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创新与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2020-05-12 19:58程海燕
海外文摘·学术 2020年20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初中生物学习兴趣

程海燕

摘要: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行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学方式与教育观念正发生巨大转变,倡导构建把学生作为中心的教育新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不要一味的以知识灌输为主,而是转变以往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对学习兴趣的增加进而由被动接纳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如何针对初中生物教学进行相应的教育理念创新,有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十分重要。本文就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进行阐述,通过目前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方式创新的探究,提出更符合当前环境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创新教育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创新;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20-0102-02

0前言

生物学科作为目前初中多个教育学科中的一门组成部分,有着其本身的自有特性。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生物学与自然生活息息相关,有着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但是在目前的实际教学课程学习中,很多学生对生物学并没有很高的兴趣,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学生们受限于较大的学习压力当中,并没有找到学习的方法所在,而且很多情况还是老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并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目前教育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改变初中生物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进行相应教学方式的创新与改变非常重要,本文就如何进行初中生物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进行相应探讨与策略阐述。

1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1.1教学方式老旧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目前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课程的设计主要还是教师在讲台上进行教学内容讲解,学生在台下进行知识点的枯燥记忆,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导致很多初中生对生物学产生不了足够的学习兴趣,甚至由于较多知识记忆点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学生产生了厌倦的学习心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摄取[1]。传统老旧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提倡注重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新课改要求,对课程设计缺少足够的创新精神,导致学生难以培养足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效率相对较低。

1.2学生学习主动性差

新课标改革着重建设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践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加上初中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与大自然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其中会接触很多的科学实验。但是限于教育经费不足或教师精力的问题,经常会出现课堂氛围沉闷的现象,很多初中学生难以对该课程拥有足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习主动性差。

1.3生物学重视程度低

由于生物学作为一门副课,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没有对这门学科产生足够的关注度,主要学习与教学重点还是在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主课的学习上。所以受到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大多中学生在初始学习生物的时候就没有足够的重视度,而且教师由于学生关注度与学校关注的的影响,逐渐失去教育的积极性,从教与学两个角度都不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长期发展下去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拓展与学习效率的提升。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生物学素养,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点:一是结合本地区、本校实际;二是注意补充一些最新的事例;三是在适当的地方增加科学是双刃剑的内容。如在进行《传染病的预防》时,结合正在肆虐的新冠疫情,组织学生发言,看他们认为应如何预防传染病;很容易的,大家把“五早一控制”的预防措施总结了出来,比传统的由老师总结的效果要好得多。

2初中生物教学创新的重要性阐述

2.1新课改要求

在当前新课标改革的大环境当中,各科教学都在进行一定的教育方式的变革,生物作为初中学习几门学科中的一部分,对初中的生物教育方式展开创新性研究,是顺应新课标改革的重要举措。首先,对初中生物教育方式进行革新,可以打破原有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不再是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而是运用一定的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學生学习效率[2]。第二改变传统生物教学方式,探究新的课堂形式,由之前的应试教育思维转变为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将死板的知识点记忆融入到有趣的生物实验或活动当中,在实践当中接受生物学知识,这样理解性记忆才能够更为长久。

2.2与时俱进的要求

本着培养生物学人才的理念,在当前生物应用逐渐广泛的时代环境下,社会中对于生物学专业或具有创造力的人才的渴望不断加大,所以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创造能力,是当前教育环境发展使然。通过生物教学课堂设置生动化、有趣化,让学生发挥自由想象力,将生物繁杂的知识点通过联想加深记忆,通过自由探索周围环境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了解生物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了良好的主观学习能动性,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3初中生物教学创新与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3.1增加课堂中实验比例

生物学与数学、英语等学科不同的是,它学习内容中很多知识点与我们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而且很多知识都可以通过做实验的方式进行展现,具有极强的实验性。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课程备课设计中,老师可以更多的利用实验的方式把需要记忆和学习的知识点融入到实验中,通过情景化教学增强学生的记忆持久性,课前做好相关课堂内容相关的实验设计,可以由老师进行实验示范,然后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3]。不仅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还可以提升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兴趣,找到学习乐趣的学习记忆的前提。

3.2转变教育思维,加大学生参与力度

传统课堂,教师在讲台进行知识内容的讲授,学生在下边死记硬背。在新课标改革中,加大学生课堂的参与力度,变被动知识灌输为主动知识汲取。首先教师就要改变以前死板的生物教学方式,把学生放到首要地位,结合实验或课外活动等方式,不断优化及改进课堂讲授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动力,就会提高他们的生物学习效率。本着求知欲可以战胜强大困难的理念,老师要不断转变教育思维方式,加大学生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当中的参与力度。如我在总结《生来就有的免疫力》时,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让他们模仿群口相声《五官争功》,结合本节课的知识表演“人体防线自我展示大赛”。学生激情澎湃,组内积极献言献策,研究怎样使自己小组的表演既具有趣味性,又不出现知识性错误。到表演时,那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把本节课推向了高潮,他们的表演不仅把握了这节课的主旨,而且能把这节课的内容,上升到一个高度:大多数人都能认识到不论是人体抵御病原体的侵袭还是在生活中,都应记住“团结就是力量”。

3.3注重结合信息化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教育设施也在不断更新,教育设施信息化不断加快,多媒体在教育当中的应用比例也在不断加大。所以作为实验性非常强的初中生物学科,多媒体的运用必不可少。增加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来制造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把之前枯燥乏味的古板知识点变为一个个生动活泼有趣的小动画或幻灯片形式进行播放,增加形象记忆,把抽象的知识具体为一个个有趣的案例,并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演示。多媒体在课堂中的引入,可以让学生从听觉、视觉与感觉多方面进行知识的摄入,通过动画或视频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于生物课堂的期待性,增加學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3.4课堂与实践相结合

不要将初中生物教学知识的摄入拘泥于课堂教学,在课程设计当中,还可以带学生适当增加户外学习,通过大自然真情实景的参观感受,增强记忆力。例如在学习基因对人类繁衍的影响的时候,可以带学生到医院进行实地学习,由专业的医生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这样学生在记忆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就会拥有场景联想,通过情境辅助知识点的记忆[4]。例如在学习植物相关内容的时候,可以到户外,到公园、森林等等合适环境下,进行实际植物的参观以及标本的采集。通过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相互关联,深入了解学习内容,运用理解性记忆手段增加联想力和学生创造性,增强综合素质的培养。

4结语

综上所述,改变现有初中生物教学方式,创新教育理念,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升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当前时代和新课标的双重要求。传统硬性知识灌输的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目前时代进步发展对于人才创新能力的需要,并且初中生物作为一门极具实验性和创造力的学科,教师在实际的课程设计当中要逐步摒弃传统的死板教育方式,积极学习创新型的课堂设计,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对于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到学习内容的讲授当中,兴趣是一切的前提,为初中生们今后的学习和人生之路奠定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奚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思路的创新探讨与实践[J].生物技术世界,2015(3):154.

[2]王秀娟.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10(7):86-87.

[3]肖广举.翻转课堂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35):27-28.

[4]魏保声.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J].生物技术世界(教育培训),2016,2016(3):277.

(责编:杨梅)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初中生物学习兴趣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