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模式开放大学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策略
——以云南开放大学为例

2020-05-13 09:08样,张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云南大学

赵 样,张 倩

(云南开放大学,云南 昆明650500)

云南开放大学自试点建设以来,始终把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经过多年建设,云南开放大学课程资源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和质量,工作的重心应从原来的“重建设”逐步过渡到“重应用”。如何将投入大量财力、人力、物力和时间建成的课程资源不断提升质量、优化整合,结合开放教育、高职教育、非学历教育等办学模式,提高面向社会公众的共享度,实现全面的应用转化,真正发挥出开放大学海量课程资源的应用效能,是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

一、云南开放大学课程资源建设成果

(一)课程资源建设解决了教学内容“有”和“无”的问题,为开放办学体系的教学实施奠定了内容基础

云南开放大学的首批课程资源建设全面启动于2011年7月,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员和设备,发动了全校大部分专业的教师参与到课程资源建设中,历经8年之久,与时俱进地修正建设思路与建设方法,高度融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建设了上千门课程资源,视频资源近4TB。一批课程资源为了服务于办学形式拓展,完成了“中高衔接”、“专本衔接”的学历纵向衔接建设;一批课程资源在多轮的补充、更新和完善后,初步具备了精品课程资源的质量。这些课程资源对云南开放大学遍及全省的专业教学与学习支持服务奠定了最根本的内容基础,保证了云南开放大学的教学实施。

(二)全网教学平台的建设与迭代升级,为开放办学提供了最有力的信息化平台支持

与课程资源同步启动建设的云南开放大学学习平台,经过数年的功能升级与应用迭代,建成的“全网教学平台”具备了全面、成熟的线上教学、互动、学习统计与评价、资源内容管理等功能,为云南开放大学远程开放教育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最有力的信息化平台支持。

全网教学平台功能完备,可支持一门课程形成“主持教师→辅导教师→学生”的“金字塔型”教学支持服务结构(见图1):主持教师负责建设、发布、更新和维护课程资源、面向辅导教师进行答疑、管理课程、管理班级和开课情况,同时也能和辅导教师、学生形成有效互动、发布作业与批阅作业、进行数据统计;分布于各二级学院与教学点的辅导教师,可以在全网教学平台上管理本班级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批阅作业、答疑辅导、评价学习过程等;学生可在全网教学平台上学习课程内容、与教师和同学互动、完成学习过程性考核、获得学习支持服务和考核辅导等,学生的过程性考核成绩可由学习平台记录并评价。

(三)总结提炼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建设思路

1.“规定动作+自由动作”的模块化内容设计

MIT OCW(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依靠微软为其量身定做的内容管理系统CMS(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实现了学院所有课程资源网络发布的标准化,制定了固定的内容模块,为资源共享与应用提供了保障,同时也能够将教师的精力进一步聚焦于资源的建设、更新、细化和教学支持服务上来。借鉴MIT OCW的成功经验,云南开放大学的课程资源体系,根据教学管理实施惯例和线上课程内容使用习惯,对课程资源的内容模块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内容管理模块,即“规定动作”。

云南开放大学的课程资源,按“标准化、一体化、多元化、网络化”的要求,兼顾人才培养模式、使用对象及信息化平台等实际,对课程资源进行模块化内容设计[1]。模块化设计主要体现在:结合教务、教学和学习支持服务需要,规定课程资源内容须包含的模块。规定模块作为一门课程资源建设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是建设任务的最低要求。课程资源建设教师在满足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可以结合课程特点、教学实际、研究进展进行教学设计,增加“自选动作”,扩展、丰富、优化课程资源。

2.“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一体化内容设计

针对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的需要,云南开放大学对课程资源进行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横向贯通、学历教育不同层次间的纵向衔接(中高衔接、高本衔接)的一体化设计[1]。在规划一门课程建设的初期,根据办学需求和教学需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学历层次划分,课程资源根据不同教育层次(中职、高职高专、本科)设计立体化接口,制定一体化培养方案,实现不同教育层次(中职、专科、本科)的纵向衔接,不同教育类型(职业教育、远程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业岗位证书与专业课程)的横向贯通。

