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芝
摘要: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语言有着独特的魅力。语文教材内容精彩,需要我们用朗读在语言世界里体验生活,感悟人性,实现心灵的沟通,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激发兴趣;感悟;语文素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作为语文教师,要正确引导初入门的小学生读什么,如何读。
一、读通文本
学生拿到一篇文章,首先要读,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和连贯,不能添加字或者漏读字,只有读通了课文,才能从整体结构上把握课文的内容,为后面进一步学习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探究作者的写作方法、赏析作者的思想情感、批判文章中不成熟的观点甚至培养学生的语感而创造条件。所以,读通文本是阅读教学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最基本水准。当然,学生初读课文时“情感”也不可忽视,学生有了良好的阅读心情,就必然会积极、主动地去读。这样,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范读引导
我清楚地记得著名作家巴金写的《鸟的天堂》,他为了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写了很多有活力的景物,如生机勃勃的大榕树、机灵可爱的小鸟和清澈见底的小河,创造出一种清新明亮、悠久远长的意境。孩子初读时,一般难以读出这种清新的格调和优美的意境,所以需要老师范读,老师充满激情地范读,让学生不自觉地去模仿,去诵读,读出文本中的诗情画意。这样学生的真情得到了打动,情感得到了激发,情操也得到了陶冶。所以说,教师的范读具有更现实、更直接的引导作用。
教师在范读的时候,学生也应该学会认真倾听,主动积极参与,这也离不开老师平时的严格要求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通过朗读、品析,才能在比较和应用中逐步培养朗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三、营造朗读情境
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朗读情境,在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我们在课堂上常常会观察到,有些学生读书时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分析原因,是他们缺乏阅读的兴趣和读书的欲望。没有欲望,哪里有前进的动力呢?所以说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力量源泉。小学阶段,阅读的情境创设是激发阅读兴趣最有效的手段。我们老师应该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创设教学情境,当然这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采用各种各样的有效手段,使学生在一种特殊的情境中阅读,亲身体验文章的内涵,感知作者创作的初衷,从而享受到阅读和审美的乐趣。
我在教《猎人海力布》一课时,为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海力布和乡亲们的那段对话,利用课件把这一自然段展示在大屏幕上,自己扮演海力布的角色,让学生扮演乡亲们的角色,声情并茂地引导学生朗读。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虽然没有说一句话教学生应该如何读,但是我巧妙地引导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触,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对话之中,海力布的紧张、焦急、担心,乡亲们的疑惑、不信任,使自己的体悟与文本产生了共鸣,用自己的声音解读了文本的含义,读出文章的精妙之处。学生体会到海力布那种热心助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拯救乡亲们的高贵品质。
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我结合课件上显示的课文中的插图,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把学生带入送总理的长长队伍情境中,并用悲伤哀婉的语调来读课文,读着读着声音越来越轻,速度越来越慢,这样就顺理成章地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悟到“敬爱的周总理离我们远去了,再也看不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容了……”有些同学情不自禁地掉下了眼泪,更有孩子泣不成声……
四、选择正确的朗读方式
读书的方式很多,语文课本中有“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所谓“精读课文”就要精讲精读,读得要细,讲得要透彻;课堂上根据学生的组合方式不同可以分小组朗读、学生自由朗读、男女轮流读,也可以不出声音地“默读”、大声地“齐读”;有的文章人物较多可以“分角色朗读”,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我们要求“快速阅读”,这样可以节省读书的时间,获取更多、更重要的信息……总而言之,读书的目的决定读书的方式,方式是为目的服务的,所以我们可根据不同的课型、体裁和类别,甚至不同的年龄段选用不同的读书方式来指导学生阅读,以求收到最佳效果。
比如《丰碑》一课,我在读课文之前先引导学生观看一些跟课文内容相关的录像片,并伴随着“悲壮缓慢的音乐屏息凝望这位被冻僵的老战士”的画面。这使学生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七自然段,朗读方式自由选择,读后让学生说出自己感受的独特之处:有的同学说他感受到军需处长寒酸;有的同学说他感受到军需处长的舍己为人的高贵精神;还有的同学说他感受到战争时期的红军生活的艰苦……这种朗读也只能是读出人物的形象,想要读出人物的神韵,还要让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充满感情地朗读将军所说的话。通过对将军栩栩如生的神态、深刻形象的语言、丰富内心活动变化的体验和感悟,使军需处长这个英雄人物的形象鲜明生动起来,这样他的形象才能长久地留在学生的心灵深处。
五、朗读感悟
朗读教学实际上就是我们老师、学生、文本这三者之间的一个对话过程。教师课堂不能不讲,但也不要立即讲,应先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获得体验、受到感悟,获得丰富的营养。所以,朗读比讲解更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朗读是活的,能跃出纸外,如同给作品赋予生命一样,能使人享受……
在教《小音樂家扬科》时,我说:同学们,这篇课文中蕴含着一个很高的思想境界,如果会读书的同学,读着读着,会把课文内容读到了自己的脸上,我来看看你们谁做得最好。
读完后,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当时的心境。
在朗读指导中,我灵活地运用了导入技能,侧重于关注、体验和理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我带入课文的意境中,真切地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这样“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目的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达到了。
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培养学生的语感过程中,应该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要求不能整体划一。之所以朗读指导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是因为他们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不同、生活阅历不同、心境不同、观察事物的角度也不同、所处的时间和空间不同,因而他们对同一事物的态度也就不同,故他们的朗读也就绝不会相同。所以,我们要提倡个性化朗读。
我们无论教语文,还是学语文,其实都一样,都是一个“读”——多读书。只是角度不同,分工有所差别:站在老师的角度上,学生阅读的方法、阅读的兴趣、情境的创设都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激发;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就要主动积极地去读书,读好书。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师上课不太会讲解,但是会朗读,感情丰富且善于表达。除了读教本外,他还经常找些课本以外的优秀文章和学生一同分享。渐渐地,他和他的学生们都痴迷语文,他把他自己喜欢的书也推荐给学生们读。显然这位老师知道读书的重要,虽然他不懂得语文教学法,但是他在阅读的体验中,让孩子们充满幻想,充满对未来的憧憬。
如此说来,朗读教学跟过去的私塾先生教学生读书、背书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只是现在我们的读书方法更科学化,不是盲目地去死记硬背,而是更注重于阅读、理解和感悟,注重于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应用。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书,日积月累,学生自然就会形成好的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丁 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