的建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风格——“重游戏·享艺术”。而其间的美术课程,正是课题组不断打散、重组经验,不断升华、凝练游戏化美术教学的结晶。课程目标体系完善,内容体系完整有序,评价体系初见雏形。

(二)摸索一套游戏化特色鲜明的教学方法。

1.多样化的导入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游戏导入法——激趣;音乐渲染法——牵情;情景导入法——入境;多媒体导入法——存真……俗话说,教无定法。只有结合幼儿美术活动的具体内容,灵活采用不同的导入策略,才能更好地、创造性地开展幼儿园美术活动。

2.多样化的美术材料在教学中的运用。

(1)材料提供的兴趣性。兴趣是幼儿自主性参与活动,获得快乐的前提。幼儿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并与之相互作用,才能有所动、有所思、有所悟。教师需根据幼儿兴趣需要提供一些新颖独特的材料,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与创作欲望。

(2)材料提供的丰富性。绘画活动中尽可能提供丰富的绘画材料,包括作画工具、呈现工具、作画场地三个方面的多样化。其次,提供的绘画材料在数量上要充分满足班级幼儿自由选择不同和相同材料的需要。

(3)材料提供的层次性。教师要预先思考,将所要投放的材料,逐一与孩子通过操作该材料可能达到的目标,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出若干个能够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层次,使材料“细化”。使幼儿在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摆弄时,能够按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宜自己的材料,用自己的方法,较快地进入探索,向目标迈进。

3.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在教学中的运用。

马克思说,人要有“审美的眼光”和“音乐的耳朵”。在活动中有意识地结合听觉、触觉、视觉的美,有时候,先让孩子们欣赏一段音乐,让他们感受之后再创作。或者在表演的时候,可以用自己的作品做道具。不拘一格的教学形式,让教师们找到打开幼儿慧眼的切入点,使活动过程变得有的放矢。

4.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评价的基础是欣赏,是“看”。因此,我们变换“看”的形式:借助多媒体将作品展现在大屏幕上;好朋友之间你看我的、我看你的作品;教师推荐具有典型代表的作品请幼儿看等。其次,是“听”与“评”。教师注意将评价的主体交给幼儿,鼓励幼儿多说、多评。评价的内容注重过程,更关注绘画过程中幼儿的思维、习惯、态度等的评价,和教师对自身的反思。

六、结语

课题研究营造了一种氛围,汇聚成一种精神,孕育了园本文化,浸润了教师成长。于是,人生在摸索、无措中改变,我们逐渐成长、冷静、思虑、内省。未来,我们仍将为幼儿园的明天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美术课程游戏化
新课标下美术课程教与学的探索与研究
素质教育下中小学美术课程开设的作用
以生为本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
中等师范学校美术课中的素描教学研究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对小学低年龄段的学生如何进行设计意识的培养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