“一体化、贯通型”思想指导下建成的课程资源既有课程的个性化特色,也具有较为统一的内容模块,可满足不同类型学习者在学习立交桥中直接切入适合自身层次的模块学习;可满足较低层次学习者向较高层次纵向直通;可保证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与课程内容不相互脱节;可保证学分银行中各类证书、各层次学历课程的互通和衔接。

二、存在的不足与面临的问题

云南开放大学课程资源在当前的“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资源质量、教学实施效果、共享度和应用转化效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课程资源的内容需要持续地修订和更新,精品课程的数量和质量有待提升

一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设的课程资源,应用于全网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后,内容大多停留在建设初步完成阶段。学校没有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持续地根据教学实际反馈来深度挖掘和更新细化课程资源,使其精益求精。这些课程在投入应用一段时间后,往往存在内容滞后、不适用于教学对象的问题。

另一方面,建成的课程资源和平台大部分局限于办学体系内的教学,相对于社会公众来说共享度不高;相对于投入的人力、物力来说应用转化率较低;对于双模式办学来说,也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应用特色。

(二)建成的教学资源仍以课程为单位,没有形成课程群的概念

课程群是以特定的素养结构为目标,由若干门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组成的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彼此连接、相互配合、深度呼应的连环式课程集群。它通过对相关课程进行再设计,以课程间的知识、方法、问题等逻辑联系为结合点,体现群内一门课程对另一门课程的意义,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课程系统。

云南开放大学的绝大部分课程资源在启动建设时,是以课程为单位进行建设,建成后大多是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存在,没有先修课程或后续课程的相关继承性资源,没有形成课程群,更没有形成交叉学科知识以方便学习者知识迁移。这也是我国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建成的课程资源开放渠道有限,应用面和共享度不高,降低了资源的利用效益

课程资源共享对促进教育公平有重要意义,优质资源、无障碍获取资源和应用资源是开放共享教育资源最重要的三个环节。目前,云南开放大学建成的课程资源开放渠道有限,仅在全网教学平台上供云南开放大学注册的学生使用,其他大部分类别的学生无法获得,推广途径单一、针对性不强、知晓度低、访问率低。这阻碍了资源的辐射面和共享度,降低了课程资源的应用转化效益。

三、课程资源建设的优化、提升与整合策略

云南开放大学的课程资源建设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其优化、提升和整合,可以从提高课程资源质量、提升课程的学历层次、构建专业课程群、建设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团队、塑造开放大学资源品牌形象等多方面、多角度分步实施。

(一)课程资源质量层面的分步建设策略

云南开放大学课程资源建设之初,为了在短时间内先保证教学资源够用、实用和建设速度,设计了一套统一的内容框架标准,这套内容框架标准包含导学模块和考核辅导模块的两节微课视频,其它大部分是文本内容[1]。这样的内容框架设置的确保证了课程资源的初期建设速度,云南开放大学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首批开设专业的课程资源完全覆盖。同时,这套内容框架标准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在后来的几年中,很多课程制作了课程内容的全套视频课程添加到“视频课程”模块,并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地优化更新了其它模块的内容。在此课程内容框架的基础上,云南开放大学的课程资源质量提升可按照以下步骤来分步实施。

第一步,在专业教学中应用好建设完成的少量视频微课和大量文本的基础性课程资源(本文称为“网络课程”),不断根据教学过程实际和教学评价调整课程的导学、实施方案、教学重难点、考核辅导等内容,优化和更新文本内容和线上教学的方式方法。

第二步,逐步全面建设每一门课程的视频微课,更新于“视频课堂”模块,使每一门课程都达到全面的教学视频资源覆盖,本文将视频资源完成课程内容全覆盖的课程称为“视频课”。

