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制约因素探析

2020-05-11 05:54胡丽娜徐瑞东赵立斐吕照青赵玉全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胡丽娜 徐瑞东 赵立斐 吕照青 赵玉全

摘 要 校企合作是提高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本文总结了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意义,分析其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制约高职药品生产专业校企深度合作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药品生产技术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能够生产1500多个品种的原料药。未来十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将以复合年增长率22%的速度增长,并于2020年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是高职院校的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偏低,近期,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对于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搭建校企合作桥梁,高职院校与企业积极互动,建立起校内与校外的实习、实训基地,校中厂与厂中校模式融合,但目前药品生产技术高职毕业生的职业技能与企业要求还存在差距,主要是校企深度合作存在着制约因素。

1高职院校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校企深度合作的意义

(1)校企合作有助于合理分担教育投入。高职院校要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就必须有现代化的实验、实训设备,实验、实训的投入很大,学校的经费有限。药品生产线一般包括一条口服片剂生产线、两条糖浆、液体药物生产线、液体处理设备、造粒设备、糖衣包衣设备、上下料系统和包装线。封闭式的系统、自动化的配方控制、避免交叉污染的自动化卫生清洁以及在线控制等,一套完整的药品生产设备的订价达到数千万元。通过校企合作,将学生一部分的实训项目放到企业去进行,或校企共建实验、实训项目,从而大大地节省实训设备投入,把节省下来的资金投入到教学改革中去,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2)校企合作有助于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环节,有的技能培养可以在校内实训室或教学工厂进行,如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突发境遇或故障设计等实训和实习项目,在生产现场不允许出现,只能在模拟状态下才可能重复再现供学生训练。校内实习场所与真实生产现场相比仍有许多局限性,其生产的真实性、先进性和复杂性有较大差距,有些不易言传的经验、习惯和职业素养,只有在现场环境中才能体会和领悟。

2高职院校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存在问题

2.1深度合作不够

高职院校学生一般的在校学习时间为两年到两年半,课程设置包括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在课程的设置与课程的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等方面,企业参与教学工作的内容偏少。

2.2教师的参与度较低

高职院校教师受到课程、时间等因素,专业课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的机会较少,其实践的能力还不能完全达到企业的要求。

3制约高职药品生产专业校企深度合作的原因分析

3.1主管部门政策导向作用不强

我国政府已出台多部法律与法规、文件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但还不够完善,对于校企合作的提高有限,缺乏专项资金支持,缺乏协调与组织结构,学校主动寻求企业合作的多。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以减少部分实验、实训设备的投入,分解办学成本,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一些;企业为校企合作要分担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政府没有强制要求,企业参与的热情度较低。

3.2合作机制不健全

校企合作机制的形式包括企业直接对学校进行投资办学,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与设备,学生为企业生产西药、中成药等相关产品。目前,国家已取消了校办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相关企业遇到了较大经济困难。

3.3合作模式研究相对滞后

校企合作目前包含了多种合作模式,如“订单式”、“顶岗实习制”等。高职院校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开展的校企合作实践基本停留在经验层面,还没有形成有完整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

4构建适合高职院校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1)完善有关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目前,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已基本形成了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例如:德国的《职业教育法》,《青年劳动保护法》,《学校法》等法律条文,制定了相关顶岗实习与就业制度,对学校教学模式、企业实习实训等都有明确的要求,用来规范学校與企业之间的行为。美国的《国防教育法》《伯金斯法》等职业教育与培训条款有力地促进了美国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

(2)推进高职教育集团化运作。高职教育实行集团化运作,如北大荒现代农业职教集团等,此模式依托行业、联合企业,加强了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学校与中介之间的联系,提升了整体的就业空间、促进了职教体系建设,促进相关区域的协调发展。

(3)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应投入相关的资源与人力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成功模式、失败经验系统的进行归纳与整理,形成新的理论来指导校企合作实践,推动校企合作与相关领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文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企深度合作的对策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4,16(05):74-77.

[2] 李敏.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9).

[3] 焦信敏.推进校企深层次合作提升校企合作动力[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4] 余芝轩.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2):34-39.

[5] 陈芹.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困境与对策探讨[J].西南大学学报,2009(10):15-17.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