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内固定时机治疗创伤性连枷胸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0-05-08 05:41周志刚曹利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连枷胸廓创伤性

周志刚,黄 斐,黄 刚,张 萌,曹利娟

连枷胸是胸外科一种严重的急危病症,在外界剧烈创伤下,3根或3根以上连续肋骨多发骨折,其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主要为反常呼吸,严重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患者病死率显著升高[1]。目前治疗上以稳定胸壁、控制反常呼吸为主,如加压包扎这种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为临床所普遍认同[2]。但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增多,有学者发现此类方法仅适合于连枷胸范围小、反常呼吸轻者,一旦反常呼吸明显或合并肺挫伤、呼吸窘迫时,患者预后效果极差[3]。由于骨折连续断裂,胸壁浮动是反常呼吸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采取措施来固定浮动的胸壁,手术内固定治疗已成为治疗连枷胸的首选方式,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浮动胸壁的固定,改善呼吸循环功能[4]。有报道发现,创伤性连枷胸患者经内固定手术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了较明显的改善,在预后效果上更具优势[5]。目前国内的文献发现,不同时机下采用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有差异,关于内固定治疗时机仍存在一定争议。本研究收集我院行内固定术治疗的创伤性连枷胸患者74例,探讨发病72 h以内和72 h以外行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行内固定术治疗的创伤性连枷胸患者74例,男51例,女23例;年龄29~57岁,平均(38.62±8.12)岁,连枷胸部位:左侧22例,右侧20例,双侧32例,骨折数目4~12根,平均 (8.04±2.15)根,骨折部位 5~12处,平均(8.32±2.17)处,致伤因素:机械损伤28例,交通损伤20例,暴力损伤18例,坠落伤6例,其他2例。纳入标准:经急诊入院,符合创伤性连枷胸的诊断,均有探查和内固定手术指征(二者一致):(1)有明显加重的呼吸困难,无机械通气条件者;(2)胸腔引流呈进行性血胸,伴休克者;(3)胸部穿透导致重度休克者;(4)胸腔引流呈血性(≥1500 mL)者;(5)有明显的胸壁塌陷者。按照患者受伤至接受内固定术的时机进行分组,其中受伤后72 h以内行内固定手术的44例患者,为早期组;受伤后在72 h以外行内固定手术的30例患者,为晚期组,两组手术指征相同,且均在入院后尽快行急诊手术。但因就诊时间不同,实际手术距受伤时间不同,并基于此时机差异分组,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均衡性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已告知家属内固定术的内容,签订手术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急诊入院立即送入胸外ICU,监测生命体征,均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保证呼吸道的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治疗;若有休克患者,采用补液扩容、血管扩张药物治疗,保证循环稳定;有呼吸困难者,采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若有血气胸者,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若有合并严重肺挫伤患者,按肺挫伤治疗原则处理;若有其他部位及脏器损伤,则进行对症处理;其他治疗包括给氧、有效镇痛/镇静和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可采用胸带包扎控制反常呼吸。

两组患者的术式选择、器材及操作人员一致,操作步骤:选择气管插管下全麻,取侧卧位或仰卧位,消毒铺巾,根据骨折体表定位确定切口位置,依次切开,采用胸腔镜探查肺、膈肌、纵隔脏器,了解肋骨骨折情况,巾钳辅助下恢复解剖复位,将肋骨恢复正常形态,根据骨折数目、大小选择环抱式肋骨固定器或金属加压锁定接骨板,并适当调整弧度,保证固定器走行与肋骨走向一致,在胸腔内腔镜操作下完成骨折固定。术后进行心电监护观察,监测呼吸、循环功能,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待呼吸平稳后,可送入胸外ICU病房。记录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率,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状况,包括肺不张、胸廓畸形、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1.3 临床观察指标

1.3.1 术后恢复状况 同一人进行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状况,包括通气时间、胸腔引流管拔管时间、胸外ICU时间、住院时间等。

1.3.2 临床相关量表评分 手术前和手术后3天,进行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量表评分,包括简明创伤评分(AIS-90)、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等。(1)选择AIS-90中的胸部AIS评分,标准如下: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不危及生命)、4分(重度危及生命)、5分(危重或可成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评定,患者分数越高说明病情越危重。(2)ISS评分:将AIS的数值综合计算,为3个不同部位最高AIS分值的平方和,患者分数越高说明病情越危重。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1.3.3 呼吸循环功能 保证无菌操作,常规消毒皮肤,应用一次性动脉采血器(0.3~1.5 mL,100 U/mL浓度肝素冲洗)抽取患者桡动脉血2 mL进行检测,保证动脉血液与空气不接触,在30 min内送检。采用西门子Rapidlab248型血气分析仪测定呼吸循环功能,包括血氧分压(oxygen tension, 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PaCO2),由专人采用心电监测仪来记录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心率(heart rate,HR)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恢复状况及胸部AIS评分、ISS评分、PaO2、PaCO2、RR、HR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救治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例(%)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状况 早期组的通气时间、胸腔引流管拔管时间、胸外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状况比较