第三步,将“视频课”升级建设到“精品资源共享课”,遴选部分已经完成“视频课”建设的重要课程或内容优质的特色课程,加入生成性课程资源[1]的精华部分,将经过几轮教学反馈得出的教学经验吸纳到课程中,结合学科研究成果更新课程资源内容,将“视频课”按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标准[2]进行升级建设。

第四步,将“精品资源共享课”提交到国内知名慕课平台,例如Coursera、edX、学堂在线等,接受大规模在线课程的检验,推动课程资源建设团队继续优化课程内容、教学支持服务,提升课程质量和课程团队水平,建设云南开放大学“慕课”。

从建设经费的支持来看,应针对不同质量层次的课程建设阶段,具体分析不同质量层次所需的各方面经费,拨付对应的课程建设经费,而不是一刀切和一次性拨付。对于建设水平高、质量好、应用广的课程,应给予足够支持,打造精品资源共享课。

(二)课程资源学历层次的分步建设策略

云南开放大学的课程资源建设初期,集中建设的是专科层次的教学资源,随着办学模式的拓展进行了课程资源学历层次的拓建:举办“中高职衔接”办学后,将专科层次的教学资源拆分、补充、整合为“中高衔接”教学资源;启动“专本衔接”招生后,在专科层次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按照教育部相关教学实施标准,提升内容层次建设为本科教学资源。

课程资源的学历层次扩充,应当依据教育部发布的中职、专科、本科专业教学标准严格进行,以保证教学内容达到学历层次的培养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内容层次选择适合的媒体表现形式与线上教学模式;同时,应结合“1+X”证书制度进行课程与证书的内容衔接,以实现“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一体化内容设计。并且,不建议将课程建设经费一次性拨付给建设团队,而应根据不同建设阶段拨付建设经费,以激励课程资源的升级和拓展。

(三)课程资源更新策略

整体性课程资源是指对课程内容完成整体建设,并进行内容和技术整体封装的课程资源;生成性课程资源是指课程组(教师)随教学进度在教学平台上或教学应用中实时更新的教学与辅导材料[1]。

课程资源更新要充分发挥生成性课程资源的作用,不断将生成性课程资源整合到整体性课程资源中。课程资源建成整体性课程资源投入使用后,必须及时根据使用情况和教学情况的反馈进行调整更新才能保证课程资源的教学重点、难点与教学对象相适应,使课程资源真正适用于教学;在课程建设与应用过程中,应该不断将本专业发展相关的最新资源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保持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应该把教学资源当做一项研究型课题来开展,结合课程资源建设教师的研究成果不断提升课程内容,研究反哺教学,由此使课程内容精益求精,体现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教学改革新思路,成为真正的精品。这样的优化建设策略能够使课程在“建设→使用→修订完善→使用”的循环中不断提升,逐步做到精益求精。

当然,这也需要较为稳定的课程制作与研究团队的支撑,所以,学校应从制度和绩效方面,鼓励教师长期从事一门课程的开发、研究以及线上线下的教学,不因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原因而频繁变动一门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团队。

(四)逐步形成专业课程群

解决现有课程的“孤立”状态,根据学科形成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课程群,说明课程之间的先修后续关系,形成知识图谱,引导学习者构建自身的知识网络。

课程的整合必须强调学科性、整体性和专业性。以学科分类为主线的建设原则,根据教育部专业教学标准,厘清学校已经建设的中高衔接、高本衔接课程的层次模块,将对应知识点整合优化形成课程群,形成脉络清晰的先修后续课程路径图。同时,应根据学科设置、以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课程为基础,集成整合开放大学的精品资源,形成开放大学课程资源的旗舰效应。

