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祥金,刘 向,陆 娴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对外交流与校企合作处,江苏 苏州215104)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双高计划”从外部治理的视角给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建设提出了全新的推动性要求。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协同育人是根本,既扎根中国大地又取向于国际化。而企业学院,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范式之一。基于专业企业学院的国际化育人,只有坚守“引进”和“输出”双轮驱动的理念,坚定全面提升“教育能力”和“服务能力”双管齐下的导向,坚持“国际化”取向和根植“中国化”的双向发力,才能又好又快地朝着“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建设目标大踏步迈进。
新时代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引进”和“输出”的双轮驱动的国际化育人理念。践行新时代“立德树人”初心使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更要统筹和利用好“国内”“国际”这两个教育市场,着力于国际化育人中“引进”和“输出”的双轮驱动,坚持培养和输送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共谋双向交流、共赢共荣。作为市属的省示范“优秀”院校和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始终紧靠苏州这棵“大树”、坚持放大“工业”特色服务“苏州制造”,始终与区域内的创元集团、亨通集团等全面共建“创元学院”“亨通学院”等2家战略型的企业学院,7个院系及其专业群分别共建7家技术型的二级企业学院,各专业群内的每个核心专业与1 家当地龙头骨干企业共建技术型的三级专业企业学院,合力筑牢“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命运共同体[1]。这一基于“学院理事会”框架下的三级“企业学院”协同育人体系(见图1)[2],正一步一步被锻造成“当地离不开、业内皆认同、国际可交流”的“苏工”品牌。
制造业一向是苏州的“脊梁”。苏州的生物医药产业,企业已超过3000家,入选首批66家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苏州的高端装备制造、光通信等10大支柱产业,正瞄准千亿元项目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3]正是长期对接当地的制造业高端和高端制造业,从源头上携手纽威精密、汇川技术、富强科技、高创电子等苏州地标型企业共建“纽威精密学院”“汇川机电学院”“富纳智造学院”“高创电信学院”等30 多家企业学院平台,“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始终紧扣校企校地“最大公约数”而保持专业群与产业链的同频共振:既以通用的国际专业标准协同共育当地急需的产业大军,又以校企合力量身订制的本土专业标准合力培养来华留学生;既以国际视野和扎根中国大地的人才红利强有力地支撑“苏州智造”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又助推这些“走出去”的苏州制造业企业华丽转型并自信满满地走向世界制造业舞台的中央。
基于三级企业学院及其“命运共同体”,“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始终聚焦区域“苏州智造”产业高端,动态调高对接产业吻合度,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关注校企校地资源整合共享度,80%专业高倍聚焦于“智能制造专业集群”,80%博士团队和100%省产业教授聚集于智能制造领域,100%平台聚焦于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4]“智能制造专业集群”所完成的“三教”改革育人成果荣膺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校企混编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团队被评定为首批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团队,校企共建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资源库被列为国家第二批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2019年12月该高水平专业群入选国家“双高计划”,需进一步聚力服务面向,率先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群内各专业国际化育人,需以“引进”和“输出”双轮驱动,以“开放再出发、目标再攀高、服务更优质”的使命担当,源源不断地为“苏州智造”迈向全球产业中高端注入不竭的“源头”和“活水”。
新时代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全面提升“教育能力”和“服务能力”的双管齐下的国际化育人导向。放眼全球,专业国际化育人之路,既需要“交叉”,也需要“共轨”。历史地看,“双高计划”与优质校建设在目标导向上一以贯之,两者一脉相承的共同价值愿景,更多的落在全面提升服务能力上。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产教深度融合的院校整体水平提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可持续和示范引领作用[5],能更有效地支撑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服务产业升级。从这层意义来分析,“地方经济社会的增长点在哪里,专业群就办向哪里;专业群育人实践不仅跟着社会跑,甚至还要领着社会跑。”[6]
伴随着“一带一路”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以及“国家自贸区苏州片区”等国家战略多重叠加的重大机遇,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正迎来阔步迈向国际大舞台的机会。“从世界维度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肩负着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国家使命;从未来维度看,肩负着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探索使命;从全局维度看,肩负着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使命。”[7]再从服务区域看,所支撑的“苏州智造”产业中高端和所对接的“亨通线缆”“高创电子”“富强科技”等地标型的走出去企业,最急需什么样的专业国际化人才;所合作的企业之所以能持续全面共建“专业企业学院”,所在乎的“最大公约数”是什么,所关切的“获得感”在哪里,所分设的海外工厂(基地)及其产线所急需跟进的内生需求是什么;携手这些苏州企业“共轨”地走出国门,如何卓有成效地把本土的“智能制造”专业群育人标准推向国际。凡此种种,“智能制造专业集群”需从顶层设计上先站好位、定好向,再举校企校地之力整合资源和汇聚专业、师资、平台等集成优势,集全力于服务能力提升这一主旋律,持之以恒地以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唯有如此,“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时代之问,才真正有可能在该专业国际化育人,特别是在“三教”改革、课堂革命、“1+X”试点、育训结合项目之中落地生根。
