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斌
【摘要】互动教学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有效实现预期的实践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必要结合学生实际状况合理应用互动教学,帮助学生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有效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科学;互动教学;实施策略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贯彻实施,针对学生的教学不仅仅关注考试分数,而是更加关注素质教育实施情况及其教学效果。基于此,为了帮助学生实现个人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教师们积极开拓新的教学方法,由此产生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其中很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教学模式就是互动教学。
互动教学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各种互动活动,有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的固定关系,进而为学生打开了一个新的学习天地。在互动教学课堂环境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思考和想象,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有效发展,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完善。
初中科学课堂是一门自然学科,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传统模式,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难以实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互动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教学中与教师进行互动,从而激发学生对各种教学内容的强烈兴趣和热情,并帮助学生实现对相关知识内容的有效掌握。
一、互动教学对初中科学课堂的重要性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很多内容都是自然科学,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往往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一方面,科学课堂中很多内容对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也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初中生具有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具体来讲,初中生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期,心理正处于发展过程中,同时思维能力也处于飞速发展过程中,因此初中生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思辨性,很喜欢对各种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掌握,并愿意积极投入到具体的思辨过程中来。
在这种情况下,在初中科学课堂引入互动教学,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沟通,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科学知识的乐趣,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仅如此,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互动教学模式可以在课堂上营造一个轻松、平等、愉悦的教学环境,这个过程无疑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这种教学氛围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相关教学活动中来。
二、当前初中科学课堂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
互动教学能够强化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促使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具体教学活动中来,但是通过对当前互动教学的实践考察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初中科学课堂的互动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互动方式,而是采用固定的互动方式如问答等进行教学,这使得科学课堂的互动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学生只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思考,难以实现个人自主思维的发展,难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整体教学效果不佳。此外,在初中科学课堂的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未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也会直接影响到初中科学整体教學的实践效果,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得到有效激发,因此不利于后续互动教学的顺利实施。
三、初中科学课堂互动教学的实施策略
1.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
要想顺利开展初中科学课堂的互动教学,首先需要营造一个轻松、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的作用下,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优于学生的格局被打破,师生处于平等地位,从而有效突破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权威性,帮助学生以更加自信、主动的方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这种教学氛围的作用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有效发展。不仅如此,在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下,学生可以对相关的科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这个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强化学生对相关自然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特有身心特点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此基础上结合初中科学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其中的具体内容设计相关的互动环节和互动内容,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和提升。
比如在学习“噪音污染及其控制”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实际出发,对具体的噪音污染进行思考和认识。为了实现有效的教学互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比如,“同学们,你们觉得建筑工地上的声音吵不吵?”“同学们,你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噪音?你们是怎么应对这些噪音污染的?”“同学们,怎么样才能有效降低噪音对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呢?”通过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实现对噪音的初步认识和思考,并引导学生就噪音的控制方法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各方面的整体发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互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及其心理特点开展教学,尤其要注重对学生个人进行科学引导,帮助学生掌握自身思维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思考,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实践效率与质量。
2.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
互动教学只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的兴趣和热情,并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和思维习惯。也就是说,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其目的在于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弱化情况,在于强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于引导学生形成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在初中科学课堂的互动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互动过程中,要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依托,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积极引导,促使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达到提高学生整体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目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以课程内容“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情况”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对身边的现象进行观察,促使学生对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进行思考。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将糖块放入水中,过了一会儿会发现水中的糖块不见了,糖块融入水中去了,这是为什么?如果在水中放入石块或者土壤,会出现融化现象吗?为什么不会出现?”这些问题将学生带入具体的教学氛围中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将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引导学生观察其变化情况,并进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参与程度,帮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实现对相关知识内容的思考和掌握,为达到最佳实践教学效果打下基础。
3.积极拓展、延伸课堂教学
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介绍书本中的相关内容和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延伸和拓展,对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掌握。这个过程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以理性思维对相关知识进行解读和关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比如在进行“水的浮力”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列举最常见的例子如船体在水中行驶、球体从水中浮起等现象,还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容易忽视的现象进行思考,比如以胶囊及其特性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对其中的物理知识进行思考和掌握。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达到更好的实践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对促进学生的整体性发展起到積极作用。
四、结语
互动教学在初中科学课堂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融入课堂教学,尤其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思考,帮助学生准确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互动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环境下的师生关系,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进而有效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综上所述,在初中科学课堂实施互动教学,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教学更富有感染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课堂进行延伸和拓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王竹君.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的重要性分析[J].亚太教育,2016(34):45.
祝光辉.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3(10):162.
袁伯浩.浅谈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互动教学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2(03):219-2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