(五)资源建设团队的“瀑布模型”与金字塔型教学支持服务策略

每一门课程不仅要形成结构合理、制作质量好、持续更新完善的教学资源建设团队,同时,还要组建教学水平高、研究能力强、支持服务完善的线上教学团队。

搭建好角色完备、梯队合理的团队,课程资源建设才能高效快速地完成。线上教学资源制作团队的建设对网上课程资源的迭代升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瀑布模型”(见图2)组建建设团队能够保证资源建设有足够的技术支持:省校聘请专家教授进行课程教学设计、负责提供和撰写课程内容,保证内容学术正确性,聘请副教授或讲师在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完成教学内容编写;聘请专业的课程设计人员进行教学设计,在内容编排、媒体选用、教学环节设计上提供专业意见;聘请专业的媒体技术人员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对象进行媒体设计和制作;团队中将讲师、助教委之以校审和测试的职责,能够使年轻教师尽快熟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有助于青年教师成长。

从课程资源的办学体系应用和线上教学应用来看,须形成“主持教师+辅导教师+学生”的金字塔型教学团队(见图1):主持教师负责建设、发布与管理线上教学资源、发布教学任务,面向辅导教师答疑;辅导教师负责管理教学班级,面向学生进行线上辅导答疑,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学生则负责完成自己每一门课程的学习任务。同时,应充分发挥联合教研室的作用,建立助教制度,形成金字塔型的答疑辅导团队,在责任教师的带领下,切实做好每一门课程的答疑和支持服务。这样的“金字塔”型辅导结构,有助于加强开放大学的办学体系建设,提升体系内的师资队伍水平。

(六)资源库建设的分布实施策略

1.建设“实物库+电子资源库”相结合的开放大学资源库

开放大学资源库不仅要存储数字化课程资源,也要建设实物库,将学校建设的教材,数字资源、课件包等系统化收藏管理。其中,数字化课程资源应能够按课程知识点、媒体类型、内容关键字等检索;实物库资源按照学科、课程分类存储。数字资源库和实物库一同构建起建设路径清晰、内容丰富详实、媒体种类完备的资源库,形成开放大学教学资源积淀。

2.构建适用于多类前端调用的媒体资源库的存储体系

为了开放大学课程资源能够应用拓展到面向社会公众的各种学历与非学历教育项目中,云南开放大学可基于现有的课程资源库,针对不同受众和应用类型开发面向各类社会公众的前端平台,让社会公众能够共享高校教学资源。这些不同的前端平台,共享一个课程资源库,这就要求在启动资源库建设时,必须做好存储体系设计,使海量课程资源能够根据学科类别、专业课程群关系、课程知识点、课程主讲教师、媒体类型、内容关键字等灵活方便地检索与调用,以良好的交互性和易用性呈现于各类前端平台之上。

四、课程资源应用的多方面应用转化策略

为了提高已建成课程资源的共享度,助力于终身学习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开放大学的资源应由“建设”向“应用”转型,本着“一次建设、不断更新、多效应用”的原则,自身办学发展与社会效益辐射并举,多渠道推广开放大学的优质教学资源,形成从面向办学体系到面向社会公众的资源共享机制。教学资源不仅向开放大学办学系统内的学历学生开放,还要为社会上的广大终身学习者提供优质的学习平台和个性化的学习资源,进一步扩大受众群体,进一步拓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空间。社会公众在各类平台上获得的学习积分,学习成果累计到学分银行。

从开放大学的办学模式和社会功能来看,除了将课程资源应用于远程开放学生、中高衔接学生以外,基于全网教学平台的教学资源库和基础功能,开发面向不同用户的前端,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课程资源应用转化。

(一)面向全日制高职学生开展“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改革

云南开放大学校园基本实现了有线宽带网络和无线宽带网络的全覆盖,为全日制在校学生应用线上教学资源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云南开放大学课程资源面向全日制学生开展“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改革,可借鉴蓝墨云班课、雨课堂等应用效果较好的APP,全面优化升级全网教学平台的移动应用功能,让面授课堂在移动应用和已建成课程资源支撑的基础上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SPOC”教学模式得到全面应用。

与此同时,在“翻转课堂”教学和“SPOC”教学过程中,资源建设者(课程主持教师)能够得到已建成课程资源的第一手教学反馈信息、进行多轮教学资源内容的反思、能够在教学应用中产生新的课程资源内容,这些面授课堂中析出的教学共性问题、共同疑难点等生成性教学资源能够反哺于“整体性教学资源”,修正线上教学资源中的教学辅导的内容侧重、优化和完善教学内容。在这样反复更新修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精品课程资源,逐渐升级为开放大学慕课资源。