服务决定地位。经过长期探索和不断地转型、跨越、提质,“智能制造专业群”始终以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培养和充分有效的供给,精准对接苏州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内生需求。据不完全统计,“苏州智造”领域每年新增的一线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其他职业院校毕业生。“有92.7%的企业表示,合作学校的毕业生符合企业的岗位要求。”[8]这也正是创元集团、亨通线缆、高创电子、富强科技等企业,一直融入该专业群人才培养和企业学院共建共管的不竭动力。除了教育能力之外,实施双轮驱动以全面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可谓是“智能制造专业集群”重中之重的努力方向,也是专业企业学院需协力书写的“奋进之笔”。放眼全国,“从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看,全国近四分之三的高职院校在100 万以下,半数院校在10 万以下,四成院校为0;从纵向科研服务到账额看,四分之三院校在100 万以下,四成院校在10 万以下,两成院校为0。”[9]对标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求,高水平专业群亟需进一步激活基于企业学院的校企双主体育人体制机制,进一步畅通产业链与专业(集)群、技术链与课程体系、创新链与双创体系、人才链与职业培训、国际业务链与专业(群)国际化等交互融通的通道(图2),进一步引领并补齐科技创新短板、切实提升服务能力,以“接地气”的应用性和实用性研究成果引领技术技能积累,不断巩固和扩大高水平专业群在服务地方中的不可替代性。
新时代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国际化”取向和根植“中国化”的双向发力的国际化育人实践。
在国际化育人模式方面,高水平专业群既取向于国际化、更根植中国化。这“并轨”的前提,其实是教育品质和教育价值的互补互融。江苏59 所高职院校承接了203 个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总量占全国的20%。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的这种国际化取向,旨在借鉴德国“双元制”、新加坡“教学工厂”、英国“现代学徒制”、美国“合作教育制”、澳大利亚“TAFE学院”等职教经验,更好地扎根江苏大地走专业化育人之路。更重要的是,根植“中国化”的高水平优质资源,也同步地“走出去”并联合开展境外办学。目前江苏15所高职院校在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有36个。这其中,既有“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联手紧密合作企业“红豆”集团,共同申办的首个海外校企合作股份制应用型本科大学“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10];也有“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合作院校“西艾库鲁莱尼职业技术学院”,在南非工业制造业中心艾库鲁莱尼市合作共建的南非“鲁班工坊”。[11]
在国际化育人标准方面,“智能制造专业群”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开我国专业教学标准走向世界之先河,从而在国际职教舞台上赢得了充分的话语权。作为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高职院校之一,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与企业合作制定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标准,2019年3月20日获赞比亚职业教育与培训局批准(赞比亚国家教学标准编号:410),这是我国首次进入主权国家国民教育体系的教学标准,迈出了为全球职教高质量发展而贡献中国职教方案、中国职教智慧的第一步。[12]作为双向发力的另一亮点,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专业群”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坚持引入国际通用标准来培养本土国际化人才并持续发力、树标杆。该专业群的数控技术专业,引入西门子NX CAD/CAM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和AHK切削机械师认证,学生获证率均超95%。“工业大数据”专业引入Oracle OCJP 和Oracle OCJA 专业国际认证,学生获证率均为100%。同样在2019“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该专业群团队持续发声、放样子:首届“工业大数据”赛项一等奖,并挣得2020年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总决赛入场券;“3D 打印造型技术”赛项二等奖和“冲压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三等奖。[13]恰是这“国际化”取向和扎根“中国化”始终双向发力,整个“智能制造专业群”国际化影响力和专业育人的国际化水平持续攀升。
在国际化育人资源开发与应用方面,高水平专业群及其课程与教材、师资与团队、实习与实训等建设,维护并实现好“国际化”取向与扎根“中国化”的双向交流和互利互惠,同样至关重要。美国大学的国际化,有49%的院校要求学生选择通识课程中相关国际和全球事务的课程;有64%的院校为学生提供国际理解和国际化相关领域的教材。“智能制造专业群”始终眼睛向外,坚持下大力气追踪国际通用的专业标准,引入原版的专业教材和聘请受师生欢迎的外籍教师,选派专业骨干(团队)脱产赴海外进行专业实践或高端研修。该专业群还“绑定”深度合作企业,助力校企协同开发的专业资源“走出去”。合力打造苏州市第2批优秀企业学院“高创电信学院”这一载体,该专业群的“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携手国企“京东方”(BOE)及其旗下“高创”电子(K-tronics)合作共建首个高创南非学徒班。面向“京东方”南非销售公司和非洲中资机构技术技能人才的战略需求,校企共商专业(方向)与学徒制育人模式,共同研制6个月校内学习与6个月企业实践的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双语课程与教材,共同打造校企混合式教学与管理团队,共同规范校企双带头人和校企双班主任育人制度、校企校地和中非文化协同育人,共同推进课堂开放、实训开放、食宿开放、企业实践开放等系列“开放日”活动,共同助力这种小而亮的“国际化+产教融合”特色项目行稳致远,最终挺入全球职教体系并发声发力。
“论类型,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论层次,高职教育又是高等教育,高职教育不能丢掉‘高’字。”[14]高水平专业(群)国际化育人,对标“双高计划”要早日达到“国际可交流”的建设目标,“引进”和“输出”双轮驱动是理念上的先导,双管齐下并全面提升“教育能力”和“服务能力”是关键,取向“国际化”和根植“中国化”双向发力始终是根本。贯穿“双高”建设和专业国际化育人的主题主线,是专业群的产教深度融合。而专业企业学院,则是被实践证明是政行企校深度合作并携手共助“走出去”企业和在外中企的一大平台。该舞台上永不谢幕的,是专业(群)国际化育人;始终居于该舞台中央的,是校企“双主体”命运共同体。毕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仍然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