2.2 临床相关量表评分 手术前两组患者胸部AIS评分、I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比,手术后3天两组患者胸部AIS评分、ISS评分降低;与晚期组比,早期组患者胸部AIS评分、IS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天后的临床相关量表评分比较

2.3 呼吸循环功能与手术前比,手术后3天两组患者PaO2升高,PaCO2、RR、HR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天两组患者PaO2、PaCO2、RR、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天后呼吸循环功能比较

2.4 并发症状况 两组均无病例脱落。早期组救治成功率高于晚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见表5。早期组出现肺不张7例,胸廓畸形5例,肺部感染7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晚期组出现肺不张8例、胸廓畸形4例、肺部感染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表5 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率和并发症状况比较

3 讨论

随着现代交通设施和机械操作的增多,在外界异常暴力冲击下,极易导致机体多部位的损伤,其中肋骨是暴力冲击过程中最脆弱的部位之一,约占40%以上[6]。其作用是保护心、肺器官,维持胸廓的正常形态,一旦失去3根或以上连续肋骨的支撑,可导致反常呼吸出现,被称为连枷胸[7-8]。创伤性连枷胸是一个危重的胸部创伤,常合并身体多脏器复合损伤,除此之外,当反常呼吸明显时,肺通气/换气受影响,血流动力学异常,神经、血管继发性损伤,严重时可出现休克、死亡[9]。流行病学报道[10],创伤性连枷胸的预后效果极不理想,患者病死率可达到15%~35%,成为胸外ICU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固定软化胸壁是首要的,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十分重要,目前医学界对严重的连枷胸患者多主张手术治疗。随医学技术和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浮动胸壁的固定技术日趋完善,内固定手术具有操作简便、有效性高的特点,最大限度地恢复胸廓的完整性,改善呼吸循环功能,是连枷胸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11]。

目前创伤性连枷胸手术最佳时机还未统一,最常用的分期是以发病后72h为治疗节点,分为早期(72 h以内)和晚期(72 h以外)[12]。由于创伤性连枷胸患者病情复杂,医疗技术尚不完善,传统认为内固定手术需要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成功率和存活率更高[13],但近年来有学者认为早期手术可以尽早恢复胸廓的形态,改善低血氧症[14],因此通过比较两种治疗时机的优缺点,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本次研究更倾向于早期(72 h以内)内固定手术,分析如下[15-16]:(1)从损伤后的病理变化上来说,连枷胸后72 h继发肺损伤和局部水肿最为严重,此时肺及支气管、呼吸道内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难以控制,增加了手术操作的难度。(2)患者晚期手术术中出血、渗出液增多及操作时间延长,在长时间炎症渗出、免疫损伤、感染等病理因素的影响下,术后并发症往往增多,成为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因此早期进行手术有助于改善连枷胸患者的症状,避免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张涛等[17]的报道发现,与晚期手术比,早期内固定手术能尽早地恢复患者胸廓结构,改善肺功能,大大缩短其住院时间和康复时间。

创伤性连枷胸患者由于丧失了胸廓运动的完整性,出现反常呼吸运动,通气和换气障碍,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18]。因此保证患者正常的呼吸和循环功能,纠正组织缺氧,是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则[19]。本次选用呼吸循环功能作为观察指标,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PaCO2、RR、HR均有改善,但两组间呼吸循环及并发症方面比较,并无差异,说明了与晚期比,早期手术并不会影响呼吸循环功能的改变,也不会加重并发症的发生,且早期组救治成功率95.45%高于晚期组救治成功率80.00%。在术后恢复状况上,本次回顾性分析发现在通气时间、胸腔引流管拔管时间、胸外ICU时间、住院时间上,早期组要短于晚期组,且与晚期组比,早期组患者手术后3天胸部AIS评分、ISS评分较低,说明了与晚期比,早期内固定手术在术后恢复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猜你喜欢
连枷胸廓创伤性
“呼吸肌的运动和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模型制作
击打式谷物加工农具
击打式谷物加工农具
“人体的呼吸”一课教学设计
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膝关节创伤性多发韧带损伤中后外复合体重建的临床疗效
连枷如歌
连枷声声
试论双簧管演奏中的呼吸方法