(二)面向农村的“村干部学历提升项目”及其应用拓展

云南开放大学在云南省政府的支持下,开展了“村干部学历提升项目”和“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其中,“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使用普通的开放大学学历教育的全网教学平台完成教学过程;而“村干部学历提升项目”基于云南开放大学原有的课程资源,开发了不同的应用前端供云南省农村干部使用。这样指向度明确的资源推送方式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同时,可以考虑将云南开放大学课程资源中有关农村电商、种植养殖、农村事务管理、卫生管理、生活常识、家庭教育指导等课程资源针对农村居民进行推广,助力于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

(三)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慕课平台、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培训、老年大学、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等

开发面向社会公众的学习平台前端,遴选优质的开放大学课程资源进行推送,让所有社会成员不用注册成为学历学习者在该平台上缴纳低廉费用就可根据兴趣自由选课学习;基于职业教育中“1+X”证书制度和广泛应用的职业资格证书,将课程资源中与职业资格证书紧密相关的内容提炼成证书考试的培训课程,开发专门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平台前端,将开放大学的课程资源拓展到不仅面向办学系统学生,同时也面向社会公众的证书培训领域;开发老年大学线上学习平台前端,针对老年人感兴趣的内容遴选优质内容进行推送,例如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引导老年人使用线上金融平台、如何使用信息化便民设施、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健康保健、插花艺术、家政育儿等;从社区教育的角度考虑,充分发挥开放大学的社会功能,面向社区居民推送家庭教育指导、健康保健、家庭理财、家庭技能、心理辅导等方面的课程资源;面向监狱系统、戒毒、少管系统开发特定的学习平台前端,提取适用的课程资源进行推送;等等。

(四)利用全网教学平台开展师资培训与办学体系培训

云南开放大学的全网教学平台已经具备相当完善的教学和学习功能,可以将其用于体系建设中的多方面,如以下几个方面。

1.“千人培训计划”。将“千人培训计划”的培训内容录制为视频课程,按照远程开放办学前沿知识、招生与体系建设、教务管理、教学教研与平台使用、教学设计与资源制作技能等方面分类。要求办学体系内的工作人员根据自身工作实际登录全网教学平台完成对应业务模块的学习,获得学习积分,方能具备开展此项业务工作的资格,以此避免以往到实地培训的人员与业务人员不对应、二级学院业务人员变更较快的现状,提高培训效率和办学系统工作效率。

2.“双翼讲坛”和各类业务培训。将云南开放大学举办的“双翼讲坛”、科研管理、财务管理、教务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录制为视频课程,设置一定的访问权限,供教职工登录全网教学平台浏览查看,以此解决部分教职工因时间冲突不能及时到讲座培训现场听取报告的问题。同时,汲取“学习强国”、“法宣在线”等学习平台的成功经验,设立积分制度,要求教职工必须完成相关内容的学分数方能在年度考核中达标,以此实现师资队伍的科研教研和业务水平的提升。

3.意识形态培训。将学校要求的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完成的讲座、“万名党员进党校”讲座和党课等,录制为视频课程,要求党员教师和学生观看,以此扩大讲座和党课的影响面,达到更广泛的教育目的。

五、课程资源的多方面推广策略

开放大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成的课程资源,不应成为办学体系内的“自娱自乐”,而是应该拓宽应用通道,提高社会公众认知度和共享度,方便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力争使开放大学资源对社会公众全面覆盖。开放大学课程资源的推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一)尝试将课程推广到拥有巨大用户流量的网络知识平台

与广为人知、已经拥有巨大用户流量的知识平台达成合作,遴选开放大学已经能达到精品资源标准的优质课程推广到网易云课堂、中国好大学在线、学堂在线、荔枝微课等平台,或者选择适宜课程转化为音频课推广到喜马拉雅、得到学习平台等,让课程接收大众的检验。并在此过程中通过数据分析出受欢迎课程的特点,以此继续推动开放大学课程资源的优化更新。

(二)尝试利用热度较高的直播平台和短视频平台

选择在“映客”或“斗鱼”等热度较高的直播平台上,基于现有资源开展办学体系内的网络授课和答疑;分析日活跃用户量达到两亿人以上的“抖音”短视频平台,以“网红风格”制作和优化课程资源,并在其上进行推送。

(三)尝试开设IPTV云南开放大学频道

考虑到部分不会使用网络的中老年人、部分需要避免频繁使用网络的青少年儿童,可在IPTV 上开设“云南开放大学频道”,针对受众遴选开放大学优质课程播出,力争使开放大学资源对社会公众全面覆盖。

以上几种推广方式,初期推广时课程可以免费学习,在取得较高认可度和用户粘度后,可开始对课程收费,以此实现共享效益和教师激励。

六、为课程资源的应用推广需要做的几项准备

(一)资源建设部门的职能转变

随着云南开放大学课程资源由“重建设”阶段转向“重应用”阶段,原有的资源建设部门的职能应进行相应的调整:一方面,资源建设与管理部门要长期、持续、广泛地与教学部门、学科团队、个体用户进行沟通、交流和合作,深入了解学科教学资源的需求、教学内容形式需求、教学支持服务需求、互动方式需求,做到与教学部门、学科团队等合作单位进行有效协调,将课程资源嵌入教学、科研、解决实际需要;另一方面,为资源推广奠定基础,做好学习者画像和学习行为特征分析,针对不同受众做好前端设计与开发,为资源建设者提供良好的资源制作技术服务,同时为课程主持教师开展教学设计与资源制作的培训,执行好课程资源推广应用的各项标准和激励制度,以保障课程资源推广得以持续开展,并获得较好的效果。

(二)甄选精品进行推广,提高资源推送专指度

确保分享到公共平台上的课程资源是真正的精品,内容优质丰富、媒体呈现形式多样、内容与时俱进、考核体系完善、互动反馈机制良好;基于全网教学平台的教学资源库和基础功能,做好受众画像,对不同受众人群开发和应用不同的前端,有针对性地推广,课程推广针对的人群专指度越强,所能够产生的推广效果就越好,逐步将潜在需求者转化为显性使用者;树立学校资源的系统形象,做统一的形象设计,为不同学历层次、不同质量层次的课程设计不同的风格,让学习者有一个统一的界面认识,以此逐渐提高开放大学课程资源的社会认知度。

(三)激励与督导机制的建立

建设者在课程资源的申报和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课程共享却面临着被模仿、抄袭和盗用的风险,知识产权在共享的过程中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和保障,导致精品课程负责人对精品课程的核心和特色有所保留,严重削弱了负责人的积极性、阻滞了精品课程的后续更新。

建立公平的线上资源评价制度和教学支持服务评价制度,可以考虑引入市场评价的机制,通过评教、督导和奖励、分红、给予资金和荣誉方面的奖励等形式来提高教师线上教学和线上课程资源建设的积极性与持续性。根据各类平台上课程点击数、购买课程数、学习者评价等来确定课程建设团队(教师)获得的绩效奖励,规定必须将奖励的一部分用于课程资源持续更新,形成良性循环。绩效评价是衡量课程资源项目服务成败、用户满意度的关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项目组自评、用户评价、第三方评价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将评价结果进行公示,以此发现不足、促进发展。

课程建设阶段性督导是一项必要的任务。充分发挥学校督导的作用,组建课程评价专家委员会,定期调研、评价和统计精品资源课程的质量、使用频率和教学效果等情况,并给出意见和建议,促进课程资源的改进和完善。同时引入学习者广泛参与评价,获得较多好评的课程资源,给予更大的推广政策支持和绩效奖励。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云南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大学》
云南邀您来“吸氧”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